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尚文首页 | 尚品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浪尚文

最不“和谐”的美国影评人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18日 10:10 外滩画报 微博

  哪怕再众口一词,总还有那么一成左右的相反意见。通常,它们都淹没在主流观点之中,但这次《大西洋月刊》决定来个大起底,看看哪位影评人最频繁地给出破格评论。

荣登不和谐榜榜首的凯尔·史密斯荣登不和谐榜榜首的凯尔·史密斯

  你可以认为他是故意特立独行耍个性,或是相信他确有独到想法而不愿人云亦云——总是有那么几位影评人,他们的观点与大多数人的意见相左,其影评的受关注度甚至超过了影片本身,成为一道另类的风景。

  《外滩画报》的忠实读者可能还记得,去年的“焦点”栏目中曾介绍过《纽约邮报》的黑人影评人阿蒙德·怀德(Armond White)其人其事。老爱跟主流意见唱反调的他在圈内圈外树敌无数,然而根据《大西洋月刊》的最新统计报告,他的怪异在美国的影评界还不算顶级,全美最不“和谐”的影评人另有所属。

  因为影评聚合网站的存在,此类量化统计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困难。在“烂番茄”(Rotten Tomatoes)上,我们可以找到全美所有主流影评人的个人页面,记载着他们长期以来的打分记录。正面的影评,在这里用一个鲜红的番茄作为标记,表示“新鲜”;反之则以一个绿色被砸烂的番茄作为标记,表示“腐烂”。一部影片,如果正面评论超过60%以上,它总体上就是“新鲜”的;相反,若一部作品正面评价低于60%,就会被标示为“腐烂”。

  一年到头,“烂番茄”会做个总结,哪30部影片获得了影评人的一致首肯。一般来说,这些电影的好评率会超过90%,即有超过九成的影评人对其做出好评。同样,他们也会列出年度遭到恶评的30部作品,一般至少有八成影评人会对其口诛笔伐。不难发现,这60部作品就是影评人意见最为统一的风向标;具体分析或许不同,但好恶臧否的大方向是一致的。然而,哪怕再众口一词,总还有那么一成左右的相反意见。通常,它们都淹没在主流观点之中,但这次《大西洋月刊》决定来个大起底,看看哪位最为频繁给出破格评论。经过对过去三年中180部最“新鲜”和最“腐烂”影片的梳理,最终发现全美最“不和谐”的影评人乃是《纽约邮报》的凯尔·史密斯(Kyle Smith)。

  凯尔·史密斯1966年生于马萨诸塞州,耶鲁大学毕业后,随即从军,并经历了海湾战争。30岁进入《人物》杂志,负责书评和乐评版块;2005年,他跳槽加入《纽约邮报》,成为由资深影评人娄·鲁梅尼克(Lou Lumenick)领衔的影评版块的二号人物。短短6年,凭借其独特的观点、泼辣的文风,史密斯迅速成为美国影评界引人注目的新秀之一。媒体专职之外,史密斯还是位小说家,已经发表了两部颇受好评的作品;尤其是2004年发表的处女作《Love Monkey》被誉为男性版《欲望都市》或《BJ单身日记》,两年后还被搬上了电视荧屏。

  在过去三年中,最受好评的90部影片里,他表示反对意见的竟然达到13部之多;而最多差评的90部影片里,他也对其中9部表示了好感。影评原本就是见仁见智,确实会有人对好作品过于严苛,当然也有人对烂片心慈手软;但没人会像凯尔·史密斯这样,在这两方面齐头并进、兼而有之。好评度达到93%的《雨果》(Hugo),他给出了差评;好评度达到91%的《斗士》(The Fighter),他给出了差评;好评度仅有14%的《贝丝·库珀我爱你》(I Love You,Beth Cooper),有一张支持票来自于他;好评度仅有13%的麦当娜导演新作《倾国之恋》(W.E。),他也竖起了大拇指。对于获得12项奥斯卡提名、最终夺得最佳男女配角奖的《斗士》,凯尔·史密斯的炮火格外猛烈:“自以为能追得上《愤怒的公牛》,比得过《洛基》,这样的拳击片真是叫人可怜。”从过分简单的片名到贝尔(Christian Bale)与梅丽莎·里奥(Melissa Leo)的演出,全都成为他眼中的缺点。“梅丽莎·里奥和贝尔的表演用力过猛,让人难以忍受…… 他们的每场戏都演得疯疯癫癫、咬牙切齿,这种力度即使放在邦妮与克莱德这类人物身上,都肯定会被导演叫停,但正因为在这里,他们演的是两个蓝领阶层,于是好莱坞对于这种夸张表演视而不见了。”“贝尔跑步的样子很滑稽——就像是‘神探飞机头’混搭上了‘阿甘’。对了,他还为这片子减了体重,变得像是个生了癌的稻草人一样。那绝对是要给他奥斯卡了,因为在奥斯卡看来,成功的体重控制等同于艺术大师。”

  《大西洋月刊》的文章刊出后,凯尔·史密斯迅速做出回应:“从别的影评人的角度来看,或许他们会觉得我的观点有点烦人,老是和他们的观点背道而驰。但他们已经占领了压倒性的主流意见,又何必因为我这种少数派的观点而庸人自扰呢?”相比“最不和谐的影评人”,他说或许用“最反其道而行之的影评人”来称呼他更合适。“但即使如此,这个称号仍然带有刻意为之、故意与多数人相左的意思,而事实上,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主流。我管我自己写文章,不会先去看看别人怎么评论,又怎么可能是故意要唱反调呢?!”

  为了不浪费这次数据统计的努力,《大西洋月刊》还列出另两位最具有代表性的影评人。最宽容大度的影评人是《娱乐周刊》的欧文·格莱伯曼(Owen Gleiberman)。在不和谐指数榜上,格莱伯曼仅次于凯尔·史密斯,屈居第二。主要原因在于,在90部获得最多差评的电影中,有多达12部入了他的法眼,包括《变形金刚2》。对于好评度仅8%的《新年前夜》(New Year’s Eve)、好评度14%的《动物园看守》(Zookeeper)和好评度10%的《长大成人》(Grown Ups),他也都给出了正面评价。此外,最难取悦的影评人是《纽约客》的安东尼·雷恩(Anthony Lane)。熟悉《纽约客》的读者对于雷恩的独特见解绝对不会陌生。过去三年中,这位剑桥文科生对于《亡命驾驶》(Dri ve)、《星际迷航》(St arTrek)以及热门纪录片《从礼品店出门》(Exit Through theGift Shop)都给出了与主流意见相左的评价。

  (【新浪尚文-文化艺术】栏目欢迎相关机构合作邀请,详询010-82244530。)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