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尚文首页 | 尚品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浪尚文

舌尖盛宴下的镜像解读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1日 10:15 精品购物指南 微博

舌尖盛宴下的镜像解读 舌尖盛宴下的镜像解读
舌尖盛宴下的镜像解读 舌尖盛宴下的镜像解读
舌尖盛宴下的镜像解读 舌尖盛宴下的镜像解读

  撰文、编辑/ 张晨

 

  《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完已有一段时间,然而,由其引发的话题和“衍生品”却是刚下“舌尖”,又上“心头”。且不说“舌尖”一词成为全民熟识且无处不见的热门词,也不说淘宝网等网站上相关特产、食品的销售火爆,就连那幅“舌尖海报”——“腊肉水山”也引发了不小的热议。据说现在原画作《岭云带雨》市场价起码两三千万,且有不断上升之势;曾在第二集面食专题为南派面食争得一席之地的老牌传统面馆,也在纪录片热播后,店主突遇加租逾一倍,不得不结束营业……与此同时,还有被开发的“探寻美食”商业旅游、第二季舌尖正准备投拍等等消息。

  中国的纪录片市场有如此佳片,自然是件好事,其背后引发的一系列“结果”更是我们始料未及。在追捧、探讨《舌尖上的中国》同时,中国纪录片这个话题,或许更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毕竟,除了央视纪录片频道一头热外,国内纪录片市场基本还处于冷门状态,盈利模式的探索仍需要走过漫长的探索之路。

  我们日用的饮食

  偶然在《舌尖上的中国》重播的时候看了一段,就再也放不下。它好在哪里?它的好处是,抛弃了我们美食领域日益膨胀的奢侈无度、奇技淫巧,专注讲述“我们日用的饮食”——那些基本的、不可缺的。

  到国外旅行,或者看国外的美食电影,每每会下意识地为我们的美食骄傲。电影《香料共和国》里的外公说,希腊语里,“美食家”一词藏在“天文学家”一词里,“辣椒,代表热情与火爆,像太阳不可缺少;金星是美丽的女人,像肉桂甜蜜中带点苦涩;地球承载着生命,就像盐,而食物和生命都要加盐,才会更有滋味。”尽管他们用宇宙景象来比拟美食,但他们在饮食上的用心用力程度,与我们相比,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所以,《舌尖上的中国》风行之时,也是调侃别国饮食如何单调的微博段子最盛之时,尤其几位近邻,全都躺着中枪。

  是啊,清苦简单的生活未必滋生美德,适当的享受反而催化我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丹麦电影《芭比特的盛宴》讲的就是这回事,从巴黎归隐的著名女厨师,为了让村民从灰暗的生活中略微抬起点头来,用中彩的钱,招待全村人享受了一场盛宴。尽管,盛宴过后,所有人必须回到自己的生活中,承受空幻之感,但心头的尘埃从此就剥落了一点,生活中从此多了一点念想。

  只是,过犹不及。这十年时间,每临饭桌,贾元春的慨叹不由涌上心头:“如今竟是太奢靡过费了。”东方卫视的新闻,连续几期讲述当下渔业的艰难局面,近海捕捞越来越困难,捕捞船越走越远,渔业资源濒临枯竭……我想起的却是常常在饭局过后遭遇的“剩况”,那些注定要倾倒进泔水桶的,是多少次远行,多少次捕捞?不剩可以吗?一定要剩,否则招待者认为自己没有尽心。

  舌尖上的禅意

  与吃的花样百出、挖空心思、挥霍无度同时出现的,却是吃的质量日益下降。这情形,有点像匈牙利电影《人体雕像》,电影中有三代人,第一代人在毫无尊严和毫无希望的生活中压抑自己的欲望;第二代人在虚幻的盛世景象中进行培欲,开始虚胖起来,尊严、欲望,全都迅速膨胀,膨胀到成为泡沫,膨胀到泡沫破裂;最终,枯瘦的第三代,在回忆中把父辈和自己都做成了人体雕像。

  《舌尖上的中国》就在这种奢靡背景上,试图返回那个简单而深重的中国,整个摄制组,二三十位工作人员,用13个月时间,走遍中国60多个地方。它聚焦的是基本的饮食,深究的是饮食的基本、植物的生长、米面的香、炮制过程的缓慢有爱、制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根深叶茂。它不像常见的饮食节目,剔除“食”的一切来历、一切背景,毫无顾忌地将“食”物化,将“食”的过程机械化。《舌尖上的中国》恨不能讲述所有食物的来龙去脉,恨不能描绘植物生长所经历的所有谷雨清风,让食物像人一样有了身世来历、性格情绪,以及文化属性。陈晓卿说:“正如纪录片文案中写的那样,‘当今的中国,每座城市外表都很接近。唯有饮食习惯,成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标签。’城市变得极为相似,唯一的不同就是楼宇森林之间烹饪的食物和空气中食物的香气。”

  面食那一集,伴随着陕北老农近乎无争生活的,是窑洞窗前的阳光里,一声慵懒的猫叫;豆类那一集,米豆腐作坊的姐妹,在镜头前相拥而笑。它甚至将植物生长时的风声鸟声,食物制作时的滋滋油声、淡淡雾气,以及油皮微微的褶皱和波纹,都悉心收集,那些食物因此是活的、立体的,是入口时得怀有不舍的,下肚时带点虔敬的。

  “吃了五谷想六谷。”五谷,是生活之必需,六谷,是余情余孽,是奢望,是虚幻的、不切实际的一切。《舌尖上的中国》却意在说明,“五谷”中就已蕴含“六谷”,舌尖上也有禅意,它接通了耕种、收获和烧火、烹饪,强调了饮食中的土地意识和脚踏实地。它有点像日剧《深夜食堂》,饮食是简单的,讲究的是附在上面的一颗深心。

  想着,念着,却未必奉行,我们拴在高速运转的时代之轮上,惦记着生活最朴素的质地,却照旧身不由己向着奢靡狂奔。《舌尖上的中国》真正的主角,是渐远的故乡、渐浓的乡愁,以及正在渐忘的旧式生活。

  纪录片的期待

  它在赢得赞美的同时,也受到质疑,有纪录片制作者认为,它更接近“专题片”,而不是“纪录片”,它修饰过度,是较为标准的央视审美传统下的产物。还有知名网友写微博,质疑《舌尖上的中国》出现的时机,认为它骤然出现在人们大力责问食品的当下,有转移视线的嫌疑。但一个如此篇幅和容量的专题/纪录片,历时13个月才制作完成,肯定不是为了堵住微博网友的嘴而匆忙上马的急就章。人们对《舌尖上的中国》的热爱,意外,而又毫不意外,在各种奢求中挣扎着,终有厌倦的时刻,需要知道最基本的人伦日用,还在别处普遍发生着。《舌尖上的中国》因此同时赢得口水和泪水。

  现在是这样一个时代,拍摄成本的下降,让全民成为潜在的纪录片拍摄者成为可能。前不久,发生在广州的湖北工人托举阳台坠落女童的事件中,新闻报道所使用的现场画面,几乎全部来自路人和消防官兵用手机拍摄的素材,而在未来,这种现象将越来越普遍。人人都是记录者,纪录片拍摄者何为?过于简单的记录,对阴暗现象的喜好,对边缘人的消费,不会再是纪录片的全部方向。

  也正是因为全民都有可能成为纪录片拍摄者,而社会生活领域又有那么多值得聚焦的人和事,非虚构的力量已经大于虚构的力量,纪录片也将获得更广泛的关注。《舌尖上的中国》引发的狂热症,说明了人们对好的纪录片有多么渴望,以至于人们要求它拥有好的纪录片的全部特点,满足人们对纪录片的所有期待,所以才有这么多苛责。而在未来,更多的纪录片、更多的表达方式、更多的视角、更复杂的拍摄者身份,将使纪录片成为生活里的寻常事,人们将不会在一部纪录片里,要求全部。

  TIPS“舌尖”语录

  “中国人热爱美食,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厨师分级别,食材不分,每天吃着山珍海味并不意味着这种生活方式很高贵。大味必淡,往往在最边远闭塞的厨房里,你能尝到最好的人间味道……人如其食,食物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纪录片里那些生动鲜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后,反映的是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的亲身经历。”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

  “我既不想表现光明,也不想表现阴暗,做黄馍馍的老人、采松茸的丹珍卓玛算是光明面吗?这就是人家的生活。我们的片子就想展现普通人。输出正能量,这是我要做的事。”

  ——《舌尖上的中国》执行总编导任长箴

  纸上“舌尖”

  

 

  《舌尖上的中国》

  编者: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6月

  定价:50.00元

  本书不仅完整再现整部纪录片信息,以新颖精美的编排方式让读者耳目一新,而且详尽记录全片美食攻略的美食地图,让寻找“舌尖”的美味之旅成为可能。此外,每个章节后,还提供了30余种传统经典食材的全解析,以及精心挑选的数十篇名家说美食的随笔散文。从《舌尖上的中国》一书,我们可以看到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记忆的味道。它最复杂,也最简单。

  纪录片魅力的新开掘

  一直以来,给人感觉“人淡如菊”的中国纪录片仿佛与荧屏的“热闹”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无疑让低调的纪录片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在西方,对于纪录片的关注程度,丝毫不比热播剧或大银幕逊色,观众喜欢看,制作方也肯投钱,进入了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状态。那么,反观中国的纪录片,又该如何走出一条自己的产业化之路呢?

  纪录片是内容和形式结合的产物

 

  张赞波

  代表作品:《天降》《恋曲》《六月》等

  70年代人,独立电影工作者,导演,编剧,2005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毕业,以独立影评人身份在多家媒体开设电影专栏,在各类电影刊物发表数十万字电影评论和研究文字。后从事独立纪录片拍摄工作。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