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尚文首页 | 尚品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浪尚文

新浪尚品 > 人物 > 正文

刘晓庆:我的人生波澜壮阔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4日 09:38 南方人物周刊 微博

  80年代的中国,没有人不认识刘晓庆(微博)。她的红火程度,现在最大牌的明星不可及也不可想象。姜文曾说她是“不倒翁”,“如同站在海洋中的冰块上,虽然履着薄冰,却总能从这块冰跳到那块冰,一直屹立不倒。”进监狱后,她的人生从快车道骤然暂停。

1983年,刘晓庆已是红遍全国的大明星(周雁鸣)1983年,刘晓庆已是红遍全国的大明星(周雁鸣)

  本刊记者 易立竞(微博) 发自西安

  1

  关于刘晓庆,这几年,除了她的角色,大家关注的焦点有三,一是情感,二是她不老容颜的神话,三是年龄。

  情感她拒绝谈,因为“只剩爱情这一件事是属于自己的了”。

  容颜她不屑谈,“我身边的每个人烦恼都比我多,心态好当然年轻。”

  年龄她不避讳谈,“每个人都知道我是1955年的。” 她的年龄,坊间有多个版本,有人不甘于她只有56岁。

  某次活动现场,斯琴高娃与刘晓庆同台,两个同时代的女演员此时却像两代人。斯琴高娃是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刘晓庆呈现的却是明星范儿。与后辈同台,年轻演员敢穿的,她都不怯,该露则露。

  几天的采访与观察,发现刘晓庆实在精力旺盛。

  她酷爱羽毛球,和专业运动员较量,一气儿能打3小时,晚上可以接着去KTV唱歌至深夜。第2天腰不酸腿不疼,白天高尔夫,晚上室内乒乓球,这中间还穿插着吃饭聊天会友,未见半点疲态。

  那段时间,刘晓庆在西安出演实景歌舞剧《阿房宫赋——刘晓庆之夜》,因为没有B角,连续3个月的演出,其他演员都有休息时间,她却演足90天。

  最后一场演出时下起了大雨。因为是室外演出,又已初秋,观众穿棉衣都不觉得热,她却在台上穿着薄裙短衫又唱又跳。

  2

  刘晓庆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在此之前从未演过实景歌舞剧,“这填补了我演艺生涯的一项空白。”填补空白、尝试新鲜事物,是刘晓庆在采访中反复提及的。

  她的处女作《南海长城》当初在全国挑选演员,这应算是中国演艺界的首次选秀活动。刘晓庆参与其中,体验生活8个月后被确定为女主角,开始了电影之旅。

  80年代的中国,没有人不认识刘晓庆。那时的娱乐活动少,人人都看电影。她的红火程度,现在最大牌的明星不可及也不可想象。她曾有过去做头发,围观的人从发廊排到街上的盛况。得有人帮她突围,她才可以安全离开。

  中国演员的第一本自传《我的路》出自她手。其中一句“我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让崇尚中庸与低调的国人瞠目,从此她成为充满争议的人物。

  大陆第一部武打片,与港台导演合作的第一个大陆女演员,第一届春晚的第一个女主持人……刘晓庆的生命中充满了“第一个”的字眼。这是一个挑战男权社会、不肯向命运与世俗低头的女人,她成为80年代中国最受关注的女性。

  她身边从来没有少过非议,但也充满宠爱。

  命运像在有意安排些什么,她想做的事都做成了,这样的状态,似乎给了她一种信念,只要愿意,就可以勇往直前。

  她用自己的人生淋漓尽致地诠释着意大利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直到她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下海经商的女演员。

  1995年,她的第三本自传《我的自白录》出版,副标题《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儿》把她推向了人生长河中另一个高高掀起的浪花上。她的高调遭到了很多的嫉恨,她全然不觉。现在回看,这本书应该为她埋下了不少隐患。

  整个90年代,刘晓庆只拍了一部电影,5部电视剧,其他时间都放在了生意上。

  她的生意遍及多个领域,而且无往不利。用她当年的话说:我坐在飞机上俯瞰大地时,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天底下没有我干不成的事……

  虽然她做的每件事看着都充满风险,却总能安全过关。姜文说她是“不倒翁”,“如同站在海洋中的冰块上,虽然履着薄冰,却总能从这块冰跳到那块冰,一直屹立不倒。”

  这是2002年6月20日前,刘晓庆独特的人生写照。

  3

  2002年6月20日,因税务案件,刘晓庆被关押进秦城监狱。

  她波澜壮阔的人生一下子被按了暂停键。这回,她依然做到了第一——第一个被关进这座特殊监狱的女演员。

  她在里面待了422天。

  这422天让很多人好奇。

  422天中,媒体关于她在“里面”的报道从未停歇过。这是一个让人无法忽略的女人。她在外面时,公众旁观她的生活;她在“里面”时,公众猜测她的生活。

  她的亲人朋友担心她从此一蹶不振,她的敌人希望她从此一蹶不振。

  谁也没想到,她神采奕奕重新出现在公众视线中。

  “在里面虽然只有8平方米,4个人,我经常闭着眼想象,想象我前面是一大片森林还有遍地的鲜花。吃得不好,我就想象各种美好的东西,想象中的美好生活给了我很大力量。”

  出狱后,她最大的变化是,不再发言。

  4

  刘晓庆后来看到了一份关于此案的口供,那里有一些她熟悉的名字,“你只要说的是真的,我觉得这无可厚非。但有的却是编造的。”

  据说因为姜文的帮助,刘晓庆才得以早日从“里面”出来。

  刘晓庆的朋友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出来后,姜文第一次看到她时,快步走过去,一下子抱住了她。这个场面让当时在场的所有人为之动容。如此忠贞的友谊,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

  刘晓庆说自己是个愿意选择相信的人,相信生活,相信自己,相信别人。

  朋友眼中的她细腻、仗义、温柔、体贴、幽默、好欺负、肯吃亏,而且率真。他们开玩笑说她身后有巨长一串“拖油瓶”,这个队伍里除了妹妹刘晓红,其他都是朋友,出去吃喝玩乐她不仅抢着买单,还事无巨细张罗一切。助理的婚事、化妆师的心情、朋友的冷暖,她都会顾及。“只要我在他们身边,就不会给他们机会郁闷。”

  熟悉刘晓庆的人说,她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是因为比很多人用功、能吃苦。最重要的,她是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都不会放弃的人。

  在她身边工作过的人说:她不太适合做这个时代的明星,完全不会敷衍,不会谦虚、客套,有话直说。

  让她总结自己的性格,她说,“我的承受力比一般人强,因为我是一个在骂声中成长起来的人。”

  刘晓庆承认,她的人生比电影精彩,“酸甜苦辣都有了。”

  我的人生波澜壮阔

  ——对话刘晓庆

  本刊记者 易立竞 发自西安

  媒体和公众的误读伤害过我

  人物周刊:曾看过你在一档吴宗宪主持的选秀节目中做评委,你们的互动非常默契,这让人很意外,包括吴宗宪,他说你的表现和反应完全是谐星的状态。

  刘晓庆:我平常的个性就比较活泼。再说,我以前也做过主持人,凤凰卫视(微博)的前身Star TV刚开台的时候我主持过《刘晓庆打开引号》,同时做导演、制片人、编辑,做了一年很受欢迎。我很适合演喜剧。

  人物周刊:你演的第一部喜剧是《瞧这一家子》。

  刘晓庆:拍这部戏时,我同时在拍《小花》和《婚礼》,后两部片子我都是主演。当时的中国只有很少的电影开拍,一般的演员能拍一部就不得了了,我却同时演3部。这部戏虽然只有9个镜头,但得了百花奖的最佳女配角奖。我当时心里就很不平衡,觉得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都应该是我一个人的。年轻气盛。

  人物周刊:只是年轻时气盛吗?在多数人眼里,你是一个特别要强的人,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

  刘晓庆:每一个人都愿意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不是我一个人。好多人可能比我还要强。

  人物周刊:公众形象在你心里有意义吗?

  刘晓庆:作为一个艺术家,关注我的作品就可以了;作为一个商人,赚到钱就可以了。至于我本人,相当长的时间我都不希望人家关注。后来发现我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这对我来说不大可能。

  人物周刊:外界的评论会影响你吗?你会因为外界的评论改变自己的天性吗?

  刘晓庆:天性是不可能改变的,但我会修正。比方说发微博,刚开始我以为什么事情都可以写,其实不是。比如说我做慈善,写了,有人说,你做了何必要说呢?但也有人说,作为公众人物,做了不说,能起什么作用呢?我就会考虑,要不要说?怎么说?

  人物周刊:你觉得自己有被媒体或公众误读吗?

  刘晓庆:一直都在被误读!但公众人物可能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我拍过很多人物传记,比如武则天、慈禧,看过关于她们的很多版本的传记,有正史也有野史,褒贬都有,我相信她们本人不是我演的这样的。其实历史很多是被隐瞒的。她们本人什么样,我们可能永远也不清楚。

  我在别人眼中和我身边人的眼中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实我经常被我身边的人欺负,因为我脾气比较好,生活中我是迁就大家、照顾大家的人。外界肯定不会想到我是这样的人。

  记者采访那么短的时间更不可能了解一个人生活中的样子。如果你去采访我身边的人,他们说我好话,你们也不一定相信。跟着我的人当然会说我好了,如果对我没有好感,他们也不会跟我在一起工作。被我开了的人,可能就会说我坏话,写关于我的书。

  有人说,我是目前中国红得时间最长的演员。这么长的时间,观众、记者都换了几代人了。你怎么可能让大家了解一个完整的刘晓庆呢?

  我也很难告诉你一个完整的我。每一个人了解的我都是有限的。你了解的我是此时坐在你面前的,我身边的人了解的我是生活当中的,所以肯定会被误读。

  人物周刊:这种误读伤害到你了吗?

  刘晓庆:当然伤害到了。我都去秦城了还没有伤害到啊?!

  人物周刊:你怎么看现在的媒体?

  刘晓庆:这是个快熟时代,现在大家习惯在网上看标题,一个一个翻过去,已经不能安静地坐下来看一篇稍微长一点的文章,我自己也放弃了博客写微博。现在媒体靠标题吸引读者注意力,我想媒体可能也很无奈。好多关于我的新闻标题我看着不高兴,但是站在他们的角度想,如果让我去做,我可能比他还能作惊人之语,所以也就谅解了。

  人物周刊:你现在有躲避媒体的心态吗?

  刘晓庆:不想见的当然不见了,不自由嘛。我绝少接受专访,个人认为没有什么意思。媒体现在鱼目混杂,跟八九十年代的环境差别很大。造新闻,很多假新闻。

  人物周刊:你以前遇到媒体做假新闻可以打官司,现在这种情况很多,官司恐怕是打不过来的。

  刘晓庆:有微博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他说他的,我说我的。只要我说的有道理,人家肯定会相信我嘛。有人说我是秃子,台湾的一家媒体还把我的头做成秃顶,还把照片发在报纸上,那现在我就拍一张我不秃的给大家看就完了嘛。

  人物周刊:在你看来,明星在媒体面前是弱者吗?

  刘晓庆:当然是弱者了,大家都特别怕乱写。哪怕有微博或者博客,拼不过来嘛。有些人不见得看你的微博或者博客。

  从月薪50到《福布斯》富豪

  人物周刊:你不只是和媒体抗争,你也一直在和时代抗争吧?

  刘晓庆:现在觉得我当时比较幼稚,无论生活在哪个时代,你如果想不被时代伤害,都要学会审时度势,做你要做的事情。比如我有一次在新加坡的圣淘沙游泳,退潮的时候,我逆流想游到一块礁石上,结果遍体鳞伤,当时觉得离死亡很近。在时代的大潮中也一样,人不可以逆潮流而上。

  比方说在最早可以做生意的时候我就去做了,那个时候中国刚改革开放,就如一条没有红绿灯、没有交通警察的高速路,你只要胆子大,敢玩命,你就可以开。但开得不好会翻车。所以建国以来的前十名富豪,现在差不多都在秦城。

  那个时候中国就像一个大停车场,只要你肯开车过去就会有你的位置,你可以先去占了位置再训练车技。但是现在,那些个位置早被占了,你再好的车、再好的技术都很难有位置了。时势造英雄,什么叫英雄?就是在有这么多空地的时候,你敢于去占领。我就敢于去占领,所以可以先富起来。现在你再去,对不起,你只有等翻了车的人的位置,或者花比我们多100倍的力气。

  那会儿的中国,每天可以成立5000家公司,但是每天也可以倒它个几千家。商机很多,总经理遍地都是。像我这种三脚猫的功夫也可以去做生意,涉及各个领域,还能赚到钱。当时觉得自己简直没有做不到的事。

  人物周刊:你算成功的商人吗?

  刘晓庆:如果说做生意只要赚得到钱就是成功,我算是个成功的商人。《福布斯》杂志每年一期,第一期就有我,位列“中国百名富豪榜”第42位。第二期,我排在第43位。到第三期,我就被抓起来了。这个百名富豪榜里平均一年被抓一个人,10期抓了10个人。

  人物周刊:你不避讳谈被抓这件事?

  刘晓庆:这个事情是事实存在,也没有什么丢人的,说明我做得成功嘛。

  人物周刊:你怎么看自己在时代中的位置?

  刘晓庆:我是时代的弄潮儿,我喜欢做新的事,几乎在每一个我所经历的浪潮中,我都在风口浪尖上。其实每一个时代都有好多弄潮儿。时代、时势和个性,造就了我的命运。

  人物周刊:当时决定做生意,是因为演戏演够了吗?

  刘晓庆: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缺钱。我名气是很够了,享有世界上最多的观众,可当时每个月的工资只有50块钱,要养家糊口,所以才去做的。从行为上看好像是弄潮儿,但出发点不是。

  人物周刊:你现在还想再做生意吗?

  刘晓庆:不做了,够了,已经做得挺好的了。其实做生意很操心的,不想那么累了。

  人物周刊:你曾经说:我坐在飞机上俯瞰大地时,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天底下没有我干不成的事。

  刘晓庆:我刚刚做生意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我说的比这还要狂呢,什么“数风流人物还要看我……”因为编得不好,不押韵,就没说。只是在做生意的时候这样想,不是拍电影的时候。

  人物周刊:为什么只有做生意的时候?

  刘晓庆:我不是说嘛,没有几个停车的,就我们几个。那时觉得中国是一张白纸,我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人物周刊:在有些人眼里,你是个张扬、狂妄的人,是因为你说话的方式吗?

  刘晓庆:做生意的时候不会。赚不到钱,你话说得再起劲也没有用啊。

  人物周刊:你算过命吗?

  刘晓庆:经常有人给我算命,我从来不相信这些。你就说我明天要死,我也不愿意今天知道。如果我明天要死,我今天还可以享受24小时。

  人物周刊:你觉得你的人生坎坷吗?

  刘晓庆:在一般人的眼中是坎坷的。在我看来很丰富,也很精彩,波澜壮阔。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