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狼计划”运动员避谈“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8日 09:48 新京报 微博
据报道,又一位“中国姑娘”为哈萨克斯坦夺得奥运举重金牌。这位叫马内扎的姑娘,中文名为姚丽,来自辽宁阜新务欢池镇。但她在夺冠之后却否认自己与中国的关联。此前,为哈萨克斯坦夺得举重金牌的祖尔菲亚,是湖南永州道县的举重选手赵常玲,一度也不愿意提起与中国有关的话题。据知情人透露,两位都是因“养狼计划”交流出国。 相关报道见A17版
“为何帮他国夺冠”是伪问题
祖尔菲亚和马内扎夺冠之后,一些网民质疑,国家为什么把最好的选手送出去帮别的国家夺冠?其实,这是个伪问题。竞技体育存在很多变数,没有谁一定就是冠军,否则,也就没必要再进行比赛了。不能因为现在的结果,就推测这是早就规划好的“阴谋”。
事实上,据知情人透露,祖尔菲亚及马内扎当初在国内训练时成绩并不突出,如今在哈萨克斯坦教练的指导下成为了奥运冠军。每个冠军的背后,都少不了选手和教练的汗水和智慧。由此而论,这两名选手夺冠,本就不该被当作全是中国的“功劳”。
其实,体育本来就是不分国界的,不必因为金牌旁落,就开始大加批判运动员的跨国交流。任何运动项目,如果一家独大,都未必是好事,不利于项目的长远发展。这也是当初有“养狼计划”的初衷。从某种意义来说,金牌旁落正是实现了交流的初衷。有了外部的压力,更有利于发现内部的问题,共同推动竞技项目的发展。这恐怕比本国选手毫无悬念地包揽金牌更有意义。 □喻辛(媒体人)
运动员的顾虑或因“养狼计划”
“养狼计划”源自于中国乒乓的发展战略,后为举重等多个奥运大项借鉴。“养狼计划”一般指对某项目具备垄断优势的国家,将本国从事这一项目的冗余运动员输出到别国的行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加该项目的国际竞争氛围,避免因为一家独大的格局而影响该项目在奥运会上的生存空间。
在此过程中,“养狼计划”往往还能同时带来两方面的利益,一是在国内打不上比赛的优秀运动员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二是通过输出运动员增强国与国之间的体育交流、增进国家间的友谊——比如本届奥运会,哈萨克斯坦就受益非浅,事实上该国有一大批举重运动员来自中国。
只要不违反国际奥委会的参赛规则(入籍满三年),原属于中国的运动员代表别国参赛其实无可厚非。事实上,归化(某个人在出生国籍以外自愿、主动取得其他国家国籍的行为)在国际体坛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这届英国代表团就有多达11%的人是归化到英国的。
“养狼计划”有别于一般归化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较大规模的归化行为,且个人色彩较淡(虽然肯定是运动员自愿的),相应地带上了一定的行政行为的色彩。所以,相比一般的个人归化,更容易引发争议,而这可能也是运动员避谈国籍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麦卡(体育评论员)
运动员跨国交流何必遮遮掩掩
这些交流到国外的选手“谈中色变”,令人唏嘘。
不管怎样,作为国人来说,对这些在异乡拼搏的选手,还是不妨多一些理解和宽容。不得不说,对很多金牌情结浓厚和民族意识强烈的国人来说,还缺乏足够开放的视界和宽广的胸襟。对祖尔菲亚和马内扎,网络上也不乏一些批评和嘲讽,似乎入别的国家国籍,已经是“欺师灭祖”;再和中国人争夺冠军,更是“十恶不赦”。
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之下,也就难怪这些选手心存顾虑。实际上不仅这些选手,他们的家人往往也承受巨大压力。祖尔菲亚夺冠之后,她在湖南老家的父母就刻意低调,担心女儿代表别的国家拿了冠军,群众不理解。
不过,两位选手如此有默契地对自己曾经的身份讳莫如深,除了个人顾虑之外,有没有别的原因?当初组织他们出国交流的相关部门,其实应该站出来有所解释。运动员的跨国交流,应该是堂堂正正的,让人如此雾里看花,有违体育精神。 □吴志峰(职员)
乒乓当年“狼来了”,有点意思,后来“养狼计划”听着就怪怪的;最早怕女乒出国改籍,现在恨不得都出去;女子举重一开始金牌全包,后来学会让一让,现在直接输出选手——这些都是为了保项目,保项目就是保金牌数,但苦了那些为此付出青春的少女……周俊好歹去了奥运,哪天项目取消,她们干什么去呢?
——苏群(《篮球先锋报》总编辑)
所谓“养狼”,到现在为止,看到的仅仅是中国选手摇身一变,成为他国选手,在各种国际大赛上与昔日的队友、同胞争金夺银。然而,她们为她们所代表的国家普及乒乓球运动、女子举重运动到底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对中国来说,保留项目也只不过多得几块金牌,意义又有多大?
——严阳(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