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葡萄品种该如何翻译?

2013年03月31日 09:12  中国葡萄酒资讯网

  去年五月份我参加在香港举办的葡萄酒与烈性酒世界博览会(VINEXPO)上,喝到一款不错的红葡萄酒。心里猜这一定是一款具有典型风格的黑皮诺(Pinot Noir),而且来自法国勃艮第的Gevrey-Chambertin村庄。为了证实这点,我询问工作人员,一位很可爱的女士确认道这是一款勃艮第的贝露娃, “贝露娃”?什么品种,没听说过呀,勃艮第除了黑皮诺与佳美之外怎么又出了个“贝露娃”,难道是刚刚克隆出来的新品种,弄得我一头雾水。在与她确认了葡萄品种的法文原文后,证实了她所说的“贝露娃”就是我们通常熟识的黑皮诺。这不禁让我回想起刚刚回国的那些日子。

  2005年经过5年多的葡萄酒专业学习,我从法国的波尔多回到了北京,从事葡萄酒贸易与教育培训工作。进入国内的葡萄酒的圈子最让我头痛的就是葡萄品种的叫法。因为一直在法国学习,所以习惯用葡萄品种的法文原文来称呼葡萄品种,而面对广大的国内葡萄酒界人士,张口闭口都是我闻所未闻的中文译名,什么解百纳、霞多丽、长相思、琼瑶浆。最叫人无法忍受的是,往往同一个品种会出现多个中文的译名,有些译名真的很饶舌,让人哭笑不得。没办法,记吧,经过好长一段时间才习惯了这些中国的译名。后来发现,虽然中国的译名有助于对于葡萄品种的记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当你对中国人说出葡萄品种的法文原文时,很多人会愣住,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还有一大部分人需要时间去反应才找到相对应的葡萄品种。尤其面对国外的酒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些葡萄品种的中文译名,于是在用英文或法文与中国人交流时,中外之间经常会产生误解,有时双方都不知道指的是哪个葡萄品种。

  其实在国内,如果我们习惯了这些葡萄品种的中文译名,我个人感觉对于中国人还是有助于葡萄品种的记忆的,但同时我们一定也要熟记它们的法文或英文原文。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必须将这些葡萄品种翻译成中文的话,到底应该怎么去翻译。我们都知道翻译讲究的是“信达雅”,对于“信”“达”“雅”这三个字严复曾说过: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当今我们对于葡萄品种名称的翻译,基本遵循三个原则,一个是原文的音译,另一个是原文的意译,第三个就是我们所谓的融合了音译与意译,在发音与原文一致的同时,也能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比如Pinot Noir这个品种,Pinot的法语发音基本与中文的“皮诺”这个词相符合,Noir的法语意思是黑色的,那么我们用2者的结合就形成了我们常说的黑皮诺。而我们前面提到的“贝露娃”完全就是音译,而且发音还不是以普通话发音为基础的音译,它带有广东话的调调,所以不太适合作为在全国推广的通用统一的葡萄品种的名称。这个需要规范,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葡萄品种该如何翻译?葡萄品种该如何翻译?

  当然国内还有大量的葡萄品种的译法基本脱离了音译,而是在意译的基础上加上了某种对于葡萄品种特点的情感的诗意般的翻译,达到了更高的境界。比如Gewürztraminer,我们翻译成“琼瑶浆”。 这个翻译则完全脱离了音译,但它却将用该葡萄品种所酿造葡萄酒的特点融入了进去。在古时候“琼”与“瑶”二字都是指美玉,喻美好,珍贵,光明洁白。“浆”则指比较浓的液体,在古时候也用来指饮料与酒水,比如“浆家”就是指卖酒食的店铺。我们也常常用琼浆玉液来形容美酒犹如美玉制成的浆液,古代传说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战国楚·宋玉《招魂》中则称:“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而琼瑶浆这个品种在法国的阿尔萨斯产区常常被晚收,用来酿造晚收甜白或者贵腐酒。这种甜型的白葡萄酒颜色金黄,色泽明亮,非常的浓稠,而且较稀有(每公顷产量较低),香气浓郁开放,带有热带水果,类似于荔枝的香气。高品质的酒中还会带有丁香花、肉桂、鲜姜、胡椒等香料的味道,成熟的年份会具有轻盈的蜂蜜的味道。当我们听到“琼瑶浆”这三个字时,往往会联想到用Gewürztraminer酿造的美酒,并且非常的贴切,所以这是葡萄品种译名中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这类的译名中我们还可以找到:长相思(Sauvignon Blanc)、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品丽珠(Cabernet Franc)、佳美(Gamy)等等葡萄品种。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中文译名的统一问题。中国地大物博,南北差异巨大,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错综复杂文化与语言(发音)。我们应该以普通话作为音译的基础,最好将葡萄品种固定在一个最完美的中文译名之上,做到统一。犹如当然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首先统一度量衡。只有统一了葡萄品种的中文译名,才能更好的做到葡萄酒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