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优质生活报告:房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9日 17:28 罗博报告
王新杰的另一段话或许也代表了许多高端人士的心声:“我不会把汽车当做纯粹的奢侈品,如果我喜欢一辆车我会去购买,但是绝对不会出现的情况是,购买完之后,放在车库当中不使用,当做奢侈品在那儿摆放着。汽车就是用来驾驶的,如果你买了车,却不使用,对汽车也是不公平的,就好比国王聘用了一位将军,却从来不用他去带兵打仗,对于这位将军来说,这无异于侮辱。”
房产——一个精美的巢
严格来说,房产并不能算做奢侈品,因为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必需。不过就像私家豪车对比地铁公交一样,当房产升级为豪宅的时候,我们又不能以简单的一个生活必需品来解释它了。
家的理解
调研表明,98%的被访者拥有自己的房产,差不多所有人都拥有公寓(94%),拥有别墅的也占42%。而拥有公寓的平均数目比较多(2.8处),拥有别墅的平均也有1.4处。这表明,绝大多数高端人士都有多处房产。
法国之家设计总监李万历认为,房产对于他包含两部分的含义:一是服务自己,那就是居所,能满足自己的审美等需求;二是房产从延伸的角度讲,它是责任,是家庭,要满足家庭的需求。此外,房产还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如果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讲,房产也具有彰显身份的功能,尤其是豪宅。
不过对于很多高端人士来说,似乎考虑的并不是那么多,ECOLAND易兰规划设计事务所副总裁唐艳红表示,房产对于她来说就是一个居住场所,它就是一个家——轻松、舒适、温馨的港湾。而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甘学军则认为:“房子最基本的功能是居所,对我来说,房子就是自己的‘归巢’,是释放身心、还原本真的地方,工作上要去应酬,而回到自己的房中就是一种还原和放松。而房子作为身份和地位象征的成分对我来说越来越小了,核心的是品位的象征。一个装修好的房子当然是我舒适精品生活的一部分了,比如我的家里放了很多的艺术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调研表明,在购置房产时,大部分被访者都以地段(53%)或环境(31%)为首要考虑因素,考虑房产所在城市的只占15%。而最多人希望拥有的物业配套设施是会所(33%)和医院(29%),其次是学校(19%)。期望有高尔夫球场(9%)或游艇俱乐部(2%)等高级设施的人士,只属少数。当然,如果以投资作为目的,这些考虑因素也是理所当然,但这些同样也可以成为他们自用的充分理由。
对此,李万历说:“地理位置是第一位的,如果我要买房,我首先考虑的还是我工作、生活范围之内的房产,在这里要能够满足孩子上学、家庭娱乐、生活便利等需求。其次我才会考虑房屋的质量、开发商的品牌等因素。”而唐艳红的回答无疑更加直接,“地段。其他东西都可以改,但是地段是没法改的!”
一见钟情
虽然不少被访者现在已拥有多处房产,但仍有54%的人士表示会在未来3年内再购置房产。他们的购买预算大都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下(46%)或500万至1000万元人民币之间(37%)。打算购买1000万元以上的有18%。不过加上他们手上现在持有的房产,这个金额就要大得多了。
我们或许可以从中国人的传统来思考这个问题,在多数中国人(不论贫富),房产总是一种看起来比较稳定的资产,这也可以解释当很多人不愿意去涉足太过风险的投资而愿意把热钱投到房产上的原因。
不过对于购买一处房产需要多久来下决定,几位被访者表现了惊人的一致,这也是完全出乎我的意外。在我看来,对于房产这样一笔大的投入,总要经过仔细思量,综合比较、考量再三才好下手,而这几位高端人士却几乎不约而同地表示,会很快下这个决定。
甘学军说:“要是见到满意的房子当时就会决定购买,我相信一见钟情,当我喜欢这套房时往往当即就会做出购买决定。”唐艳红比较概括地说:“会比较快,在我想要买房时,只要是我喜欢的,我就会很快做出决定。”而李万历表示:“在对周围的环境比较熟悉的前提下,我做出一个决定会很快,1个小时吧!主要是了解一下房屋的质量、开发商的情况等。”
当然,尽管对在房产上的花费有些人不愿意回答,但是从他们对于房产的态度上,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即便对于富人,房产上的花费仍然是一笔巨大的数字。对于是否会花对他来说仍然不小的一笔数字来购买房产,唐艳红表示,房产是最大的奢侈品。李万历也表示,与传统意义上的奢侈品比,房产花费的精力、钱更多,在奢侈程度上,房产是最高的,它是个大奢侈品。
理性的温度
我们的调研显示,绝大部分有兴趣购置房产的人士表示会在北京购置房产(52%)。打算在北京以外个别城市置业的不算多,计划在上海置业的只有9%。此外有16%的表示会在国外,例如是加拿大、旧金山、硅谷等地方购置房产。也有少部分人(2%)表示考虑在香港置业。
不过这个结果也许与我们这些受访者多在北京工作或是在北京有业务有关。对此,甘学军说,“我不会考虑在工作地之外的城市购买房产,我在北京生活和工作就不会去北京以外的地方购买房产。因为我买房主要还是用来自住。”李万历表示:“购买房产有时要看时机,主要还是会考虑和自己的事业有关系的城市,比如上海、三亚等。我不会为了投资房产而去一个和自己事业无关的城市购买房产。”唐艳红亦表示:“除了北京,我会选择在上海购置房产。主要还是用以自住,房子买了不能放在那儿,还是要有人住的。”
不过几位高端人士一致地表示,房产对于他们是生活必需品,尽管有很大开支,不过就如同汽车一样,不可避免。而令我们感到惊喜的是,唐艳红和李万历二人,除却房产之外的最大消费竟然都是教育,尽管他们在汽车、腕表、服装上都有很大的开支。用李万历的话说,“通过教育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不能不说今日中国高端人士逐渐成熟了,而把这种成熟回归到房产上,我们无疑看到了更多理性的魅力。
腕表——用时间打磨的痴迷
私享家之选·腕表:
江诗丹顿( Vacheron-Constantin)
消费者支持率26%
对于腕表的爱好者来说,腕表已经远远不是看时间这个简单功用了。对很多人来说,腕表更多的是时间的味道,这种时间,不仅仅是表盘上的时间,不仅仅是滴滴答答的流逝的时间,更多的,是腕表本身走过的无数春夏秋冬。
机械的味道
调研表明:对腕表有兴趣的人士,大部分(55%)拥有4块腕表或以上,拥有3块或2块的分别占18%及15%。也就是说有88%的爱表人士有两块或两块以上的腕表。也许这可以解释腕表对于很多人的意义,把玩的作用大于其使用价值。一位朋友曾经对我说过,他的一位好朋友收藏有很多名表,自己也是位专家级的人物,可是他出席任何场合却从不戴表,他是手上无表,心中有表。朋友说也许这才是一个爱表人的最高境界。
上海天仪轩总经理周勇说:“腕表对我来说是爱好,我为它痴迷,它就像血液一样,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台湾著名钟表收藏家黄嘉竹则表示:“钟表在我的生活中分为两个部分:现代钟表,也就是腕表,是我赏玩齿轮机械的玩具;古董怀表和超过150年的老钟则是我咀嚼和品味历史的心灵伴侣。”
相比而言,王百安先生对腕表的见解则个性得多:“我喜欢的腕表可以说是我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当我凝视腕表的律动时,心境会慢慢安静下来。腕表在我的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调研表明,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是最多被访者喜爱的高档腕表品牌(26%),而如果购买,则更多的人愿意买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21%),当然了,喜爱多是自用,而愿意购买,相信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礼物送给别人。
黄嘉竹说:“一般来讲,大多数人佩戴腕表是为了‘Show’,对我自己而言,我佩戴腕表是为了感受和腕表之间的互动,体味互相拥有的美妙感觉。”而上海天仪轩总经理周勇则表示最爱古董怀表,“我藏品里最多的也是古董怀表。这份对古董怀表的痴迷可能与我的年龄不相符,但我觉得是本能,是男人与生俱来的机械情结。古董怀表蕴藏着深邃的文化底蕴,是多种艺术的结合体,使人难以自控地探究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