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最古老大学的旧贯新规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21日 14:58 外滩画报 微博
拥有 900 多年历史的牛津大学是英语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也是全球最知名、顶尖的学府。过去的 9 个世纪,这所大学培养了 6 位英国国王、26 位英国首相、多位外国政府首脑、近 40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一大批著名学者。关于牛津大学的故事很多,但牛津人相信,无论时代如何更迭,传说如何变幻,传统则始终不曾改变。无论是其独具一格的 “学院制”,标榜最纯粹精英教育模式的“导师制”,或“正餐”、“考试服装规则”那样沿袭千年的繁文缛节,都是这所伟大学府的根基。但这所大学也在尝试变 革。近期,在网上有一条关于牛津大学的逸闻引发讨论,经过学生社团的强烈要求,大学经过讨论,终于允许男生穿裙子和丝袜了。这也是牛津大学建校近千年历史 上第一次改变校规。校方对此的解释是,为了帮助有此方面困扰的学生减轻考试时的压力。

英语世界最古老的大学,正隐匿于这一片繁荣摩登的街景之中。如果以 Debenha ms 百货作为地标,一路向西走,可以看到创建于 1314 年的爱塞克特学院(Exeter College),1427 年的林肯学院(Lincoln College),然后是宽街上更古老的贝利奥运学院(Balliol College),高街(High Street)上的莫德琳学院(Magdalen College)。
在整个牛津城,共有大大小小 38 个学院,创建于不同年代;它们组合在一起,便成为世界级顶尖学府牛津大学。在过去的 9 个世纪中,这所大学一直安静地矗立在这片泰晤士河谷的腹地,培养了 6 位英国国王、26位英国首相、多位外国政府首脑、近 40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一大批著名学者,如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哲学家培根、诗人雪莱、作家格林、天文学家哈雷等。
“在牛津,总是流传着各式各样的故事。”到访之初,莫德琳学院院长大卫·克拉莱(David Clary)这样告诉记者。
作为一所最古老的大学,牛津的正式建校历史已不可考,目前人们只能得知,牛津大学最古老的莫顿学院创建于 1246 年,距今已有 766 年历史。而在牛津,人们会告诉你,从1096年开始就有人在牛津讲学的记录。
1167 年,当时的英格兰国王同法兰西国王发生争吵,英王一气之下,把寄读于巴黎大学的英国学者召回,禁止他们再去巴黎大学。另一说法是,法王一气之下,把英国学 者从巴黎大学赶回英国。不管如何,这些学者从巴黎回国,聚集于牛津,从事经院哲学的教学与研究。从那个时代开始,自由的辩论之风便在牛津盛行。
除了传奇般的校史,在熟悉牛津的学生带领下,你还能探访遍布大街小巷之间的众多玄妙之处:距离乔治大街不远处的小酒馆是克林顿在牛津做学生时的买醉 好去处,另一处的咖啡店是托尔金埋头撰写《魔戒》的场所,据说他每完成一个篇章都要在咖啡店里当场朗诵。埃克塞特学院对面的 Walton Street 估计是钱钟书读书时经常路过的街道,他以附近的小巷克莱登为名,为《围城》中的方鸿渐编了个子虚乌有的美国大学。
关于牛津大学的故事很多,但牛津人相信,无论时代如何更迭,传说如何变幻,传统则始终不曾改变,无论是独具一格的学院制,标榜最纯粹精英教育模式的导师制,抑或“考试服装规则”那样沿袭千年的繁文缛节,都早就成了这所伟大学府的根基。
牛津的“格兰芬多学院”
在牛津,你若与人谈论起莫德琳学院, 大家的第一反应高度一致,“那可是整个牛津最有钱的学院了。”更有夸张者,会比划着整条熙熙攘攘的乔治大街说,“看吧,这里所有的地皮都归莫德琳所有。”
纵观莫德琳长达 500 年的历史便可发现,学院的巨额财富大半来源于其显赫的皇家背景。在学院主楼前厅走廊挂着的一幅巨大的彩色挂毯,便是讲述这一段历史的。莫德琳学院由温彻斯 特主教、亨利六世的大法官威廉·韦恩弗里特建立,这位大主教给学院留下一笔数额惊人的遗产。之后学院迎来历史上第一个权贵学生:英王亨利七世,亨利七世的 儿子威尔士亲王同样也是莫德琳的学生。威尔士亲王后来担任莫德琳的第二任院长,其弟亨利就是日后赫赫有名的亨利八世。
“可以说,莫德琳的历史就是英国历史的一部分。”莫德琳院长大卫·克拉莱教授告诉记者。
如今,这个浸淫着都铎王朝血液的学院依然屹立于牛津城中心的高街一隅,宁静的查威尔湖畔。如果在秋季访问这里,你可以看到落叶之下,著名的牛津划船 队迎着晨光集结出发的身影。而在春季,学院最出名的传统,便是每年五月的第一天(即为欧洲的五朔节),来自莫德琳的唱诗班会登上学院塔楼最高处,从清晨 6 点开始歌唱,当第一个音符奏响,整个牛津城载歌载舞,迎接又一个春天到来。
凭借着超级雄厚的财力,莫德琳拥有全牛津城最壮丽秀美的景致,其中包括具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回廊四方庭,礼拜堂和塔楼,都铎式的群墙,生长着数百棵植物的植物园,以及全世界大学中独一无二的景观——一个养殖着赤鹿的“鹿苑”。
“牛津最声名狼藉的圣徒、诗人和殉道者”奥斯卡·王尔德曾在莫德琳学习四年,他后来这样回忆:“在这里的岁月是我最为灿烂的时光。我透过银镜子可以 看到事物的影子。”除了王尔德,在所有与莫德琳有关的人物中最有名气的莫过于奇幻小说中的男主角哈利·波特,华纳影业在拍摄电影时曾选择莫德琳为魔法学院 的外景地,最近学生们将学院内的会客室更名为“格兰芬多”以兹纪念“荣誉校友”。
记者在九月初拜访莫德琳学院,正值新学年开学之前,整个学院门可罗雀。按照牛津的规矩,到每个学院拜访之前,都需与该院成员(院长,教职员工或学生)进行预约,在门房(Porter’s lodge)进行登记方可获准进入,即便是学校的教职员工亦是如此。
这条规矩,可以看作是牛津大学“学院制”的一个缩影,目前全牛津38个学院与学校的关系好比美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联邦制”管理模式,每个学院 都有自己的师资力量,有独立的财政权、招生权,独立拟订科研计划,有一些还设置有自己的奖学金项目。院长是学院大小事务的最高决策者,被学生们戏称为“邓 布利多”的克拉莱教授是莫德琳历史上第 42 任院长。
在牛津的全部 38 个学院中,除了少数仅收硕士以上或单一学科(比如纯人文学科的纳菲尔德学院, Nuffield college)外,多数是类似莫德琳这样的文理兼收的学院。该院如今共有约 150 名本科生,还有一些硕士及以上学者,学院始终小心翼翼地控制着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入院比例。
“虽然在大学的层面,我们也设有文学院、法学院、物理学院等不同的专业,但在牛津这些以学科为划分的学院概念被弱化了,取而代之的是跨学科、独立运 作的 38 个学院(college),它们就像是各个不同的学术社区。不同背景的学生在一起朝夕相处,通过日常社交活动来促进各不同科系之间交流。”克拉莱教授解释 说。
在埃塞克特学院攻读材料学方向博士学位的兰波,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是个标准的理工科男生。他刚刚结束在牛津的第一年时光,聊起这里与清华的 最大区别,他谈到了学院制,以及不同学术背景学生相互交流让他对更广阔领域的知识产生兴趣,“以前,我或许从来没有留意过某个作家、某本书或某段历史原来 是这么有趣的。”
正是因为吸纳不同领域的优秀学生,在莫德琳历史上涌现的知名校友既包括文坛巨擘,也有诺奖获得者和英国杰出的政客、外交家。“我们的校友遍布各个学术领域,如果要从他们之中找到共性,我想就是他们都具备异常杰出的头脑,要知道进入莫德琳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克拉莱教授说,多数进入莫德琳的学生都需要通过来自大学层级和学院层级的双重考察才可入学。“大学层级负责评测申请者之前的学术背景、推荐信、考试成绩等,有时还会组织额外的考试;另一方面,学院也会面试候选人,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确认申请者的学术潜力和学习能力。”
类似的招生程序会在牛津大学所有38个学院进行。除了学术背景,能够成功申请者还需具备哪些条件?采访中,有些中国学生透露,每个学院多少都有些各 自的偏好,像莫德琳这种“有王室传承历史”的学院似乎更偏向于招收有背景、就读于私立精英学校的学生。不过,这一点被克拉莱院长断然否认。
“在莫德琳的中国学生的确不多,但绝不是这个原因。在莫德琳的历史上,我们接纳过许多达官显贵的子女,上至英国国王以及其他各国王室子女,许多显赫家族后裔,政商名流子女,不过前提是他们得自己想办法考进来。在莫德琳,我们不为任何人开后门。”
最英式的精英教育
与“学院制”一样,“导师制”是牛津人最引以为傲的特色,每个牛津学生都有一个导师,每周导师对其采取一对一,或者一对二的专业辅导。
牛津大学副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博士告诉记者,“导师制”最能体现英式精英教育的精髓,那就是最大程度鼓励自由辩论精神的培养。“牛津的导师制度从 本科教育开始,持续到每个学生完成学业,他们必将发现从中受益匪浅,这也是每个牛津毕业生总显得特别自信的原因。”牛津历史上培养出包括现任英国首相卡梅伦、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内的多名西方世界知名领导人,和“导师制”密不可分。
在谈到母校牛津的时候,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这样说,“牛津大学对我来说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那就是因为它的学院制和导师。”
在记者采访中,许多学生表示的确因为“导师制”受益匪浅。伊明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目前在牛津攻读教育硕士课程。她在本科阶段学习优异,并有很多 在联合国以及海外大学实习、交流的经验。即便如此,进入牛津大学,繁重的课程,语言和专业的转变也让她感到困难重重,“导师每周抽出固定的时间与我讨论功 课进度,拟订研究方向,帮助我逐渐能够适应这里的学习。”目前,她正在申请博士课程。
“牛津大学是一所极难进入、要求很高的学院,我们希望招收的学生都具备优秀的学术背景,还有清晰的学术发展目标。所以,我们建议所有候选人在提出申 请之前仔细审视自己的学术需求,并且尽可能多地了解牛津的学科以及学院师资力量的设置。简单地说,就是先想好自己要什么,然后做一些研究,看看在这个领域 牛津有哪些权威教授,再根据这些教授所在的学院提出入学申请,以确保你所在领域最好的专家可以成为你的导师,这一点非常重要。”牛津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人 简·谢伍德博士(Dr Jane Sherwood)这样建议。
最严苛的挑选和最慷慨的奖学金兰波来自清华,他是获得克拉伦登奖学金的中国学生。这个以牛津书局捐助建立的奖学金,目前是牛津大学最知名、最慷慨也最挑剔的奖学金,该奖学金提供获奖者在牛津期间所有学费以及生活所需费用。
兰波的专业是机械工程,他将在牛津完成材料物理方面的博士学位。“像兰波这样的学生能够拿到奖学金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正是牛津希望招到的学生。” 负责每年克拉伦登奖学金发放工作的谢伍德博士对记者解释,如果说牛津希望招收到全世界最聪明的学生,那么克拉伦登奖学金只颁发给精英中的精英。牛津视奖学 金的颁发为一种投资方式。“过去十年,大约有几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受惠于该奖,其中包括 26 位中国学生。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拥有很强的学术背景,并且极具未来潜力。过去十年,已经有不少该奖的获得者在自己领域做出了成绩。”
作为牛津大学硕士以上生源招生负责人,谢伍德博士每年在招生季前穿梭于世界各地。最近几年,她行程中必经一站便是中国。每年,牛津大学的入学申请截 止日是一月。今年 10 月 20 日至 27 日,牛津大学先后在北京、成都和广州召开三场招生大会。“毫无疑问,中国学生是全世界所有学生中最优秀的一群,以克拉伦登奖学金为例,中国学生是奖学金历 史上的重要人群,在非英语国家学生获得奖学金次数排名第三,从这个角度来看,牛津对中国学生非常慷慨。”她同时透露,目前在牛津大学,中国学生的专业主要 集中在工程机械、物理和化学领域。
为了确保学生质量,牛津大学拥有一个复杂而严格的挑选程序。申请人必须提交关于之前学术背景的资料,包括毕业的学校、成绩以及来自三个不同导师的推 荐信,“这有助于我们充分了解申请人的学术背景和学习能力。”此外,面试程序也被视作重要的入学测试。“如果是在英国本土或欧洲,我们会邀请学生来校面 试,如果是在海外比如中国,则多采用电话或 Skype 的方式。”面试官通常是申请者的直接导师,问题多涉及专业领域,面试官对申请者的录取有生杀大权。
以兰波为例,他的面试非常成功,导师建议他申请克拉伦登奖学金。“他告诉我,整个申请过程非常容易,只需要在申请入学的表格上找到该奖学金的选项然 后打钩就行了。”兰波觉得获得奖学金主要源于导师的推荐,“当时,大学录取通知很快就来了,但奖学金却迟迟未到。”兰波后来把自己的想法与导师沟通,他说 如果没有奖学金他会选择去其他学校。此后,导师向学校奖学金办公室递交了推荐信,很快,兰波顺利获得奖学金。
骑马去考试
近期,在网上有一条关于牛津大学的逸闻引发讨论,经过学生社团的强烈要求,大学经过讨论,终于允许男生穿裙子和丝袜了。
在民风开放的英国,牛津的这一决定依然引来了包括BBC和《每日邮报》等多家英国媒体的报道,在网络上被戏称为“伪娘的春天来了”。这也是牛津大学建校近千年历史上第一次改变校规。校方对此的解释是,为了帮助有此方面困扰的学生减轻压力。
有 900 多年历史的牛津大学,以各种传统和清规戒律闻名于世,校规厚得堪比法典。其中,学生考试所应遵循的制度尤为令人津津乐道。
每年 6 月是牛津大学常规的考试月。与其他大学的做法不同,牛津大学的考试由学校的考试院(Examination School)统一管理。考试周来临时,所有学生不管科系,学院统一在考试院进行考试。学校对学生参加考试的衣着做了严格的规定,比如,男生需着正装,深 色短袜,黑鞋子,白色领结,白衬衫(衬衫必须掖在外套下),黑袍;女生同样需要穿黑色裙子或裤子,黑色长袜,女生的黑袍上还需要系上各色康乃馨,从考试第 一天的白色康乃馨至最后一日的深红色,学生们戏称,这鲜红的康乃馨恰恰代表她们为考试付出的血汗。到考试当日,学生们来到考试院,依次入座,每一份考卷都 以一枚铜环扣住,在经过一系列充满仪式感的程序之后,考试才真正开始进行。
“这里的考试形式真是令人大开眼界,你知道吗,考试院甚至还规定了学生可以以何种方式前来考试,其中包括骑马,但相信现在应该不会有人骑马来考试了。”来自上海的牛津学生依明这样告诉记者。
在牛津,考试制只是代表学校 900 多年历史传承的一小部分,其他更广为人知的校规还包括:每个学院定期举行的正餐(Formal Dinner),学生们同样需要着正装,穿黑袍进入,访客在经过学院成员的邀请后亦可加入。其实,这顿看上去仪式隆重的正餐花费并不多,多数只有几镑。它 的意义在于通过这种途径为学生创造互相交流的平台。
对于像依明、兰波这样在中国教育制度下长大的孩子,牛津的这些古老传统让他们时刻有穿越回中世纪欧洲的错觉,而事实上,这些传统也的确可以追溯到13世纪。
“这些历史传统延续千年,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坚实基础。”牛津大学副校长汉密尔顿博士表示。在他看来,考试制、正餐制和学院制、导师制一样,都是牛津传统精英教育中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