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银行业高管薪酬体系分析(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8日 09:54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内地银行高管薪酬平均年增长率58%

  总体而言,中国内地银行资产、收益以及高管薪酬等特征与亚洲国有银行平均水平较为类似,略高于亚洲国有银行平均水平。但在银行盈利性和高管薪酬水平上,则低于亚洲私有银行水平。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内地金融业逐步开放,通过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改革银行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银行业绩普遍提升,与此同时,银行高管薪酬水平也快速与国际接轨,出现较大幅度上涨。2004年至2007年,14家内地样本银行ROE平均年增长率为14.59%,同期银行高管薪酬平均年增长率达到58%。

  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内地的金融业(包含银行、证券、保险)已成为高管薪酬最高的行业。特别是2007年,金融行业高管人员薪酬达到其他行业高管人员薪酬的2倍以上。

  此外,随着中国内地银行业改革的深化,银行的股权结构呈现更加分散化、多元化的趋势,不同银行间的薪酬水平差距也在逐渐增大。

  我们发现,不同的股权结构和控股权特征对于银行高管薪酬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此次分析的14家内地样本银行中,外资和民营企业持股比例较高的银行高管薪酬水平相对较高,且差距较大。其次是地方政府,或其他国有企业控股的银行,而由中央政府绝对控股的银行高管薪酬普遍较低且差距不大。另外,相对于股权结构较为集中的银行,股权结构较为分散的银行高管人员薪酬较高。(表4)

  需要补充的是,在14家内地银行中有5家实施了股权激励,其中以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和南京银行力度最大,2007年底这三家银行全部高管人员人均持股市值分别达到9448万人民币、566万人民币和253万人民币。如果计入所持股票价值,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和南京银行的高管人均薪酬将达到1312万美元、106万美元和47.66万美元,分别上升至第二位、第三位和第七位。

  三点启示:

  银行高管薪酬的“亚洲特色”

  通过对30多位亚洲银行业资深从业人员的深度访谈和数据分析,我们从国际化视角对于金融风暴下的银行业高管人员的薪酬激励问题重新进行了审视,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启示一:我们发现“国有银行高管薪酬水平大大低于私有银行高管薪酬水平”这一现象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特色,而是亚洲各国都普遍存在!

  这些亚洲的国有银行无论是从盈利水平,抗风险能力,还是整体竞争力与私有银行相比并不逊色,甚至在此次亚洲银行竞争力排名前十位的银行中,有六家都是国有银行。那么,为什么国有银行与私有银行在高管薪酬方面却又有如此大的差距呢?如果这样的差距不合理,那么,这个现象为什么会在亚洲国家广泛而长期的存在却并未引起国有银行高管人才的大幅流失和频繁流动?

  对此,一般有以下几种解释:其一,大部分国有银行具有国家赋予的某种垄断权力,因此,国有银行的良好业绩并不像私有银行那样,较多的依赖经理人的个人能力,而是垄断资源使然。

  其二,国有银行的高管人员大都由国家行政任命,并非是参与市场竞争而选拔出来的。如: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董事长均由中央组织部任命;印度,所有国有银行的高管人员由国家财政部任命。因此,相对于薪酬这种经济性激励,国有银行高管人员更重视其在国家行政体系中的发展,这种具有行政色彩的隐性激励某种程度上也弥补了经济性激励的不足。

  其三,大部分国有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和运行效率较私有银行更低,因此在缺乏内部有效监督、透明度较低、国有银行董事会控制力较弱的情况下,国有银行高管人员更有机会利用权力进行寻租、获得隐性收入,以弥补其较低的薪酬所得。

  虽然,这些说法能够部分的说明这个现象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但都缺乏实证的检验。随着亚洲银行业的不断改革,国有银行无论是从股权结构(大部分国有银行已经上市)还是公司治理都与私有银行越来越趋于一致。仅由于国有股东与私有股东的利益目标和行为特征的不同便对银行高管薪酬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个问题的内部机理在哪里,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