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美:你被幸福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14日 08:29 21世纪网
双节长假,李银河老师去柏林和布拉格两个城市呆了几天,回国感叹:街道上真清静,从机场到家一点没堵车。听说北京两千万人走了一千万,不知是不是真的。此时如果央视记者把话筒伸到她面前,问:你幸福吗?恐怕能得到最和谐的答案。

但是记者采访深夜困在华山的游客会怎样?“暴打一顿再说。”采访北京动物园呢?“你能不能孩子找回来啊,走丢了100多个。”还有炒面165一碗的连云港,地铺200一位的丽江,草鱼400一公斤的广西某地,以及见人不见桥的西湖,人多到见不到沙子的大梅沙……你问我幸福吗,我问你能不能讲脏话。
长假不出行的人倒是幸福的。他们抵住了高速免费的诱惑,没有在路上堵到尿失禁,也不用支起帐篷打牌。每天的幸福就是睡到自然醒,然后看看出去玩的人,以5分钟一米的速度前行。超载的中国经不起这样的幸福,每逢长假多灾多难。风景名胜区望过去,都像春运的火车站。
可是庞大的工薪阶层,又能去哪里幸福呢?黑色幽默的资讯告诉你,持中国护照还是可以去几十个免签或者落地签国家的。如果你有钱,那么去马尔代夫、斐济、塞舌尔,穿上你的比基尼;但是你没有,那么试试探险游吧,伊拉克、叙利亚、乌干达欢迎你,它们从不担心游客去了会流连忘返,你敢呆上30天就算勇士。
不要嫉妒美国对台湾免签,也不要羡慕持香港护照可以周游世界。我们的幸福是给你一个长假,让你体会一次大好河山的肠梗阻,然后让你举手投降:高速不要再免费,长假也取消了吧。因为我们不具备承载和运营幸福的能力。就连德国游客来了,也担心被请吃烤鸭。
作为有人群恐惧症和高度缺乏安全感的我,鲜少旅行。看到老外背着比头还高的行囊,随身带着睡袋和干粮,走哪睡哪,随遇而安,用大号垃圾袋蒙个头也能在长城睡个觉。觉得他们心态真好。
也许我们对出游的幸福指数期待太高,拖家带口背着几件衣服就出去玩的人,希望所到之处,宾至如归。吃得好睡得香洗上热水澡,爬山累了就有车来接。我们的概念是度假,而非旅行。所以抗风险能力比背包客差。
既然看看外面世界的机会很少,国内游是不是该开辟新计划了。不要一味地让风景名胜变成宰客基地,同时留下大量垃圾。全国有上万所希望小学,旅行社开展公益旅游,也可以在饱览乡村风光时,吃吃农家饭,住住草房,随手捐赠爱心。比向游客推销劣质纪念品有意义多了不是吗?还有那些农场和果园,要是开展上山下乡劳动游,帮农民干干农活,摘摘果子,不也是你幸福我幸福吗?
平民的旅游不是三公消费,他们只是想低成本地去电视上见过的地方走走。名胜古迹若非建造在几百上千年前,质量过关,如此浩荡的人群,早把它们挤垮了。而在自己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的幸福,应该和暴利的旅游经济分开。否则赶紧多开几个免签国,让我们出去祸害,少给祖国添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