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重返内地被批卖国 万里亲批可以内销(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4日 09:53 新京报

  这笔买卖引来了一片质疑声。

  有老同志发问,“中国的汽水就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吗?不能满足外国人的需要吗?非要喝可口可乐?

  简直是卖国主义。“要求中粮对此做出解释,高层态度和社会言论也随后出现了质疑和抵制的声音。

  为了平息质疑,中粮公司专门写了报告,阐述了5点理由:一、可口可乐是饮料,有名气是因为销售成功。美国人到世界各地都喝这种东西,改革开放之后,外国人来得多了,成为一种必备饮料,我们应该满足这种需要。二、可口可乐配方用了中国的桂油,有中国的成分在里面。三、我们尚未掌握饮料罐装瓶装技术,引进这套设施,有助于技术进步。四、我们每年花30万美元买浓缩汁,但是我们的利润要比30万美元多出两到三倍。五、我们仅限在北京设厂,不在其他地方设厂。

  北京设厂也是有控制的,国家在政策上规定,可口可乐生产量不超过我国饮料总产量的5%,建厂前办理了审批手续。

  五条从中国利益出发的理由,让质疑的言论逐渐平息,但佟志广没想到,又一场风波紧随其后。

  中央领导批示同意可乐内销

  北京的瓶装线投产后,一开始出厂的可口可乐仅仅供应一些大饭店,收取外汇。

  1982年初,征得外经贸部同意,中粮公司将供应饭店之后的剩余产品,由北京糖业烟酒公司再投放市场内销。

  时任中粮总公司糖酒杂品处副处长的孙绍金回忆,当时可口可乐内销4元一瓶,大饭店里要20元一瓶,对中国普通消费者来说太贵了。

  为了尽快打开中国消费者市场,可口可乐总公司决定搞促销。中方有人提醒说,中国还不适应促销的方式,但美方没有采纳这个意见。

  1982年冬天的一个周末,可口可乐公司在北京各大商场促销可口可乐,买一瓶可乐,送一个气球或一双带包装的筷子。有学者称,这是中国当代市场第一次卖场促销活动。

  在那个物资紧缺的时代,促销的方式吸引了不少人。

  然而热闹的场面没有维持多久,孙绍金说,随后有媒体用内参的形式以“可口未必可乐”为题发表文章,认为国家缺少外汇,引进可口可乐浪费国家大量外汇资源。

  佟志广和孙绍金都清楚地记得,这件事甚至惊动了中央领导。

  中央领导在这份内参上批示:只准卖给外国人,不准卖给中国人一瓶。其他中央领导也都圈阅了。外经贸部根据批示,只好通知北京停止内销。一夜之间,所有可口可乐都从商店的柜台里撤下来了。

  美方不理解,一次简单的促销活动竟引起轩然大波,卖个汽水还惊动了政治局。

  当时,可口可乐从丰台五里店的生产厂往城里运,运输车上贴着可口可乐的广告,被警察拦下,不让进城。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