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文

舒国治的舒式生活

2013年03月20日 09:52  外滩画报 微博

  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台湾作家舒国治绝对是资深驴友兼资深吃货,爱玩,爱吃,并且深谙“玩”和“吃”中的门道。活到 60 多岁,他几乎从没有上过班,因为受不了早起和办公间的禁锢。他是“舒”式生活的代言人,把游手好闲和自由散漫这样不太好听的词演绎出了品质和态度。

  没有什么比“闲”更重要

  文/ 陆彦 图/ 部分由舒国治提供

舒国治在台北家中舒国治在台北家中

  有了钱,有了时间之后,怎样玩好吃好?这是困扰当代中国人的两个大问题。台湾作家舒国治是解决这个难题的高手。舒国治近年在大陆出版的多本与美食、旅行、闲逛有关的书籍—《理想的下午》、《流浪集》、《台北小吃札记》,以及最近出版的《门外汉的京都》,或许可以让困扰中的中国人获得一些启发。

  在这些书中,舒国治呈现了他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籍贯浙江宁波,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高速发展的台北长大;与当时急速发展的社会氛围相反,他不愿上班,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闲”;青年时代深受美国文化熏陶,深入美国腹地旅行;后来将旅行版图扩大到世界各地;近年来深入到大陆和日本尝试“慢车旅行”,同时还在台湾各地反复深入旅行并尽情品尝各地小吃等。舒国治把他又“穷”、又“慢”、又“闲”的旅行人生经历,尽情呈现在这些书中。

  近日,《外滩画报》专访了舒国治。请他就全世界各地的旅行经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经济条件下选择旅行目的地,对旅行文学的传统和看法,以及作家记忆中和现实对照下的台湾等方方面面,与我们的读者分享。

  “我不是追求数字记录的旅行家”

  Q :在你新书《门外汉的京都》大陆出版畅销之际,请问为什么要取名“门外汉”的“京都”呢?

  A :之所以称“门外汉”,有好几个意思。第一,我不通日文,无法尽知日本人生活中的诸多琐事。到头来,终只是个门外汉。第二,京都处处皆太美,哪怕只能站在门外墙外,已有看不完、赏不完的佳景,故我很甘于在京都做门外汉。第三,人生不可太强求,亦无需太贪多,故虽只在门外,没进去细窥堂奥,却已教人满足—我很希望学习这种满足。日本物价不低,近数年日币又强劲。但只要精打细算,还是很多地方颇能一游的。不说别处,只说京都,一天花七八百人民币把吃住玩皆搞定,也大有人在。

  Q :向大陆读者推荐十个你去过的心水之地?

  A :我去过的国家并不多,欧洲、美洲、亚洲加起来,也总共十几个,无法与那些努力追求数字记录的旅行家相比。如果要推荐十个地方,倘以城市言,则巴黎、旧金山、京都、桂林、慕尼黑、佛罗伦萨等皆是很教人增长见识的;若喜欢聊天、喝茶、吃些小吃,还可加上台北;倘要看至清至冷的安静风景,则还可加上斯德哥尔摩。

  Q :你 1970 年代以短篇小说《村人遇难记》受到文坛瞩目,但并没有沿着写作道路一直走下去,而是告别 1983 年的台湾,到美国生活了 7 年。为什么?

  A :去美国是当时恰好有这么一个机会,我也正好乐于四处游看。7 年之中,并不都在公路上,但每次有个两三个月连续在路途中(通常是夏天),已极富“浪迹”之感。住定在城市里,不管是在自己租的房子、是在兄弟姐妹的家中、是在朋友家中,还是在打工时住的宿舍,还是比在旅途中时间多些。但因没干什么稳定的工作,又没有人生的规划,整个 7 年,一言以蔽之,还是属于流浪的状态。

  我甚少注意所谓公路旅行的作家。我和他们的区别或许是我写得比较少。我在旅行时或流浪时,心中没有要去写的念头,更没有想借旅行去达成做作家的念头,也没有“去流浪”这种一如时尚的念头。

  关于在国内的旅行

  Q :中国文人素有游历四方的传统,你印象深刻的有哪几位?

  A :明末的文人很懂得享受生活,当然不少也很懂旅游,不只是徐霞客、王思任、王士性而已,也不只是袁宏道、李流芳、祁彪佳、刘侗而已。近代作家,吴稚晖、郁达夫、李璜、因是子、张恨水等,皆是很爱旅行、也把游记写得很好的名家。1920 年代,有一个台湾彰化人至内地深游,叫洪弃生,写了一本《八州游记》,亦是教人佩服。但许多文学大师是不旅行的,像鲁迅、沈从文,太多太多。

  Q :你认为喜欢旅行的作家和不喜欢旅行的作家,在人生态度、写作题材和风格方面有什么区别?

  A :足不出户,对很多人而言是一种根本不会动摇的绝对观念。那样的人,压根没有“出游”之念。旅行往往出于过度的好奇。当然,有些人的好奇是借由在家中读书或搜寻资料来满足。一般而言,大多数作家由于伏案写作是生活主轴,几乎占了太多时间。旅行,不免只好搁下吧。鲁迅与沈从文,便是例子。

  Q :你第一次来大陆旅行是什么时候?分享一些你在大陆旅行的记忆。

  A :第一次到大陆旅行是 1992 年。1990 年代最有兴趣的是古典的名山,如黄山、华山、五台山、恒山、天柱山等。再就是自然景观,像桂林、黄河壶口瀑布、杭州西湖等。另外,历史掌故下的景点,我也乐得一探,像《西厢记》所言的普救寺,像李白与汪伦的安徽泾县桃花潭,像文征明、唐伯虎、沈三白住过的苏州。其余像成都的茶馆、北京的琉璃厂、上海的外滩等也可以是旅程中很好的游憩处。甚至乘坐长途卧铺火车,经过吊脚楼的村寨等都是很好玩的经历。近 5 年,大陆各地城市化太厉害,建设也太多,很可能老年代的风情马上便要消失了。

  Q :你的下一个计划是什么?

  A :近两三年,我旅行得较少。写作,我一向写得少,但近年反而显得多些。但我计划将两样皆降低,多留些时间锻炼身体,像打打内家拳什么的,也多留些时间写写毛笔字,一来把年少时临帖所开的一点头,在中年再延续下去,二来也是另一种伏案,更是某种修心养性。另外,我不可能不出游,只是尽量不跑远,在台北四处喝喝茶、聊聊天,也在台湾东部、南部小规模游览,这便是我的最近计划。

  记忆与现实中的台湾

  Q :你老家浙江,生长于台北,请为我们描绘一下你成长期间的台北文化小景。

  A :父母亲讲的皆是宁波话,只能讲宁波腔很重的普通话。我父母若在,皆是过了一百岁的人了。家中吃饭,当然是家乡菜,绝不见辣椒,也不见豆豉。偶尔有乡亲制的臭冬瓜,也会出现在饭桌上。巷口叫卖的宁波年糕,是挑担子来卖的。我妈妈听到是浙江口音,便偶也开门买上一叠。

  1960 年代,台北市的东面,所谓大安区,皆是稻田与无数的小溪,这是“半乡”。台北市的西面是城内(四个清朝的城门以内),有十来家电影院,乘公交车 20 分钟可自大安区进到城内。从我家步行七八分钟可抵我的小学,中间经过不少田埂。同学中不少出身附近农家,回到家多半打赤脚,他们家里还有水牛。每家人都有电力、自来水,也都可听收音机。收音机中的音乐与广播剧,便是我们受熏陶的早期艺文经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北,仍能多见 1930 年代的老电影,像 1939 年的《乱世佳人》常常会放,《魂断蓝桥》亦是不断地重映。摇滚乐三字,差不多要到 1960 年代末我们才懂得说。之前的 10 多年,只称“热门音乐”。摇滚乐队的团名,太多太多,绝不只是“甲壳虫”而已。

  Q :如果大陆读者想像你一样进行比较深度的台湾历史、风俗、文化、建筑等旅行,你觉得哪些地方为必到之地?

  A :原住民犹多的台东、花莲、竹东,可以一去。台北、台南,可以一去。台南是最早开发的城市。高山上的茶园、温泉,可以一去。城市中的知识分子亦可以接触一下,例如,找一些咖啡馆坐下。夜市,有人说是台湾的特色。我认为,无需一去。它就像大陆的花鸟市场。你说,需要去吗?

  Q :你觉得上海、香港与台北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以及不一样的地方?

  A :上海、香港、台北,这三个地方皆是市民最世故也最懂得自身利害的华人城市。倘若要上海人、香港人、台北人不替自己把买房子的事情先规划好,几乎不可能。同时,他们的综合文化素养也最好。其中尤以上海的小老百姓最让我佩服。许多开出租车的或弄堂里的大叔,他们完全不是知识分子,但文化上的见解仍很丰厚,分析事情头头是道,足见上海这块地方在这一两百年的市民人文积淀蕴原就深有根基。

  倘说急功近利,很多人皆观察到香港人最走在各城市之前端。主要香港是弹丸之地,人与人贴得最紧,也最讲求效率。我曾注意到,香港朋友聊起他要辞职,往往下个月的新工作早已找好。在 1970 年代到 1980 年代的台湾,我所见的台湾青年,若要辞职不干,不干就不干,根本没想到下一个工作在哪里。另外,香港与上海的美学,也比台北高明。香港的平面设计或老百姓的穿着与配件之选用,自 1960 年代一直到 21 世纪初,皆比台北有美感得多。自五十年前香港出版的《大成》杂志至现在的《明日风尚》(它的版式出自香港编辑团队之手),台湾的所有杂志从来没出现过这种水准。

  以建筑与室内设计言,台北亦是最差的。上海的旧建筑极有佳例,胜不胜数;哪怕是近二十年老百姓自己买了小区的公寓,极多的设计与装修,我看在眼里,也大叹确比台北有美感多矣。可见这种文化的深远根底,委实很有影响。在住房上,台湾人几乎比全世界都要差。这理由,必然有不少在于自 1930 年代起战乱不断,后来又忙着弄一些急就章的经济效益,几乎像是赶紧脱贫,于是生活中应该蕴含的美感也就索性抛下了。只要去看看富豪们住的豪宅有多么糟糕,再看他们宴请宾客吃饭所选的菜色与上菜步骤,便知台湾原本很寻常就该有的生活美学是多么的遥远。再去看每年太多公司行号与县市政府制作极多的礼品、周记本、记事本、纪念品等等,几乎是惨不忍睹,与生活贴近的美感累积太不够了。

  Q :《台北小吃札记》里众多物美价廉的小店还在吗?

  A :除了三四家歇业外,其余皆在。至于价廉物美,只能说台湾涨价涨得比较少,有些相对于内地,还算便宜。

  Q :除了台北小吃,全台湾的小吃,如果必须尝试,你觉得哪些是可以入选的?

  A :太多太多。像高雄市中山横路一号的“三代春卷”,台南仁德的“阿裕牛肉火锅”,新竹的“新大同饮食店”,花莲的“牛巴达”牛杂汤、大港口的“巴歌浪船屋”太平洋创作料理,台东圣母医院附设中午蔬食餐厅,像台南盐水的“猪头饭”,像基隆庙口的圳记红糟鳗等等,不胜枚举。

  Q :你现在是否还如书中描述的那样遍尝小店小吃,还是已经转为在家就餐为主?

  A :是在外面吃饭较多。家中只做简单的饭菜,一星期在家吃饭大约四五顿。

  Q :如何安排生活、旅行和写作?

  A :在家的时间已大幅增多。我的专栏安排得不多,一个月尽量不超过六七篇稿子,如此人比较安逸。出书,亦以编集昔年写的旧稿为主,不让自己太多伏案,这样往往使自己更能游刃有余来面对更多的人生事体。近年来比较远的旅行或比较周折的行程,已开始减少。

  Q :请给我们描述一下你的台北家居一天。

  A :我家的房子是租的,房东原就装了空调,只是我不开罢了。不愿意待在密闭空间里。我通常中午左右出门,如果内子烧了饭,我就吃过再出门。如果没烧,我就在外头吃午饭。出门,先在我家附近走路,温州街、青田街、永康街,这几条街经过,只需十来分钟。接着找地方坐下,一般而言,找咖啡馆坐下,为了写稿子,约二小时。太长便待不住。如无写稿子压力,则去某几个店里坐坐、聊天、喝茶,算是一种串门子。这样的店铺,人必须在自己的城镇找出几家,才会游荡起来左右逢源。晚饭再与内子一起吃,有时也会与朋友约了一道吃。一年中与台北或外地来的朋友饮宴,也不下六七十次。若只是平常之极的和内子吃饭,吃完一起看场电影,便是极好的夜间娱乐。亦有时一起去小酒馆喝杯红酒。每两个星期,会出城(如中部或南部)两三天,一来游玩,二来顺便吃点小吃(作为写稿之用)。这时多半乘高铁。每一个半月,则会赴花莲、台东旅游。先乘传统火车,抵达后再租车自己开着四处游览。这是我的平日生活大概。

  Q :你在《理想的下午》中透露出理想的下午乃至人生必须先得一个“闲”字。那么,对付“穷”字,该是怎样的心态?

  A :“穷”是每人自己心中衡量的问题。有人拥资产千万,仍感到穷,那么他可能胸怀太巨大。亚健康、重压力的人,仍必须花下大心血、大力气去拼命赚钱,是还没换一个视角去思考他的人生而已。如要费尽千辛万苦才能稍挣多一点,索性别妄想脱贫,安于做一个半贫的小老百姓算了。

  穷,也可以一辈子活得还不错。只要你自己不要看不起这个字就行了。我的《穷中谈吃》一书,讲的就是昔年哪怕穷人家也吃得不错的舒国治在台北家中缅怀,也带有吃的诸多观察。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