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军完成大规模换装后,这些融入西方血液的武器装备自然转向国际市场,成为出口创汇的优势产品。
魏东旭
一部由韩国当红影星郑智薰(Rain)主演的空战大片《R2B:重返基地》近日引发外界广泛关注。影片不仅虚构了F-15K“攻击鹰”战机与米格-29战机的激烈对战,还出现了韩国航宇工业公司生产的T-50“金鹰”超音速喷气式教练机大秀特技、摧毁某国导弹基地的镜头。这部空战大片也被一些军事分析人士视为韩国的“军火宣传片”。
近几年,韩国制造的战机、军舰、火炮在国际市场上日益走俏。韩国正在借助本国产业优势以及与西方在军事合作上的便利条件做大军售蛋糕,俨然有成为“亚洲最大军火商”的势头。
空战大片来促销
在《R2B:重返基地》一片的高潮部分,男主人公驾驶一架“金鹰”教练机的改进型号——F/A-50轻型攻击机成功摧毁了地下导弹发射基地和一枚刚刚点火升空的远程弹道导弹。
非常巧合的是,这部影片上映后不久,F/A-50轻型战斗机在韩国第13次军用飞机适航委员会会议上正式获得型号合格证。韩国急于将自制的教练机及其轻型战斗机改进型推向国际市场。在有众多韩国明星加盟的电影中渲染“金鹰”的战斗力,自然是为了促销。
得益于合作方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大力支持和韩国政府的积极推销,“金鹰”在国际市场上已有斩获。不久前,菲律宾政府决定在未来两年内以每架12.5亿比索(约合1.8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12架“金鹰”教练机。
印尼空军2011年也订购了16架该型教练机,预计从2013年开始接收。印尼和菲律宾购买“金鹰”,无非是看中其既可培养飞行员又具备一定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的双重功用。
“金鹰”教练机长12.98米,翼展9.17米,航程1851公里,座舱可容纳2名机组成员,装有一门20毫米口径机关炮,可发射“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和“小牛”空对地导弹等精确打击武器。对于空军规模不大、军费有限的国家来说,足以担当主力战机的“金鹰”确实很有吸引力。
韩国航宇工业公司的另一款拳头产品——KT-1初级教练机的销售业绩也颇为不俗。该公司人员不久前表示,已同秘鲁达成价值2亿美元的20架KT-1初级教练机销售合同。此前KT-1曾出口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秘鲁是该机的第三个海外买家。
韩国国防部采购局声称,向秘鲁出口KT-1为韩国打开南美市场铺平了道路,韩国企业将扩大在这一地区的飞机出口。KT-1为单发螺旋桨教练机,主要用于战斗机飞行员的初级培训。此次向秘鲁出口的20架KT-1中,10架为最基本的教练型号,另外10架为装备轻武器的攻击型号。
优势造船业带动军舰出口
韩国造船业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近十几年来又加速向高附加值、高技术方向升级——自1996年韩国承揽第一艘深海钻井船以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现代重工、STX造船等韩国4大船企承揽的深海钻井船数量累计已达100艘,占目前全球发标量(134艘)的75%。近几年,韩国造船业又开始向军用船舶领域快步进军。
2012年2月,韩国大宇造船与海洋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大宇造船”)击败众多竞争对手,赢得英国军队总金额4.52亿英镑(约合45亿元人民币)的4艘补给舰建造订单。在此次竞标中,大宇造船与传统的造船强国展开了激烈竞争,并成功顶住了来自英国工会的反对等外部压力,最终胜出。
韩国军工业人士表示,军需补给舰负责为战舰运送燃油、弹药、粮食等各种物资,还要拥有较高的航速,可以说集合了所有尖端技术。赢得英国海军的订单,意味着韩国军工已具备建造“大型补给舰”的能力。
虽然为英国海军建造补给舰斩获颇多,但这笔交易在韩国军工订单榜上只能排第三位。大宇造船官方网站的资料显示,为印尼海军建造3艘潜艇的合同总值11亿美元左右,是“最大一笔订单”。据称,这种排水量1400吨的潜艇长61米,设计有8具鱼雷发射管,可装备鱼雷、水雷和制导导弹。
大宇造船认为,拿下这笔订单标志着“韩国在潜艇建造市场上已有立足之地”。2011年,韩国军工出口总额为24亿美元,创下了该国历史最高纪录。2012年,韩国军工的出口目标为30亿美元,而补给舰、潜艇等高端军用装备已然成为其开拓海外市场的拳头产品。
“黑豹”“雷鸣”出击
韩国陆军装备的主战坦克和自行火炮等主战装备也受到国际军火买家的青睐。
不久前亮相的土耳其国产最新型“阿尔泰”主战坦克,据称就得到了韩国的支持,技术上大量借鉴了韩国正在研制的K-2“黑豹”主战坦克。早在2008年,韩国就曾同土耳其达成一项价值3.3亿美元的坦克技术转让协议,并承诺支持土耳其制造4辆坦克样车。现在看来,采用韩国技术的“阿尔泰”坦克已基本成熟。
2012年4月,印度拉森-特博洛公司与韩国三星公司达成协议,将在印度建立生产韩国K-9“雷鸣”自行火炮的工厂。作为合作协议的一部分,三星将向拉森-特博洛公司提供K-9本土化生产的关键技术,自行火炮的火控系统、通信系统等超过50%的组件将在印度本土生产;车体、炮塔和主要子系统也将在印度制造。
另外,拉森-特博洛公司还将在印度本土修建配套的集成和测试设施。该公司认为,K-9“雷鸣”自行火炮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155毫米口径自行榴弹炮,该合作将成为两家公司通向印度和全球防务市场的“林荫大道”。
事实上,韩国并非传统的武器装备研发、生产大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韩国军队的主战装备都需要美国直接或间接提供。然而近10年来,韩国积极同欧美防务企业合作,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批较为先进的武器装备,逐步积攒起抢夺国际军火市场的本钱。韩国计划向印尼出口的209型潜艇就是引进德国技术后“进口转外销”的产品。
韩国当初引进西方技术发展军工产业,本是为了武装本国军队。韩军完成大规模换装后,这些融入西方血液的武器装备自然转向国际市场,成为出口创汇的优势产品。
来源:2013年1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期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