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奢侈品报告》首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7日 14:27 新浪尚品 微博
作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之一,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正在用自己的行为支撑着国际奢侈品不断爆棚的信心,那么,国际奢侈品品牌经过20多年在中国的发展,竞争者的市场策略究竟做了哪些调整,客户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都有了哪些变化?是否有新的市场增长点?这便是《中国奢侈品报告》所要陈述的。
2011年11月21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国际奢侈品协会及国际奢侈品协会官方媒体《财富品质》杂志联合主办的 “奢侈品在中国”峰会在上海隆重举行,并首次联合发布了《2011中国奢侈品报告》。这份报告经过了大量的消费者、品牌和媒体的面对面调研,数据充分,角度新颖,结论深刻,比较翔实的反映了目前中国奢侈品的一些现状,在市场营销,消费者,客户服务等微观层面,提供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数据和结论。
“奢侈品在中国”峰会共有150名中国奢侈品品牌负责人、200名企业家及50名媒体负责人应邀参加。论坛中来自国际一线奢侈品牌、企业家及社会名流对奢侈品市场发表了精彩论点,并引来各大媒体的关注及报道。
《2011中国奢侈品报告》以中国奢侈品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奢侈品的需求方——中国高端消费者、奢侈品牌的运营方——奢侈品牌与经销商,以及奢侈品牌的市场推广合作者——中国高端媒体、广告公司以及公关公司的深入调查,历时八个月,首次在中国以最广的范围、最大的调研量、最专业的视角深度分析了中国高资产人群的奢侈品消费观。揭示了中国二三线城市奢侈品市场的共性与差异,全方位总结国际奢侈品牌走进中国20年余年来的成功与失败,理性审视奢侈品牌在中国的社会担当与绿色足迹,积极探索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新增长点,集体思考媒体助力奢侈品牌市场传播模式的创新,为中国奢侈品牌寻找品牌发展的国际化通路。并总结出了中国奢侈品市场的二大转变,三大提升,四大增长点和五大消费特点。
报告观点:
报告总结了奢侈品消费的五大消费特点:消费用途由自用消费转向商务馈赠和投资收藏;消费理念由面子消费转向社交消费和个人消费;低的品牌忠诚度与强的印象消费观共生;定制化、限量化的消费偏好凸显;中国大陆+港澳+欧美国家的“1+1+1”式消费法则。
嫌贫爱富是奢侈品行业的行为准则,但是,这个准则正受到挑战,当越来越多的富豪将奢侈品消费由品牌忠诚转向个性化定制的时候,数量庞大的一般的高资产人群正成为所有奢侈品品牌竞争的重点。而且,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重视潜在客户和小客户的培养,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
二三线城市正成为奢侈品硝烟弥漫的战场,一线城市做品牌,二三线城市做销量已经成为很多品牌认可的不争事实,但是在二三线城市市场推广销售资源缺乏也正成为所有品牌面临的最大障碍,最主要表现在真正关注二三线城市高端消费者的媒体少,真正可以有档次和规格适合奢侈品品牌开店的商铺少两个方面。
关于电商和二手奢侈品是我们这次调研的一个重点。当电商报告出来后我们发现,其实消费者认为电商的最大价值是便利,而不是低价,按照这一点,目前主打低价牌的所有电商们都应该仔细思考一下了——看看自己是否多重视下品牌和服务,而不是单纯低价。关于电商的第二个结论是——假货会毁了整个电商市场,目前假货是消费者对电商的最大顾虑,而事实上,确实做假货的商家很多。
客户沟通仍是奢侈品在华经营软肋
奢侈品牌在华经营多则数十年,少则三五年,已拥有较为丰富的本土管理经验,在中国奢侈品市场成绩斐然,可圈可点。但报告同时指出,虽然奢侈品品牌拥有良好的国际化客服服务经验,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品牌也比较包容,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包括客户沟通、售后服务、社会责任在内的三大领域仍然是奢侈品牌在华经营的软肋,提升空间巨大。
宏观经济走势至关重要
当下,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势是中国奢侈品行业各方共同面对的关键问题。中国经济正在面临深层转型,2011年以来中国政府在房地产行业的政策调整及中国证券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得两大造富主力军团现金流吃紧,日入斗金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与此同时,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2011年以来中国市场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持续走高,并自3月起突破5%的国际警戒线,到目前为止已持续高位运行长达7个月之久。CPI指数节节攀升,并呈居高不下之势,这使得普通消费者尤其是中产阶层的基本生活负担加重,加之对未来收入预期充满不确定性,削减作为非必需品的奢侈品消费支出就成为首选。
《2011中国奢侈品报告》的结论是,乐观与谨慎并行、增长与转变同步的奢侈品消费模式将在未来的中国奢侈品市场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