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最难忘却的老北京吃食(三)

2013年01月17日 07:22  精品网
青酱肉青酱肉

青酱肉

  青酱肉来自“猪肉杠”——过去老北京管卖猪肉的铺子叫“猪肉杠”。“猪肉杠”以东四一带的“猪市大街”最为有名,其中位于现在朝内菜市场把口的普云楼把青酱肉做得最好。普云楼是前店后厂,也就是带炉铺的猪肉杠,类似于天福号。卖不完的猪肉就直接放到黄酱缸里腌制,腌制的时间很长,一般都是寒冬时节开始腌,直到转年出了数伏才将肉捞出来洗净再煮制,方成美味。由于是用黄酱腌制,过程中有发酵的作用,黄豆的氨基酸进到肉里,而猪肉本身的蛋白质也同时降解,于是猪肉便有了鲜味,吃起来肥而不腻、润而不柴、酱香浓郁。所以这所谓的青酱肉,“青”就是什么都没有,“酱”就是黄酱,食材和做法都不复杂,只是这经典的美食最需要的就是静心等待。

  1952年以来,由于时断时续的生猪供应困扰着酱制品行业,青酱肉也因此停产,所以至今也就失传了。

苏造肉苏造肉

苏造肉

  苏造肉是卤煮火烧的前身,对于它名字的来历,有说是江苏人做的,也有说是江南的一位姓苏的师傅做的。据能查到的宫廷档案的记载,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苏师傅做的肉口味比较特别,而这特别之处则是来自太医院。他跟太医院的一位太医交情甚好,于是太医便给他开了一副药方,这药方是根据不同季节来做调整,用这药方烧出来的肉不但没有药味,而且肥而不腻、润而不柴,色泽也特别漂亮,关键还独具一股芳香。由于制作的师傅姓苏,于是便有了“苏造肉”这个名字。

  时间到了民国初年,溥仪离开故宫后,宫里的佣差也就随之被“裁员”,出来后的这些人为了营生,于是在西华门门口开始卖苏造肉,后来由于得到了西华门“升平署”梨园艺人的认可,便即名声大振,苏造肉也即由此流传到了民间。

打面仓打面仓

打面仓

  这也是北京小吃里“官承民俗”的一个代表。打面仓属于官府小吃,但它其实是从民间老百姓做的豆面糕和驴打滚那里学来的。老百姓做的豆面糕和驴打滚都是黏面的,裹上豆沙、红糖馅,上锅一蒸,再裹上豆面,挺好吃的。那么到了官府里,也就提升了一个档次,用熟芝麻代替黄豆面,用煎炸取代驴打滚的蒸制,总体来说口味也就要更香、更好吃。之所以叫“打面仓”,是因为这是官府里过年的时候吃的,除了属于年糕,有年年高的意思之外,更有“仓也满,粮也多”的这层吉祥寓意,表年年有余。

羊霜肠羊霜肠

羊霜肠

  羊霜肠在北京俗话里叫羊霜霜。卖羊霜肠的小贩在叫卖时,都呼:“羊肚开锅!”为什么都在下午和晚上卖呢?因为清早杀羊后才能买得到羊血,回家做完后也差不多下午了,再推着车去叫卖。制作羊霜肠,是将羊血灌进肠子里,再将其码进大铁锅,浇开水焐熟。卖时,先从热腾腾的锅里提出羊霜肠,放在案板上剁成小段,这时你就会发现羊血已经凝固在肠子里,呈灰白色,如霜包血肠,这也就是它名字的由来。切成小段的羊霜肠搁在碗里,用羊汤涮几遍,再盛满羊汤,之后?勺芝麻酱、红辣椒油,再抓把香菜放里头,然后就可以将热腾腾的一大碗递到客人手里了。又红又绿的佐料的映衬下,羊霜肠的鲜味儿扑鼻,异常美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 新浪尚品(微博)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