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色彩谱就的韵律诗

2013年05月28日 08:15  精品购物指南 微博

  他用最简单的线条和最丰富的色彩在画布上谱写一篇篇旋律精致的乐章;他从未被形式局限,毕生追求创作的突破和颠覆;他从艺术的本源出发,不露痕迹地消除了种族的身份符号;在他的时代里,山姆-吉列姆异军突起,平静却彻底地清洗着一切陈规俗套,他的作品历久弥新,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仍焕发出迷人的光芒。

山姆-吉列姆SAM GILLAM 山姆-吉列姆SAM GILLAM
1.Blue Let, 1965, 丙烯、帆布,184.8×123.8×2.8 cm 1.Blue Let, 1965, 丙烯、帆布,184.8×123.8×2.8 cm

  山姆-吉列姆SAM GILLAM

  非裔美籍,著名色域绘画和抒情抽象派画家,现居华盛顿。山姆-吉列姆1933年11月30日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图珀洛市。

  从1955年在路易斯维尔大学举办第一场个人展览以来,他一直较为活跃,创作的同时也积极投身于艺术教育事业。作为著名华盛顿色彩画派的艺术家之一,吉列姆的作品常被归为色域绘画、抽象表现主义和抒情抽象主义风格。

  他最广为人知的创作手法是在吊挂垂坠的帆布上绘画,他也是不使用画布框榫头固定而在悬挂的帆布上作画的第一人,对色域绘画领域的艺术贡献极大。山姆-吉列姆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举办和参与的个展和群展不计其数,其中较为著名的展览包括2005在华盛顿科克伦艺术画廊(Corcoran Gallery of Art)举办的大型回顾展。

  重现灵感之源

  2012年夏天,艺术家兼策展人拉希德-约翰逊(Rashid Johnson)的一个电话让已到耄耋之年的山姆-吉列姆(Sam Gilliam)惊喜不已。这不仅仅因为这颗冉冉升起的策展新星想要为自己策划一个展览,更是由于这个将在5月底开幕的展览中,焦点主要集中在艺术家最早期的作品上。吉列姆也许没有想到,这些在半个世纪之前创作的作品不仅仅是自己早期艺术探索中的重要实验,时至今日,它们仍然深深影响着新一代的年轻艺术家。

  这个题为《坚硬边缘——1963~1966》(Hard-Edge Paintings 1963~1966)的个人展览将在洛杉矶的大卫-康定斯基画廊(David Kordansky Gallery)举办。展览中,观众将完整地回顾吉列姆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重要作品。这段岁月里,吉列姆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大致类似的构图:在单一颜色的背景下,用不同颜色的对角线条将画面一分为二,色彩的巧妙组合运用使作品呈现出某种诗歌般的韵律感。这种早期的艺术探索代表了吉列姆一生艺术创作的灵感起源,在此之后,虽然艺术家的色彩运用逐渐趋向于多元,色块和线条坚硬的边缘逐渐消失,画面呈现出融合的趋势,构图也愈发自由起来;但这种坚硬的线条风格,正开启了吉列姆一生对绘画和雕塑之间的联系以及作品和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浓厚兴趣。用策展人乔纳森-宾斯托克(Jonathan Binstock)的话说:“(吉列姆的作品)总是营造出一个完整的艺术环境,使得观众和作品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作品周围的空间几乎和作品本身一样重要。”

  平面艺术的立体化

  1933年,山姆-吉列姆出生在美国密西西比州图珀洛镇的一个铁路工人之家,从幼年起,吉列姆就酷爱绘画,这促使他一路求学,直到1955年取得了路易斯维尔大学的艺术硕士,并在学校举办了第一个个人展览。在绘画上,青年吉列姆受到抽象表现主义和构成主义的强烈影响,在他最初的作品中,人们不难发现如保罗-克里(Paul Klee)或是塔特林(Tatlin)等大师的影子。吉列姆30岁的时候,结识了艺术家托马斯-当宁(Thomas Downing),正是当宁将吉列姆带入一个新兴的画派——华盛顿色彩画派(Washington Color School)。吉列姆很快就发现,这是一群和他一样喜爱运用简单色块和线条组合创作的艺术家——这些人正是日后被学界命名为“色域画家”(Color Field Painters)的群体。于是,吉列姆毫不犹豫地搬到了华盛顿,并决定在那里继续自己日后的创作。

  与其他大多数“色域”艺术家不同,来到华盛顿后没过多久,吉列姆对色彩和线条的探索就不再局限于平面上。他试图将绘画和雕塑的概念融合,打破平面和立体之间的界限。有一天,吉列姆无意间看到工作室窗外的晾衣竿上挂着的衣服,这画面使他灵感突发,于是便将画布从绷框上拆下来,如晾衣服一般直接悬挂展出。由于每次展示的空间不同,作品的悬挂方式也会相应地变化,这使得作品和空间的互动关系变得强烈,作品的形式也变得丰富起来。这种全新的作品呈现方式打开了一种新的艺术体验,同时它在吉列姆的所处时代里也是非常超前的。事实上,在80年代吉列姆受到乔治亚州政府大楼的邀请创作了这样一组“无支撑”作品之后,画布在现场竟然差一点被工人当做抹布给扔掉,他们以为那是上一组装修工人完工后留下的。

  不是“黑人”艺术家

  吉列姆的先锋意识当然不仅仅表现在作品的形式上,2012年,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举办了一个题为《非裔美国人的艺术:哈莱姆文艺复兴、民权时代及后来》(African American Art: Harlem Renaissance, Civil Rights Era, and Beyond)的展览。在这样一场凸显艺术的平等性和探索黑人自我意识的展览里,参展的43位艺术家中,山姆-吉列姆的作品显得那样独树一帜。

  作为出身在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黑人,吉列姆的人生注定会亲历并见证自己族群社会地位的巨大演变,从种族隔离制度到民权运动的兴起,直到黑人最终取得平等的权利。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美国非裔艺术家涌现出来,而作品的主题也主要集中在揭露社会问题和美国黑人为争得平等权利所进行的艰苦斗争上。然而,吉列姆在这个问题上却采用了一种隐晦却更加深刻的解读。在他的时代里,当其他美国非裔艺术家在不断地揭露一种“不平等”的时候,吉列姆却选择从艺术本身出发,巧妙地回避了艺术的功能性和批判意义,用抽象作品来探讨美学价值。但这样的选择,在后世看来,恰恰是他追寻“平等”的一种强有力武器。他用探讨“纯艺术”的方式,将自己的作品撇掉了“黑人艺术”的影子,这是更高意义上的一种平等。当人们欣赏吉列姆的作品时,没有人能看出它们出自一位美国黑人艺术家之手,吉列姆也正是用这样一种方式,不露痕迹地消除了自己的身份符号,从而回归到艺术的本源中去。

  艺术百科ART WIKI

  色域绘画

  色域绘画,也称色场绘画,它是最早受欧洲现代主义启发,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开始在美国纽约出现并快速流行发展起来的一种抽象画风格,常被归为抽象表现主义的范畴。顾名思义,色域绘画的特点即是画面由大块平整的颜色域场组成,它强调的不是技术性的运笔,也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描绘,而是一种宏观层面的形。在色域绘画中,色彩从客观物质的语境中解放出来,成为了主题本身,想要唤起观者的冥想与超然感受。

  色域绘画在60年代达到了高峰,从美国纽约、华盛顿,到加拿大和英国,越来越多的色域艺术家涌现了出来,山姆-吉列姆也位列其中。1965年,山姆-吉列姆参与了华盛顿现代艺术画廊(Washingtin Gallery of Modern Art)举办的“华盛顿色彩画家”(Washington Color Painters)群展。这场展览是色域绘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展览之一,还因此产生了日后为人熟知的“华盛顿色彩画派”(Washington Color School),除了吉列姆,其中还包括著名的莫里斯-路易斯(Morris Louis)、基因-戴维斯(Gene Davis)、霍华德-梅林 (Howard Mehring)、托马斯-当宁和保罗-里德(Paul Reed)。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