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尚文首页 | 尚品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浪尚文

新浪尚品 > 谈资 > 正文

最亲的人可能伤害最深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7日 10:06 三联生活周刊 微博

  影片的社会背景是凄凉的,但主题却是昂扬的,甚至近乎于戏谑。导演张杨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反映老年人的窘境与社会现实。

电影《飞越老人院》电影《飞越老人院》

  一群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住在民营老人院里,这家老人院的院长和工作人员难得的善良、有爱心。可老人们还是不快乐,他们有的是被嫌麻烦的子女送来的,有的与子女断绝了来往。电影《飞越老人院》有两条主线:吴天明饰演的老周和远在日本的女儿失去联系,影片没有交待背景,但可以发现是女儿不愿意和父亲联系,老周身患绝症,幻想着临死之前还能见到女儿;情况类似的是许还山饰演的老葛,因为50多岁时再婚,儿子反对,双方结下梁子,20多年里不相往来,后老伴去世后,继子给老葛20万元,他无家可归,想把这笔钱送给亲孙子买房子,却被儿子拒绝,无奈在老人院搭了张床。

  影片的社会背景是凄凉的,但主题却是昂扬的,甚至近乎于戏谑。导演张杨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反映老年人的窘境与社会现实。老周想去参加一个天津的电视节目,一方面在心理上可以隔海与日本的女儿相望,另一方面这个节目的优胜者有机会到日本。老周、老葛过去是公交司机,他们弄了一辆破公交车,精心排练好节目,载了几位老伙伴,一路狂奔。牛犇扮演的瘫痪老头总是折纸飞机,喊叫着“飞了!飞了!”意喻这些老年人对头顶只有一方天空的生活的厌弃。他们这一路不但看到了大海,还经过大草原、蒙古包,向观众传递的不是灰暗、无望,而是光明、乐观。

  写《落叶归根》的时候,张杨和几个朋友聊天,聊出三句话:一群老头老太在老人院里,偷跑出来,看大海。

  这个创意让他很激动,如果留意过张杨的创作历程,就会发现他经常使用两个元素:父子关系与公路片。

  《爱情麻辣烫》里就有一段几位老人打麻将的故事;之后的《洗澡》,离家多年的大儿子(濮存昕(微博)饰演)与父亲(朱旭(微博)饰演)之间从陌生到和解;《向日葵》更是以张杨自己的经历为蓝本。记者多年之前采访过张杨的父亲张华勋,他是北影厂的导演,拍摄过《神秘的大佛》。那一代人教育子女的方式大同小异,棍棒为主,说教为辅,加之张杨小时又是比较调皮的孩子,父亲打起他来会忍不住下狠手。

  父子俩印象最深刻的都是张杨14岁那年,张华勋追得儿子满院乱窜,已经懂得反抗的张杨任凭父亲怎么叫喊,都不肯站住。院里很多熟人、同事,纷纷规劝张华勋。张杨讨价还价说:你不打我,我才回家。在众人的围观下,张华勋承诺再也不打他了。果然,父亲说到做到,从此之后再没动过张杨一指头。这件事给张华勋极大的震撼,多年之后,张杨刻意表现出对往事的满不在乎,但从他的作品轨迹里,又不能不体察到他内心的波动。

  张杨认为,体罚并不是导致他与父母沟通不畅的原因,更多的是由此产生的距离感、惧怕感。当父亲老弱之后,他很想与张杨探讨一下工作、生活等诸方面的事宜,张杨对此表现出不耐烦和逃避。有时他回家吃饭,一顿饭没吃完就吵了起来,起身离去,这是常态。后来张华勋通过写信和儿子交流,他常常写几页纸,放在张杨的家里,有了手机之后,发一二百字的短信,信的内容经常是道歉,对过去教育方式的反省。

  已经习惯了冷漠和别扭的张杨并不太能接受这样温情脉脉的方式,他特别不愿意展开这种话题,父亲的脾气在他看来并没有变温和,只是人年纪大了之后气场弱掉了。“沟通障碍,它是一个普遍性的东西。不光是看到我,包括周围很多同龄人,这一代人,是一个普遍性的东西。这一代人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很多是这样的。换句话说这也是一个很薄弱的关系,最亲的人反而可能是伤害最深的。”

  借由这部电影,他们父子的关系有所缓和。张杨的父母先是看到了张杨扔在沙发上的剧本,看后自然很激动,总想提一些意见,在张杨眼里,他爸爸那套早就过时了,但他还是为父亲安排了一个角色。戏里请的全是老演员,多是张华勋的旧相识,刘江、田华、黄素影……电影中做了老年演员的预算,为他们在草原的戏份准备了两部房车,用来休息、上厕所,配备了助理、救护车,事先考察过每个人的身体状况,能胜任的才能加盟。老演员们纷纷表示:这是他们待遇最好的一部电影。

  在愉快的拍摄过程中,父子俩的交流前所未有地充分,张华勋在发布会上开心地说,张杨比以前孝顺了。其实在《飞越老人院》的许还山这条父子线上,就是张杨父子关系的再现,父与子都不是铁石心肠的人,就是中国式的威严与隔阂,最终血浓于水,终要言和。

  本来主角考虑的是朱旭和葛存壮这两位“80后”,朱旭感到自己不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葛存壮倒是很想过把男主角的瘾,也是因为身体原因,他挑选了一个配角,准备了好几个月。他把白发弄得炸了毛,取出假牙,一张脸缩成一小团,张杨看到他的扮相都震住了。开机前一周,葛存壮住院了。两位男主角花落“70后”,70多岁的许还山和吴天明起码身体素质过硬,并且能开大客车,那辆破车相当难把控。这些老演员里也只有他们俩有驾照,许还山是68岁才考的驾照。

  喜欢开车的张杨也喜欢公路片,《落叶归根》就是公路片的一种形态。《飞越老人院》的后半场发生在公路上,从禁锢的、死气沉沉的老人院骤然开阔到一望无际的草原,最终驶向大海,其中的象征意义已经像作文中结尾的升华一般昭然若揭。最煽情的段落在吴天明扮演的老周眺望着帆影点点的海面,死在了老伙计的怀里。

  电影中没有交待这些无依无靠的老人的经济来源,他们逃出老人院后的费用问题,张杨面对疑问是这么解释的:“这不是写实主义的电影,不是真正在写这些老人院问题的电影。我觉得更多的是在写飞越的概念,是这些老人对自我、对生命超越的概念,是更多地在写面对死亡,面对生老病死的时候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过这种老年生活。电影里实际上就是两方面,一方面写家庭关系,老人们每个家庭里会遇到的问题,会遇到人与人情感沟通的问题,一方面就是写老年人真正需要什么,到老年了是不是吃饱喝足住好了就完事儿了,还是说他们也需要自由的空间,需要梦想,需要释放自己。”

  电影中的玩游戏冲淡了老人院的阴森压抑。“老人院给我们感觉更多的是字幕开头那两分钟的状态,压抑、郁闷、毫无生气、死气沉沉的状态。实际上真实的老人院里可能也就是这个状态。以前我一直说这是一个青春励志片,其实这个青春的概念是这帮人越到老,越像小孩儿。”本来他担心老演员表演夸张,后来发现根本没这问题,他们很认真地写人物小传,讨论角色,正因为离开银幕多年而更珍惜机会。他找的这批演员又是比较积极爱闹腾的,身体也相对健康,其中最年长的92岁的黄素影称得上精神矍铄。

  当然电影也没有完全回避老年人的困窘,比如老葛第一天住进老人院里就尿床了,他半夜偷偷洗床单时边洗边哭;牛犇演的神经质老头常年被两根带子绑在床上,只能瞎叫唤,与他相比,那些生活能自理的老年人简直像生活在天堂。

  一贯的浪漫主义和美好结局含有张杨性格中的乐天因素,他没有“老无所依”的恐慌,已经规划好晚年去哪些地方旅行,或者到一座小城市开客栈,过不同的生活。

  另一方面拍惯商业片的他很了解审查的界线,《飞越老人院》一刀未剪。“当你的批判毫无力量的时候,这个批判是脆弱的。对我来说我更愿意走到探讨人性的道路上去,这本身也是我自己选的道路,我避开政治,更多就是聊人本身的东西。比单纯、简单地说去讨论政治,我觉得是更高一层的意义吧。”

  投资人一定会担心老年人题材票房遇冷,张杨很有信心,尤其是有《桃姐》的先例在前。“实际上每年现实题材的电影真的特别少,所谓城市啊爱情的电影,是裹着现实的外衣,都是写风花雪月的故事,其实都不是跟今天的时代、社会问题能直接对接的。”

  他不奢望观众会对老年人题材感兴趣,但他判断观众会对现实感兴趣。

  作者:孟静

  (实习记者林磊对本文亦有贡献)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