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尚文首页 | 尚品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浪尚文

“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座谈会”实录(2)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6日 17:36 新浪尚品 微博

  [叶如棠]一是,应该向建筑界工程技术人员发出倡议,并认真组织好相关的活动和工作。在业界倡导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发展繁荣中国建筑文化贡献力量。第二,要加强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不仅从建筑形式的角度来理解,而且也要从文化的程度来理解传统,努力体现传统建筑文化重人文等方面的辩证唯物思想。不断探索传统建筑思维和现代建筑思维,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艺术的有机结合。第三,要加强理论探索,大量引进新的科学技术和创作理念。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就必须先让世界建筑文化走向中国。第四,我们要立足于国情和当代,吸取当代美学思想,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多元建筑文化的互相渗透和交流。还要加强与哲学和其他学科的结合,努力谱写新时期中国建筑文化的新篇章,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创作之路。各位嘉宾、各位来宾,有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有学界和业界的共同努力,相信中国建筑文化必将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谢谢大家! [ 2012-01-05 09:27:24 ]   

  [主持人]非常感谢叶部长,叶部长非常的谦虚,实际上叶部长是建筑界的“大家”。今天座谈会的发言顺序做了跟以往不太一样的变化,因为今天请了很多的部长和院士,也请到了一些青年的建筑师。我们想把这个力量更好的均衡,所以发言我们想不要都集中在一起,所以就调整一下。下面我们请中国建筑工程院的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同志发言!大家欢迎。 [ 2012-01-05 09:28:20 ]   

  [张锦秋]各位同行!今天在这里参加这个会议非常的高兴,我就是一个建筑师,并不了解全国的建筑发展情况,谈建筑文化这个题目很大,所以我就只能用十分钟时间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一些有关建筑文化的观念。请大家批评指正! [ 2012-01-05 09:29:55 ]   

  [张锦秋]我发言的题目是《建筑与和谐》,建筑百姓生存的基本空间,建筑的功能性、历史性和艺术性。自古以来建筑都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的一种精神文明,是文化的形象世界,目前我国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建设量之大居世界首位,在民族振兴的大潮当中,建筑文化的发展繁荣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要繁荣和发展中国建筑文化,必须传承弘扬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长期生存实践创造出的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吸取世界上优秀建筑文化成果,兼容并蓄。我们要增强对中国建筑文化的自尊、自信,发挥主体性、原创性、与时俱进,实现中国建筑文化的自强不息。 [ 2012-01-05 09:32:04 ]   

  [张锦秋]我理解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就在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在美学上讲究“虚实相生,时空一体、情景交流。”在营造上始终追求建筑、规划、自然环境三位一体,达到和谐城市,山水城市的境界。中国地域上的城镇无不呈现着蕴含中国建筑文化特有的精神气质和艺术空间的和谐之源。当代城市建筑体现的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文主义思潮的汇合。当代城市建筑艺术的最大特点是综合美,这种美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因而其中最应该关注的特性就是和谐。如何保证城市的和谐特性呢?这就有赖于和谐建筑。和谐建筑应该与城市和谐,与自然和谐,并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是事物多样性共存的最佳形式,是美的基本原则。建筑和谐有两个层次,一,是合而不同,孔子说“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说的是人而不是建筑,但是我们从这里的高度可以看到,“合”是指不同因素的统一,这就是和谐。“同”,是指相同因素的同,在建筑艺术上,我赞赏前者提倡和谐,主张吸纳百家之长。二,是唱和相应,《新书六十五》有言,唱和相应而调和,这是讲不同的因素怎样才能达到和谐的境界?那就是说虽然音有高低不同,只要有主次、有节奏、有旋律的结合起来,便可以成为和谐之乐。贤哲的指挥给我们启迪,有助于我们开拓思路,提高我们鉴别与创作建筑的能力。在多年建筑实践当中,我体会到要实现和谐建筑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建筑自身的和谐。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涉及到建造的功能、目标、经济条件、技术水准、生态节能、艺术特色和社会意愿。建筑的成败得失,往往取决于能否使这些因素有机平衡。请注意“有机平衡”,不是说半斤八两。另一方面在建筑创作方向上要提倡地域建筑现代化,现代建筑地域化。这是在全球化浪潮下,国外强势文化以地域民族、弱势文化粗放融合当中最明智的选择,1999年国际建筑师代表大会在北京发布的《北京宪章》,对21世纪全球建筑的发展做了如实的展望。 [ 2012-01-05 09:34:13 ]   

  [张锦秋]二,建筑与城市的和谐。建筑文化的创造,首先有赖于城市规划的优点。比如说巴黎、罗马、上海、西安在这方面都做的比较好,做到统中求变。威尼斯也是这方面的代表城市。城市文化孕育建筑文化,建筑文化彰显城市特色。建筑创作应该做到因地制宜,因体制宜,传承创新。现代建筑的多元传承,在广大的城市规划对建筑没有特定要求的地区,突出现代生产技术功能的产品形式和强调反映所在地域特色的地域形式都可以发出。还有特定历史环境保护要求和特殊文化要求的新建城市,比如说在文化遗产保护区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以及与历史文化主题有关的标题性建筑,这些往往最容易引起争论。在没有法定要求的情况下,就要在某些方面,保护对象有共同的基因。如何选择和体现这些基因,正是高低文业之分之所在。还有古迹的重建和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建,这些不是不能重建,但是建筑设计要注重科学性和历史性,千万不能成为无根植物。还有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我们要强调天人合一的物质思想,在西方由于工业化高度发展,环境遭到破坏,美国生态学家们提出生态意识,其主要的内涵包括了把大地上的山川河流、动植物识为一体。现在终于形成了共识,对已有的生产环境加以保护,对已经遭到破坏的环境给予修复。建筑和自然环境的结合,往往借助于园林。中国园林是建筑和自然环境的中介,是不同性质建筑的中介,园林这种人工的自然是和谐建筑不可或缺的。上述种种是想说明和谐是对建筑文化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要求,我期望我们的城市和建筑能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走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对不起,可能时间有点超了,我的话完了,谢谢大家! [ 2012-01-05 09:36:06 ]   

  [主持人]张院士讲的是建筑和谐,这个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建筑与城市的和谐,建筑与人的和谐。我想张院士建筑和谐的理念如果能够实现,我们也就达到了建筑文化的繁荣。下面,我们请中国建筑协会名誉理事长,原建设部副部长宋春华同志发言。大家欢迎! [ 2012-01-05 09:36:59 ]   

  [宋春华]节约时间的办法就是照稿念。我们说建筑设计叫建筑创作,这说明我们建筑设计和其他的工程设计相比具有更多的文化属性、思想内涵和对形式美的追求。但是建筑创作又不同于文艺创作,因为文化创作主要服务于群众的文化消费,我们建筑设计、建筑创作还要考虑到建筑的物质功能,它的实用性,还有它对环境的影响、负荷。所以建筑创作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创作。那么坚持建筑文化的创新,发展我们的建筑文化,这个是我们业内讨论的永恒话题。那么我们现在有了六中全会的决定,我认为我们现在讨论这个问题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审视我们遇到的困难和难题,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和更快的进步。 [ 2012-01-05 09:37:45 ]   

  [宋春华]在刚刚结束的我们学会的年会上,我有一个发言。我讲了我自己的基本学习体会,第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研究新时期我们国家的建筑。第二,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第三,正确对待我们建筑市场的开放和吸收外来文化的问题。第四,加快我们设计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增强我们建筑创新的作用。今天的座谈会我还是讲创新的问题,因为我觉得创新是我们建筑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我们文化繁荣的活力之源。那么提高和增强原创能力,又是我们创新的核心和关键。要创新,特别是原创。当前我们建筑缺乏个性,建筑的个性越来越模糊,以前我们看一个建筑一看就知道这个大概是什么建筑,现在根本不行,你看了以后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剧院像仓库,仓库也像剧院。 [ 2012-01-05 09:43:59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 新浪尚品(微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