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诺曼-莱布雷希特:我的大教堂首演

2012年12月29日 01:59  外滩画报 微博

  当晚是“阵亡将士纪念日”(Remembrance Sunday),当不列颠人民缅怀两次世界大战的受难者时,我坐在朴茨茅斯大教堂的第二排,害怕得几近瘫痪。这可不是我在音乐会前的惯常状态。许多音乐家都会怯场,我很幸运地从来没有这种体会。让我对一千个人讲马勒,我可以两个小时侃侃而谈,根本不用看一眼讲稿。让我演勋伯格的《华沙幸存者》,我会站在百人乐团里慷慨吟诵。但上个周日,情况不太一样。我在那肃穆的一天乘火车去朴茨茅斯港,参加一次首演,这部作品改编自我的小说处女作《姓名之歌》。当我一踏进大教堂,立刻被迎面而来的各种反常给击垮了。

诺曼-莱布雷希特:我的大教堂首演诺曼-莱布雷希特:我的大教堂首演

  《姓名之歌》2002 年出版,讲的是生活在伦敦大轰炸中的两个犹太男孩马丁和多维窦的故事。多维窦学小提琴,他在波兰犹太人大屠杀中家破人亡。在本应首次登台演出的那天,多维窦失踪了。这是个极为紧张的犹太故事。

  书出版后两年,一位年轻的作曲家问我她是否可以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合唱队和乐队作品。我找了各种各样的借口,很不情愿交出对作品的控制权。但罗克珊-帕努芙妮克(Roxanna Panufnik)不依不饶,直到她得到了朴茨茅斯文法学校和伦敦莫扎特音乐家乐团的委约,邀请她创作一首 20 分钟的清唱剧,我才终于被她说服,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工作。

  《姓名之歌》的改编是我这辈子最愉快的合作之一。我请罗克珊避免任何听上去像是东拼西凑的犹太音乐。她跑去咨询伦敦大学的亚历山大-纳普(Alexander Knapp)博士,带回来一部在犹太葬礼上吟诵的祷告(El Male Rachamim)。我则找到了一首可能是现存最古老的犹太旋律。在梅达谷指挥犹太重大节日礼拜活动的独唱者艾兹拉-马斯里(Ezra Misri)为我唱了一首阿拉姆语的忏悔祷告,年代可能在一千年前,甚至更早。我一听那曲调,立刻感觉很像几个世纪后东欧的哈西德拉比创作的即兴冥想曲。我和罗克珊都找到了源头丰富、糅在一起又很新鲜的音乐语言。决定好音乐后,台词简直顺畅如泉涌。把罗克珊谱的曲和我写的词放进作曲专用的西贝柳斯电脑软件,就能听到大致的结果,我俩都觉得很不错,事实上相当不错。

  那么为何我在首演之夜会吓得要死呢?各种反常简直让我透不过气来。我作为虔诚的犹太教徒,怎么能为大教堂写一首合唱作品呢?我感到拉比前辈们在拼命拉我的内耳。我的作曲家又是什么身份?罗克珊母亲是犹太人,父亲是波兰人,她本人却是天主教徒。我们两人真的能做到问心无愧吗?如果是游泳,我已经远远超过了正常深度。我担心我对少数派经验的忠实描述会湮没在既有教会建制中。罗克珊拉拉我的袖子,让我放心。对她肯定没什么,我想。她一直去首演,这是她的工作。我的工作是躲在阁楼里写字。

  音乐会以埃里克-惠塔克雷(Eric Whitacre)的希伯来套曲开始,歌词由他的以色列妻子撰写。然后是杰拉德-芬齐(Gerald Finzi)的 5 首小曲,他是个自我否定的犹太人,以前跟我住得很近,总在努力学比蛋奶冻还地道的英国口音。然后就是《姓名之歌》,在最后扫了一眼台词后,我给男高音们加了一个犹太笑话:

  我们要一首随心曲,就像贝施特(Besht)般

  一首就像叫巴赫的异教徒的随心曲

  一首哥德堡随心曲

  贝施特就是哈西德派犹太教的创始人巴尔-舍姆-托夫(Baal Shem Tov),正好与巴赫是同时代人。我心想,看看他们什么反应。

  我对初次听到音乐效果时的震撼毫无心理准备,伦敦莫扎特音乐家乐团、两支合唱队、指挥尼古拉斯-克劳伯里(Nicholas Cleobury)和科文特花园剧院的男中音尼盖尔-克利夫(Nigel Cliffe)使足了全力。每一个辅音和四分音符都得到了清晰呈现,仿佛生死攸关。当主旋律第一次出现时,教堂里的每根头发肯定都竖了起来。

  令人欣慰的是音乐会背后的动机。朴茨茅斯文法学校的校长詹姆斯-普利奥利(James Priory)想在纪念日的传统活动之外有所拓展。今年,他利用这个日子探索了学校、城市和犹太人之间的历史关联。他请人专门为音乐会节目单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朴茨茅斯在 19 世纪曾 5 次提请国会废除“犹太人的公民限制”,赋予他们全部公民权利。1867 年,这座城市选出了一位犹太市长,其文法学校有许多犹太毕业生。有一位毕业生迈克-伯纳德为汉普郡打了 256 场板球一级赛,为朴茨茅斯足球俱乐部踢了 116 场足球联赛。还有能比这更英国的吗?

  詹姆斯为音乐会录音,还拍摄了一段罗克珊和我的对话影像,作为教学材料。在金融萧条期,他还能筹集到资金,委约大部头音乐作品,探索学校自身的历史、环境和多重文化。他说,音乐是最有效的教育工具之一。那天夜里,他介绍我们认识了一对正在庆祝 68 年结婚纪念的夫妇。他们通过 1938-1939 年“儿童转移项目”来到英国,家人全部死于大屠杀。他们的故事也是学校的一部分。纪念活动在继续,一首清唱剧诞生了,它还会被演下去。

  诺曼-莱布雷希特:著名古典音乐评论人、专栏作家。十余本关于音乐的著作被翻译成 13 种语言, 其中包括全球热销的《大师神话》和《谁杀了古典音乐》。(文/诺曼-莱布雷希特 译/盛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