閸掑棔闊╅崚鏉夸簳閸楋拷

新浪尚文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战后废墟上的裕仁天皇

2013年01月26日 09:14  新民周刊

  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当战争结束,停火协议签订,那些哲学问题——谁先挑起了战争,谁是为了保卫自己免受侵略而开火的——都无关紧要了。但凡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历史不讲可能性和正确性。相反,像老话里说的那样,战胜方取得战利品,能够控制对战争的描述,就是最大的胜利。

  摄影图片,这是一种比文字更有表现力和叙事能力的方式。由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Alfred Eisenstaedt)于1946年2月在日本拍下的这些照片,就彰显着图片的力量。1945年日本帝国军队战败,给裕仁天皇和这个2000岁高龄的传统帝国带来强烈的自我反省,这种反省在某些方面一直延续到今天。毕竟,二战前期日本的经济活力、军事能力和文化传统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敬畏。但日本的极端民族主义观念和种族优越性已经充斥了它的领导人的头脑,多数人都有着日本无敌的错觉——“大日本帝国是不可能被征服的,失败?不可想象”。

  在这里,为了纪念裕仁天皇逝世24周年(1989年1月7日),这组照片展示了日本不仅仅真的失败了,而且真的一败涂地。高贵的裕仁天皇成为败寇。

  他不是神。日本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帝国。

  如照片所展示的,1946年,裕仁天皇要建造的日本处处是废墟。礼节上,天皇仍然受万人尊敬,但城市景观的崩塌和耻辱感包围着裕仁。照片展示着日本不可逆转的损失。日本当然会在接下来的20年中锻造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但日本帝国消失了,日本的神话,军事、文化、种族优势统统灰飞烟灭,皇帝,已经被证明了他的不可靠。

  裕仁没有逃过了战争罪——这成为同盟国(特别是由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所做的最具争议的决定之一。裕仁,被大多数人认为完全从事军事决策和文化的支配,从而引发20世纪30年代对中国凶残的入侵,孕育了野蛮的行为。

  艾森塔斯特的图片是无价的。它们展示着日本对敌人的摧毁,更展示着日本自己的失败。我们不需要同情裕仁,我们每个人都在感到遗憾。但所有这些年后,也许我们至少可以冷静地考虑,这些照片究竟要讲述什么——也许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国家所解开的人类罪恶:放纵和狂妄自大。

  图为1946年2月,日本裕仁天皇奔赴日本各地进行战后第一次巡视,投身日本的战后重建之中。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