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尚品首页 | 尚文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浪尚品

杉本博司的黑白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3日 03:40 中国新闻周刊 微博

  无论无言的《海景》系列或是实验性的《闪电原野》,杉本博司始终和彩色无缘。他相信黑白。

《福克斯,密西根》《福克斯,密西根》

  “彩色是化学颜色,是虚伪的。那是牛顿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了七种颜色。我们看到的五颜六色,和事物本身的颜色其实有差别的。”

  摄影艺术家杉本博司对彩色毫无信任。他用黑白创造了一个意念中的永恒世界

  本刊特约撰稿/ 丁个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纪录片《原始的记忆》中有一组镜头:杉本博司在纽约的工作室,短袖T恤,单腿抵凳,微笑着一下一下锯木头。画外音解说:几乎所有创作环节,他都有个原则,尽可能自己动手。现实中,他的追随者焦虑地问:化学底片消失后,我们怎么办?他答:自己做。想想最早的胶片发明者,他们也是白手起家。

  5月中旬,杉本博司中国首个个展在佩斯北京画廊开幕。除了为人熟知的《透视画馆》《海景》《剧院》系列以及《蜡像》和《概念形式》系列,还有最新的实验性作品《闪电原野》。

  他的作品如今稳居亚洲当代摄影拍卖纪录,在《泰晤士报》公布的20世纪200位最伟大艺术家排行榜上,他是日本4位上榜艺术家中唯一在世的摄影家。他对摄影有浓厚的情结,曾放言“即便摄影史结束了,我也会做世界上最后一位摄影师”。

  易燃品

  展览开幕前一天,一封迟来的邮件里写着警示语:杉本博司是易燃品。邮件中是他的摄影文集《直到长出青苔》的封面。邮箱系统提醒:您附件中的文件属于邮件中的易燃易爆品,请压缩后再尝试发送。经查,对方大悟:封面照片上,杉本博司新作《闪电原野》的视觉爆炸效果惊动了网络安全。

  次日,佩斯北京展览空间内,一系列“易燃品”悬挂在《海景》《剧场》《博物馆》的旁边,安静地释放着视觉冲击力。那些看上去仿佛爆炸效果的血管、毛鳞片,让半个展厅像极了一次科学实验成果展。

  “《闪电原野》就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杉本博司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2008年,杉本博司受电力摄影之父William Fox Talbot启发,开始探寻摄影新的可能。“没有相机和镜头也可以摄影。” 从1970年就拿起相机,信仰镜头纪录的世界的杉本博司,这次颠覆了自己。他前后花了三年时间,安于暗房里的电流试验。终日戴着墨镜,胶皮手套,将40万伏的电流直接导入未曝光的胶片,一次次伺机等待胶片受电击感光爆出惊人的电光石火。“观察在摄影干板底片上释放电力的效果,是我的一个愿望。重要的是,它并非因为影像很美才美,而是闪电现象本身是美的,感知到美的那一瞬,其中又潜在了什么诱人的魔性。”他说。

  在这个数码化、虚拟化的时代,杉本博司对卤化银摄影怀有深沉情结,被称为“世界上最后一位摄影师”,难道也终于弃掉镜头了吗?杉本博司笑答,“这只是不同阶段,我用相机看世界的不同方式。”

  展览前夜,在中央美院举办讲座上,有人针对他“看世界”的方式抛去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造物主站在你面前,不太高兴地说,“杉本君,我创造的世界是彩色的,你为什么把它全部变成黑白的?” 杉本博司想了想说:“上帝创造的世界太复杂了,我就是想把它简化一下。”

  无论无言的《海景》系列或是实验性的《闪电原野》,杉本博司始终和彩色无缘。他相信黑白。“彩色是化学颜色,是虚伪的。那是牛顿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了七种颜色。我们看到的五颜六色,和事物本身的颜色其实有差别的。”他觉得歌德的观点很妙:我们看到某物体是蓝色的,其实是因为我们内心对它的感觉是蓝色的。“我呢,似乎是受过了特殊训练,能够在看到事物的一瞬间,就自动把其转换为黑白图像。”他有些神秘地说。

  “我是被耽误了千年光阴才出生”

  中央美院的交流讲座中,杉本博司有半小时发言时间。他几乎没讲一件自己的摄影作品,而是播放了一个自制的幻灯片,一件一件分享他多年收藏的古董宝贝:1.54亿年历史的鸟化石、掉在德国小村子里的陨石、阿波罗号宇航员在月球上吃剩的食物、旧石器时代的砍树和凿木工具、1400年前的埃及死者之书、公元前2000多年的苏美尔文明的楔形文字、南宋牧溪的《潇湘八景》、伦勃朗的画作、法国18世纪的解剖图……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藏品,一方面巧妙解释了杉本博司用镜头瞄准世界的不同角度,一方面泄露了他的古董藏家身份。

  有人曾问杉本博司,古董是什么?他答,是创作者应乞求赐教之师。又问,他的作品和这个时代的关系,他叹:我是被耽误了千年光阴才出生。

  2001年,身在纽约拍照近30年的杉本博司获得了有摄影界诺贝尔之称的哈斯勃兰德摄影奖。评语写道,“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尊重的摄影家之一,他的重要摄影题材都是对艺术、历史、科学与宗教的诠释。他将东方哲学思想与西方文化主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他说,这一奖项离不开他多年在古董那里所受之熏陶。

  杉本博司1948年出生于东京,1970年赴美求学,在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学习摄影。四年后移居纽约,正式拿起相机面对生猛的世界。用他的话说,“要以被艺术界轻视为二等媒材的摄影,在当代艺术中扬眉吐气”。他先后获得古根海姆基金会等重要机构颁发的奖学金并借此顺利开始“剧场”“海景”系列的拍摄。

  杉本博司开始和妻子往返于日本和纽约,采购古艺术品,在自己的画廊出售。一时间,来自东方的民间审美和他们那间叫“MINGEI”的小画廊获得了大量西方受众的关注。彼时,杉本博司从日本淘来的物品包括:奇怪的食荞麦面用小碗、印章盘、久留米织物、受到河水冲涤的光滑佛像……

  多年之后,功成名就的杉本博司站在北京个展现场,身旁是代表作《海景》,他听话地背对画面,面向摄影师,留下了一幅“不看大海”的合影。镜头中,他站姿规矩,面容平静,就像他作品中的海岸线一样深邃。

  拍完照,杉本博司转身面向这些海景说:“我在海边常想象自己是个古人,比如南宋的马远。想象他眼里的南宋的海。也因为看着海,我才更加觉得自己是活着的。”最早在拍摄海景系列后,杉本博司见识到马远的作品,非常惊讶一位南宋的画家也这样细致研究过海景,此后便结下更深的怀古情结。

  2001年后,杉本博司的摄影作品屡次打破拍卖纪录。如今,他随意背对的一幅“海景”,都已经卖到近20万美金。而这些钱都被杉本博司做了一件事:收藏古艺术。“我至今最想买的,仍是一幅马远的水墨画。可惜,它实在太贵了,而且在博物馆里,也买不到。”

  杉本博司说,希望能像日本《平家物语》中那句话——看必须看的。他希望能在死去时,想看的好东西都已经看过。

  “我拍摄的都是死去的东西”

  在艺术界,有两位日本摄影大师名声最盛。一位是连花朵都能拍出情色意味的荒木经惟,另一位是连肉欲都能拍得冰冷彻骨的杉本博司。

  有人评论,“如果说荒木经惟是个色情摄影家,那么杉本博司就是哲学摄影家。”虽然对于摄影艺术家来说,任何修饰语都显多余,可这两位生于同时代的日本摄影大师,极易让观者不自觉地去对比。看完杉本北京的个展,艺术家徐累点评了一句:“荒木经惟与杉本博司,一妖一道。”

  巧的是,就在北京另一家画廊,“一妖”荒木经惟的影展正在举行,不过没那么妖,是他的《花儿》系列;而在东京,“一道”杉本博司的另一个摄影展也在举行,不过也没那么“道”,展览名为《从裸身到着装》。

  “为什么世间只有人类穿衣服呢?就像世间只有人类才有时间概念。”杉本博司在1994年拍下“非洲草原上直步行走的类人猿情侣”“四万年前的尼安特人”等照片时,就在反复思考这个问题。而这次,他想通过《从裸身到着装》阐述对生命、色情与时间的哲学表达。

  “人类通过穿上衣服把自己的性器隐藏起来,其实是更利于发情。平时隐藏起而不时暴露一下,这种做法十分有效。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也是说,两个人偷吃了禁果,懂得了羞耻,才用树叶遮挡身体。就像远古只有人类知道收藏火种,冬天时也能取暖,人类能控制自己的体温,也能控制情欲。”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说起老友荒木经惟,杉本博司笑着说,“我们风格很不同,比如我们都要表达色情时,他拍摄的是活生生的年轻女孩,我拍摄的都是死去的东西。”

  有东西死去,才会让人体验到时间的残酷和傲慢。时间这个人类创造出的概念也一直纠缠着杉本博司。“时间就是时间,就看你怎么定义。不同的文明和文化对时间的理解也不同。数学家就是以数学来认识时间,考古学家就是以古代人的视角来看时间,摄影就像一架时间机器,因为它是记录时间的。我也是通过摄影来回答一个问题,时间到底对人意味着什么。”杉本博司微笑着说。

  对他而言,所有作品都在指向于此,“自然博物馆系列”是过去的时间,“剧院系列”是片断的时间,“蜡像系列”是静止的时间,“闪电原野”是转瞬即逝的时间,“海景系列”是永恒的时间。而摄影,正意味着:将时间化石化、凝结然后保存起来。★

  (张泓瑶 董芮对本文亦有贡献)

  (【新浪尚文-文化艺术】栏目欢迎相关机构合作邀请,详询010-82244530。)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