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安-阿桑奇:从英雄到无名小卒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0日 09:51 新浪尚品 微博
深陷性侵犯指控的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输掉引渡上诉案,意味着他在10天内将被引渡回瑞典。一年前,阿桑奇被瑞典人奉为网络界的“詹姆斯-邦德”;而如今,却成了人们眼中既可怜又偏执的大男子主义者……
确实,维基解密(WikiLeaks)曾经是新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如今,属于阿桑奇的已所剩无几。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曾经因瑞典倡导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而对其敬佩有加,但如今这个国家却成了他开始没落的地方。
瑞典是世界上网络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非法下载和网络激进文化也根深蒂固;这或许就是阿桑奇和瑞典开始结下深厚“恋情”的原因。即便是只利用电脑谷歌搜索或发邮件的人们,在70年代激进左派遗留下来的反美情绪影响下,也会对阿桑奇产生敬慕之情。
去年4月,自由撰稿人约翰内斯-瓦尔斯特姆在斯德哥尔摩小报《Aftonbladet》的左翼文化页面进行了一次卑躬屈膝的采访。其中谈到英雄阿桑奇很不可思议,他说:“与朱利安-阿桑奇见面就像是在与詹姆斯-邦德见面一样,这位维基解密的幕后人士没有公开的背景,名字写法五花八门,年龄未知,没有固定的地址,也没有人在其下榻的酒店见过他。而当我们最终见面时,他突然就出现在我前面半米远的地方……”
阿桑奇这位英雄消失在了反犹太主义和反女权主义的阴暗角落,而瑞典对于性别平等,以及性别平等问题意识相对较高的尺度,也只不过是一种民族自豪感罢了。如今,“来自澳大利亚的狡猾黑客开始侵入”这个说法已经不再流行。
在Twitter掀起抗议阿桑奇对瑞典妇女轻蔑言论运动的两位女记者获得了最负盛名的瑞典新闻奖提名,这次“让我们谈谈此事”的运动使得成千上万人公开谈论性行为的灰色地带,并在许多国家纷纷上演。
甚至曾经保持着对阿桑奇高度崇拜的《Aftonbladet》文化页面如今也无能为力,著名的左翼评论员丹-约瑟夫松(Dan Josefsson)最近承认,阿桑奇并不是一个激进的英雄,而是一个“企图颠覆民主社会的孤独的、菲薄的自由主义者。”
阿桑奇要恢复昔日的辉煌或许已为时过晚,但如果他能够放弃对引渡的无谓反抗,并对瑞典司法系统表现出一丝尊重,这至少是必须的第一步。(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