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尚文首页 | 尚品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浪尚文

2011林天苗新作展:《一样》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9日 01:48 TimeOut北京·消费导刊 微博

  一样——2011林天苗新作展

林天苗作品中强迫症式的美感现在看来其是表达上的必须,当然也是她的习惯。林天苗作品中强迫症式的美感现在看来其是表达上的必须,当然也是她的习惯。

  绕指缠柔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当代女艺术家之一,林天苗其实是半路出家。上世纪80年代去了纽约,林天苗平时以设计花布为生,闲暇时间便如饥似渴地在画廊里了解另外一个 世界,同时也见证了西方艺术家们在那里是如何生存的。真正让林天苗过渡到艺术家身份的,还是在她和丈夫王功新回到北京之后,开始改造他们在胡同里的居所的时候。过惯了在纽约每天工作12小时的生活,回到九十年代的北京,林天苗还是想要一种生活和工作并存一体的状态,于是她把自己的居所改造计划上升为了一个 真正的艺术项目即“开放的工作室”, 在这里引入了两个崭新的概念—第一个是把观众请进艺术家的工作室,还有就是他们还向北京的艺术注入了一种新的艺术类型,这是一种充满力量、大尺度并讲究特定地点的—装置艺术。林天苗和王功新夫妇将他们自己的工作室作为一个展览场地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艺术家可以巧妙地处理作品周围的具体环境,使周遭的环境能 更好地突出作品的内涵和外延,这一点在当时的中国任何公众的展览地点都是不可能的。而就在此时,林天苗也开始了她标志性的棉线创作——缠绕和编织。

  1997年林天苗的个展《 缠了,再剪开》中,她的这一关乎女性和劳动量,以及所谓的女性主义在当代艺术中的再探讨,在一种完全视觉化的美感享受中展开来。林天苗用洁白的丝线以缠绕 的方式包裹了各种日常生活的器物,布展方式也充满了仪式感, 日常生活、妇女的手工劳作使得艺术作品富有某种力量,而且远比录像中剪刀剪开棉线的象征性语言强烈得多。在这次个展中,林天苗已经脱离了依靠性器官,或是那些太过直白的性别符号,来阐述自己的女性艺术家身份的过程,事实上,当她的新的创作语言符号形成之后,林天苗已经从艺术中的性别识别强迫中解放了出来,取而代之的,则是完全回归视觉主体,让视觉反映艺术家的劳动方式和劳动量,让其中的完美呈现——大大小小被仔细缠绕出的棉线球,以及美轮美奂的手工绣花,来以一种极其女性的方式,自觉或不自觉表达着她自己,对于生活,以及自身和一个群体脆弱身份的纠结,但是因为那被她创造出来的太过完美的形式,在这将近二 十年中,也变成了一种一贯和本能的劳作诱惑。

  之后的《焦距》、《不零》、《妈的》等个展,身体、丝绸、线团、丝线、缠绕、编织以及让人惊讶的手工 劳动量,所有这些艺术家曾经使用过的符号和语言被完整而完美结合在作品之中。有些视觉体验是我们在面对这些作品时无法回避的。上百万个用白色丝线缠成的线团密密麻麻“生长”在身体的各个部位,线团所带来的生理—心理反应以及它们所暗示的工作量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对应性。和以前林天苗所有作品最大的不同,这些作品 所带来的体验和反应并不只是针对某些特定的性别、地域和知识背景的人有效。它们似乎是对于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感觉方式产生着刺激和震颤。这种刺激和震颤似 乎是感觉和体验的极限,也是语言的尽头。而这种极限性是通过将手工劳动量的发挥到“极致”而达到的。

  知道不知道

  就像记录片导演奇斯洛夫斯基的话:“‘知道’ 不是我的工作,‘不知道’才是”,林天苗每一次的华丽出场其实在骨子里都是她和她自己的日常对话,她不在乎观众的反馈,因为那是她自己的生活。新展中,林天苗大胆尝试对已具有相当社会认可度的平面作品进行立体化处理:几百件被各色棉线缠绕或被金箔包贴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动物和人类骨骼、金属工具以及木 头也将经过包裹、分割、悬吊、重组等包装。主打作品《N年的一样》用彩色的丝线织绘出一幅别样的“爆炸风景”,配以金箔包裹的各种骨骼零件组成的夸张外 框, 让人不禁联想起,福岛核电站爆裂或2012世界末日预言来临后的可能未来。

  12月17日至2012年2月26日

标签: 春节 文化 艺术
分享到: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