新浪尚品

详解中国菜四大菜系

2013年03月23日 00:14  精品购物指南 微博

  四大菜系

  苏菜

  受访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吴松德 扬州狮子楼大酒店的创办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侯新庆 中国大饭店夏宫的厨师长

  高雅醇香淮扬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烟花三月下扬州

  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其实扬州是个四季皆宜的地方。无论是阴雨、晴天,它都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美,这个字被扬州诠释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在瘦西湖畔徜徉抑或在何园、个园内驻足,再或者是穿越扬州狭长的古朴街巷、流连于古大运河边的长堤垂柳,风光和人文情怀无一不在打动着内心,即便是在市中心繁华尽显的地方,所感受到的也是那种波澜不惊的悠闲舒适。但相比这些,更打动人的是另一个美。嗯,没错——美食。

  吃,或许是扬州人最容易引起共鸣的话题,在坊间,倘若提到吃,再嘴笨的扬州人也能眉飞色舞地给你说道说道。扬州人爱吃、会吃的名声叫得山响自然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自古帝王们都偏爱扬州呢。

  从扬州说开去,论吃,终究要说淮扬菜。作为四大菜系之一,淮扬菜是唯一以非省级区域被命名的菜系,单就这一点来说,扬州人就十分的了不起。当然,准确地说,淮扬菜并非是因扬州一地而得名,但不能不说扬州是淮扬菜的精髓起源。

  因此,淮扬菜要扬州人来说才地道。细心的读者如果看过央视那部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对吴松德和侯新庆两位淮扬菜烹饪大师一定不会陌生。吴松德是扬州狮子楼大酒店的创办人,其镇店名菜红烧狮子头在扬州几乎家喻户晓,在全国来说也颇具知名度;侯新庆作为北京中国大饭店夏宫的厨师长,技艺非凡,多次被指定跟随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同时二位也是师兄弟关系,都拜师于淮扬菜特级大师、淮扬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周晓燕先生,一南一北相得益彰,为淮扬菜的推广与发扬光大做出了长足的贡献。

  

  美食自问出处

  提到淮扬菜,人们常用“品一勺水而知四海味”来形容,与其他菜系相比,淮扬菜似乎更具故事性,也更易引经据典。无论是《红楼梦》中提到的吃食,还是袁枚的《随园食单》等名著,所提到的吃食淮扬菜风味都尤为突出。

  还记得《红楼梦》中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 “茄鲞”吗?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吃到这道菜后赞不绝口。原著中的做法是: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去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肉脯子和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都切成丁儿,拿鸡汤煨干了,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了,要吃的时候拿出来。您瞧,做一碗“茄鲞” 所用的鸡及其他配料就有10种以上,大概唯有淮扬菜才能做到如此繁复、精细、奢华。

  

  浓郁的鲜活气息

  说到繁复、精细、奢华,有人会拿粤菜与淮扬菜相比。只是,二者似乎不可如此比较,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如同海蟹与河蟹一样,各有所长。正如吴松德所说,因为扬州的地理因素,不南,不北,又可兼顾南北。淮扬菜兼顾了南北两派美食的特点,如同剑宗和气宗之间杀出一个令狐冲,南方人能吃到北方菜的浓烈,北方人亦能吃到南方的食材和细腻。

  淮扬菜不像川、鲁、粤菜那样,单凭一个字便可知菜系所代表的地域。对此,侯新庆说,淮扬菜系是淮安、扬州、镇江三地风味菜的总称。但也有广义上的淮扬菜之说,即由长江以南,江、浙、皖、湖南等地菜系组成。淮扬菜系的发展得益于隋炀帝下江都,带来了北方烹饪手法,融合江南本土鲜美的食材,最终在广陵(今扬州)起源发展,唐朝扬州富甲天下,淮扬菜可以说融合百家,又经过千百年各地演绎,形成了诸多小菜系,从中衍生出皖菜、浙菜等,形成后来的八大菜系。因此,广义上的淮扬菜的说法被菜系的细分而取代,逐渐不被认可了。

  说到淮扬菜的鲜,鱼虾类的菜肴是令人叫绝的。江河湖里的鲜活水产因时节不同而选择烹制,但相对来说还是以河鲜居多。注重鲜活,口味平和,清鲜而略带甜味,某些红烧菜也会有浓郁的气息。

  当家菜

  狮子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亦古亦今的红烧狮子头

  在淮扬菜里,最著名的菜莫过于狮子头了。很多人都认为狮子头的做法很简单,像北方的四喜丸子,只需将猪头剁碎或用绞肉机绞碎,加入葱、姜、料酒和盐调味,用油炸或清炖就行。其实不然,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

  以烹制红烧狮子头闻名的吴松德说,其实在几年前,扬州当地已经几乎没有酒店食肆烹制狮子头了,原因就是它的加工工艺太过繁琐,成本极高,而售价贵了又不被大众认可。当时他就琢磨,不能让这道淮扬菜的传统名菜就这么没落了,于是与他的厨师团队以及多位淮扬菜的烹饪大师联手研发,不仅将红烧狮子头一举普及成了其镇店名菜,同时自此狮子头在扬州又成了家家酒店必有的一道菜式。

  吴松德烹制的红烧狮子头,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器皿是一个特制的鼎,端上来硕大的狮子头如同古典园林中石狮子的头一般威武。一个一斤六两,分量绝对够足。他认为真正的狮子头,其形就应该如同中国古典园林中石狮子的头,一疙瘩一疙瘩的凹凸有致,这样吃起来才过瘾。

  在原料上,吴松德几经试验,认为黑皮土猪的五花肉和腿肉相搭配最为完美,而且五花肉的肥瘦层应在五六层以上。肉取好后要肥瘦分开,根据季节不同,肥瘦肉的比例随时增减。然后先分别批成片、再粗切成丝,再细切成丁,其大小有如石榴米一般。这其中的关键全靠细切,一是为了软嫩、二是为了鲜香。同时,要想把这堆不“团结”的肉末抱成团,就得来点硬的——“摔”。这一团肉末要如同小皮球般从左手摔到右手,再从右手摔到左手,如此往复,直到不散。再双手抱着它,汆到开水锅里去,外面一烫。当然,千万得用最温柔的小火,汤头始终似开非开的。

  这些还算不上什么,狮子头真正让人佩服的是在调味上,尤其这瘦肉要用高汤上一点劲。所谓高汤乃是用猪腿骨、老母鸡、老公鸭、火腿、干贝、虾籽和冬笋等经6小时以上文火慢慢“吊”出来的。这里骨为汤底、鸡为清鲜、鸭为浓香,此三者为高汤主角。至于火腿、干贝、虾籽和冬笋等,乃是高汤之龙套。但这龙套之功在于物性不同、味型有别,或浓或淡,如水调墨、画着色。

  把“吊”好的汤慢慢淋在肉末上,再放上一点儿盐,用手顺一个方向搅拌,汤就被肉吃进去了。因为有盐的缘故,这肉会有点儿黏性,这就叫做“上劲”。至于炸制直到淋汁上桌等工序,没个几年的功夫也是难以完成的。

  说到狮子头为何不能做得小一点,吴松德说,完美一道菜,不能随波逐流,他想要把这种狮子头打造成如北京烤鸭般的态势,吃就吃它个过瘾、满足。

  与之相比,侯新庆拿手的清炖蟹粉狮子头就随和了许多,个头中规中矩,尤其适合一个人赏味。侯新庆说,清炖蟹粉狮子头的制作工艺更加严格,在精严选肉、细切粗斩、拌馅、巧妙团肉、掌握火候五个方面尤为讲究,尤其是汤头最为关键,狮子头煨煮定型的汤因为油大,要弃之不用,而最后烹煮时一定要选用上等老鸡吊出的汤,烹制出的“清炖蟹粉狮子头”要肥而不腻,酥嫩鲜香,入口即化。同时要肉香醇厚与清鲜怡人这两者同时兼备,其中绝无半分油、糖、酒之类的粉黛之气,吃下去之后口感绵滑,不能有半点肉渣的感觉,要能从舌根那儿返回出一股绵长的韵味来。

  的确如此,听完二位的讲述,我不由得想起之前吃到过的狮子头。如果火候欠佳,狮子头就成了“油球”,腻到你误以为入嘴的是机油滤芯;要不就迎风即倒,用筷子或汤勺一戳就瞬间支离破碎,连残局都难以收拾;要不真的把油水榨尽,连仅存的肉味都吃不出来,如同嚼蜡。

  看来这狮子头里的学问,真的大得很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 新浪尚品(微博)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