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酒庄的是与非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12日 08:17 《美食与美酒》
如果再看一遍好莱坞大导演科波拉的电影《教父》,同时喝一杯最新年份的2009 Inglenook会有怎样的感触?又或者亲自去一趟Moutard Diligent,尝尝一瓶由6个葡萄品种酿制的2002年 Champagne Moutard Diligent,相信你定会重新审视香槟的最本质味道。还有不少从时尚、体育和歌坛成功转型的葡萄酒大佬们,或许你已经熟知这些名人的成就乃至各种八卦,但他们与葡萄酒间的各种渊源一样值得期待。
品酒如读书,好的酒就像小说里的人物,各有其性格。而Wine Producer就如小说家,他的个性往往投射到小说主人公身上,所以常常酒如其人。Bruno Giacosa的谦谦君子、Bartolo Mascarello的智慧火花,都一一从它们的酒里表现出来。
人们普遍认为,好酒庄出产优质的葡萄酒,但由于消费者对于高级酒庄的过分追捧,自然让它们尝到了甜头,涨价也就不在话下。相比起来,精品小酒庄葡萄酒的优势凸显,除了名气之外,品质差距几乎微乎其微,这就好比田径中的“男子十项全能”,获得最后冠军的肯定是综合实力最强的,但人们同时也会记住每个小项里出类拔萃的运动员。
这些精品小酒庄的佳酿显然不被我们所关注,但是它们身上却有着大酒庄所不具备的那么点与众不同之处。
盘点5类精品酒庄
1.坚守自己的那份土地
在葡萄酒大鳄们持续扩展自己葡萄园版图时,葡萄酒工业化的味道也越来越重,能够坚守祖辈传下来的土地,认认真真地种葡萄、采葡萄、以最为传统和朴实的方法来维系着家族的使命,这一份执著永远会在品尝时加上重要的一分。
2. 失去的往往才是最珍贵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酿酒师,不论是老资历的抑或是年轻的一代,都会以Parker的味蕾标准作为自己酿制葡萄酒的方向。在国际品种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的确惊喜地获得了不少有层次、有构架、有深度的顶级佳酿,但同时我们也失去了不少曾经辉煌一时,曾经那片土地最早的主人。好在,在广袤的葡萄园中还有几个最后的坚守者依然站立着,他们同样值得我们敬佩和尊重。
3. 品位永远是最吸引人的卖点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富豪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酒窖和一个带有葡萄园的乡村别墅,其中不乏有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拉菲酒庄,有曾经出任过美国国际集团 (A IG)首席执行官的罗伯特·本默切。除了富豪,一群明星和各界名流都在享受着自酿葡萄酒的快乐,他们让葡萄酒与时尚牵线,因此葡萄酒的价值无形中又提高了许多。
4. 不随波逐流,走自己的路
他们不以评级和打分来圈定自己葡萄酒的水平,既然每个人对味道的感觉都不一样,那么自己的葡萄酒总会受懂酒之人喜爱的。
5. 量小,永远不愁卖
这些精品小酒庄往往位于产区的黄金地带,虽然土地少得可怜,但它们的土地价格却可堪比顶级商业区。一年几千瓶的量,让他们永远不用担心葡萄酒卖不出去,只会发愁下一年价格要提高多少?
小酒庄的是与非
1. 价格
价格是消费者最关心的因素,但小酒庄的葡萄酒并没有如大家想象中那样表现出很高的“性价比”。这不仅与他们的产量直接挂钩,而且还要支付较多的人工费用。当然,如果你把它看做是高端奢侈品,那么它的价格更会扶摇直上。
2. 消费群
精品酒庄代表了一类够个性的葡萄酒,这有点像车库酒,爱它的人将其视为珍宝,不喜欢的人则把它看为是一种异类,还有人把它比作是股票,一支带有不确定因素的“神股”,高风险与高回报并存。
3. 个性
“个性”一词真的不能完全概括精品小酒庄的特点,因为其中的一些酒庄其实是历史积累到一定阶段后的精华,它们今天所展现出来的也为我们补上了最关键的一课;还有一些有点“形式大于内容”,但不可否认,这也是为了满足人们内心需求的。
4. 冷门的温床
很多人都认为,盲品比赛是一些酒庄制造“冷门”的温床,例如Alain Chabanon所酿的葡萄酒品质上乘,因为产量少,在世界各地的分配量被严格控制,在2004年9月底由英国著名酒评人Jancis Robinson组织的盲品比赛中,酒庄的 1999年份Merle aux Alouettes灵鸟混合特酿曾在比赛上以16.08分打败Petrus(15.92分)。但这样的案例并不是时常发生,要想真正拿得准还需要具备其他素质。
5. 旅游及其他
世界各地的酒庄和产区如繁星点点,风格也如葡萄酒一样五花八门,所以切勿认为酒庄旅游只是大型酒庄的衍生物,除了在精品酒庄里的一顿美味之享外,还能在休闲的旅途中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文,见识到世界的多元化。(文/Pierre、刘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