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重返内地被批卖国 万里亲批可以内销(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4日 09:53 新京报

  由此,我们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商业改变世界”这句话中蕴含的真正的内涵与意义。

  所以,我以为,对于刚刚经历了中国三十年沧桑巨变的人们而言,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成功故事应该能够打动他们,因为它的企业成长历程与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一道脉动,在成就企业亮丽风景线的同时,也折射出了一个国家发展与进步的风景线。

  □傅子恒(上海第一财经研究院行业研究主管)

  民间记忆

  第一次喝可乐

  在人的一生中,有些事情,即使像微风一样不经意地从身边吹过,也会在记忆里留下抹不去的痕迹。就像我第一次喝可乐———可口可乐。

  1985年的夏天,我去采访一位放弃铁饭碗自己创业的青年A.在那个年代,这种行为属于第一批吃螃蟹的,是冒极大风险的。

  我们坐在院子里的小桌子旁边聊天。A向我叙说他的理想和创业,当然,还有体制对他的刁难。说完一个段落,他转身进屋,拿来一瓶饮料,倒给我半杯,他自己也倒了半杯。我看也没看,端起来就喝了一口。一口下肚,忽然感到味道不一样,甜甜的,酸酸的,怪怪的,好像止咳糖浆。我又喝了一口,感觉更加强烈,似乎有一种吸引力。

  这是什么汽水?当时,还没有“饮料”这一说法。我用眼睛扫了一下,Coca Cola几个英文字母跳入眼帘,我把瓶子转动一下,哦,可口可乐。

  不一会,我就把半杯可口可乐喝光了,A没为我再倒。我的目光时不时地从瓶子上扫过。

  这是饥渴久了的人对美味的贪婪,但更多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感觉。那天下午,我一直沉浸在一种兴奋中,既为A的故事,也为那奇妙的可乐。从此我记住了,这东西叫可口可乐。

  一年以后,可口可乐风靡全国。

  20多年前,可口可乐在某些中国人的眼里,绝不是一瓶简单的汽水,而是美国腐朽文化的象征,喝了可口可乐,就意味着接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那是意识形态不能允许的。

  但是,可口可乐深受年轻人的欢迎,它不但激发了年轻消费者的激情触点,带给他们最热门的潮流和文化,同时还有全新的价值观念,以及由新观念产生的对旧体制的反叛。就像我的采访对象A,当年用十分少见而又前卫的可口可乐招待我,正是他的反叛精神和对新世界的憧憬使然。他是站在时代潮头的弄潮儿。

  文/云路樵歌

  那时流行散装酒

  流行时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流行指数:★★★

  拎着酒瓶带上两三毛钱,踢踏着拖鞋到街口小店去打上一斤白酒,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常见的画面。

  散装白酒通常都是小贩们自家用粮食酿造或是用食用酒精勾兑而成,除了小店有销售外,还有专门的小贩挑着酒壶酒罐沿街售卖。这种酒一般口味不好但价钱便宜,成为许多嗜酒者的最爱。

  散装酒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甚至有不法者用工业酒精勾兑,导致饮用者中毒。

  一日三十年——12月13日

  ●北京奥组委成立

  2001年将于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成立,标志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筹办工作正式启动。北京市市长刘淇担任组委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袁伟民任执行主席。

  ●火车登陆海南岛

  2002年“粤海铁一号”火车渡轮运载的两列钢轨列车经过44分钟的跨海航行,于10时5分安全驶上海口南港码头,这标志海南与内地不通火车的历史即将结束。粤海铁路是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