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重返内地被批卖国 万里亲批可以内销(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4日 09:53 新京报

  然而,这次马丁的申请仍然未被批准。

  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个别外国企业先后在中国建厂,欧洲企业要来中国办厂经商的越来越多,可口可乐也加速了与中国的实质性接触,按照当时的规定,外国食品进入中国必须通过中粮。

  最初,可口可乐香港分公司打算向中粮公司提供两万箱可口可乐作为样品,但被中粮拒绝了。

  “这么多我们卖给谁呀?”佟志广说,可口可乐又希望送2000箱,但中粮依然不肯接受。

  最终,佟志广与领导“商量很久”之后,他电话通知对方:“先来20箱尝尝吧。”

  可乐到后,中粮的员工喝不惯,总感觉瓶子里装的是中药。但佟志广知道,可口可乐的生产包装技术远远领先国内饮料企业,“我还没听说过喝可乐把人喝坏的。”

  由于当时通用、IBM、福特已经在中国建厂,政策上也不再对外国企业完全抵制,中粮决定,和可口可乐正式谈一次。

  “中国元素”平息“卖国”论

  在可口可乐与中粮公司在北京西苑宾馆展开谈判的同时,佟志广了解到,北京的一些大饭店出于招待外国游客的需要,还是希望有可口可乐的。当时中国生产的汽水,外国游客的确喝不惯。

  经过数轮谈判,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

  1978年12月13日,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在北京饭店签订了合作协议,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内地。

  协议规定,美方采用补偿贸易方式或其他支付方法,向中国主要城市和游览区提供可口可乐制罐及装罐、装瓶设备,在中国开设专厂灌装并销售。在可口可乐装瓶厂建立起来之前,从1979年起,美方用寄售方式由中粮总公司安排销售。

  新中国成立前,可口可乐在上海曾有过生产线。因此,可口可乐最初希望将生产线安排在上海。

  但是,当中粮与上海有关部门联系时,却受到上海强烈抵制。上海有些单位和个人在报刊上公开发表文章,指责中粮引进可口可乐是“卖国主义”、“洋奴哲学”、“引进美国生活方式”、“打击民族工业”。

  无奈之下,可口可乐将进入中国内地迈出的第一步放在了北京。

  佟志广回忆,当初中粮公司只希望小规模引进“试水”,甚至只想在北京设小规模的装瓶厂,于是把厂址选在了丰台五里店中粮北京分公司的一个烤鸭厂里,烤鸭厂腾出一间厂房放置可口可乐瓶装线,1981年4月,这条生产线正式投产。

  佟志广说,这条由可口可乐赠送的瓶装线,每分钟可以装300瓶,中方每年要花30万美元购买可口可乐的浓缩汁。“美方本来预计投资60万美元,结果建厂就花了他们100万美元。”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