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8日 16:04 《时装L’OFFICIEL》
时尚是转瞬即逝的,而艺术却是永恒的,这句话对于身处时尚金字塔顶尖的奢侈品而言同样奏效。借助艺术的光芒,奢侈品牌也期望超越短暂的生命周期,像艺术品一样得到永生。奢侈品集团完成了早期的资本积累之后,自然要转向对文化资产的扩张。
奢侈品首先是一盘可赚钱的买卖,但它必须借艺术之名来自我推销。艺术正是奢侈品的审美终极标准,离开了艺术趣味的奢侈品如同缺失灵魂的傀儡,沦为昂贵却庸常的生活器具。只有当奢侈的生活方式被奉为一种文化艺术之时,这盘买卖才能脱离世俗趣味,攀升至更高境界。
奢侈品牌要想坐稳江山,需借时尚的扮相卖新鲜。然而徒有美丽时髦的外表,难免肤浅乏味;欲求得青春常在,有必要时不时地服颗灵丹,艺术正是其中一味,具有令平庸的设计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这不仅是天下设计师共享的秘方,也成为奢侈品集团的杀手锏,在艺术织就的优雅外表下,隐藏着剑拔弩张的厮杀与争夺。
时尚与艺术之间的纠缠由来已久:时尚自诞生之日起就习惯于将艺术拉下神坛,艺术家每次参与时尚也玩得尽兴。如今,时尚不再单向地苦苦等待艺术的垂青,艺术也随时等待着奢侈品帝国的临幸。奢侈品王国之间的战斗已大肆向文化艺术阵线转移。
两厢情愿喜联姻
西方的奢侈品文化已有300多年历史,但奢侈品集团的存在不过是近20年来的事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奢侈品产业从分散的手工作坊、传统的家族企业模式,向大规模的企业集团演变;通过一系列的收购与兼并,全球的奢侈品市场逐步被LVMH、RICHEMONT、PPR等几大集团掌控。
人们总爱聚焦于奢侈品令人迷醉的优雅华彩,却容易忘记这个行业背后的残酷竞争,其实在温文尔雅的贵族典范背后,这些奢侈品集团之间一直弥漫着硝烟。为了迅速扩张,他们竞相收购知名品牌、重金捧红自己的明星设计师、互挖对手的墙脚,此间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息。
譬如世界第一大奢侈品集团LVMH旗下已聚敛了50多个品牌,Louis Vuitton、Christian Dior、Givenchy、Fendi、Celine、Loewe等都被其招入麾下,而承蒙集团老板Bernard Arnault慧眼赏识,John Galliano、Marc Jacobs、Alexander McQueen,这群不讲法语的毛头小子,如今已是能在时尚圈翻云覆雨的“Fashion Darling”。
简单回顾一下历史,艺术与奢侈品的这种左拥右抱算不得什么新鲜事,豪门贵妇供养着艺术家本是欧洲上流社会的一大传统。时尚自诞生之日起就习惯于将艺术拉下神坛,艺术家参与时尚创作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如今的奢侈品集团乐于扮演的正是这种角色,愿意和艺术家亲密接触的贵妇才够品位高雅;舍得砸钱赞助艺术的奢侈品牌,更能巧妙地展示自己的贵族风范。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时尚不再单向地苦苦等待艺术的垂青,反倒有了艺术等待奢侈品帝国临幸的新趋势。只要稍做观察就可发现,奢侈品帝国之间的战斗已大肆向文化艺术阵线转移。
艺术和奢侈品的联姻其实合情合理,艺术本身并不畏惧商业化的恶名,这是合理的生存之道,而奢侈品也向来喜好以艺术之名推销梦想。倘若换用一种较为厚道的说法,我愿意用更诗意语言去描绘:艺术是最时尚的奢侈品,奢侈品也正是最时尚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