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的狙击与反狙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 12:21 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语:在瞬息万变的电子商务世界里,轰动一时的模式会像选秀歌手一样昙花一现。如今,盟友的直销冲动、垂直搜索带来的行业肉搏、代理业务的增长瓶颈,正在考验携程的商业模式,这家快公司有了成长的烦恼。

  携程端起“步枪”,开始狙击那些分食市场份额的新竞争对手。

  过去的8年,这家公司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和训练有素的呼叫中心,率先实践服务工业化,进而被奉为新型服务经济的“明星快公司”。

  不过,在瞬息万变的电子商务世界里,轰动一时的模式会像选秀歌手一样昙花一现。如今,盟友的直销冲动、垂直搜索带来的行业肉搏、代理业务的增长瓶颈,正在考验携程的商业模式,这家快公司有了成长的烦恼。

  对范敏来说,过去的一年也许是携程上市后过得最为漫长的一年。他感叹的话语尤在耳边,“过去两年市场发展速度更快,更顺畅,2008年艰难险阻更多一些。”

  2008年11月21日,范敏手持酒杯,在安永企业家的颁奖晚宴上斛筹交错,脸上总带有谦恭的微笑。但此时的他心里并不轻松。当天下午,主持人称范敏原本要参加颁奖会,但临时要去“处理事务”而缺席。而再往前数的11月4日,携程和“去哪儿”的官司,也在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前者以“侵权”为由起诉去哪儿——这两年才新近崛起的旅游搜索垂直网站。

  如果说,包括年初的雪灾,汶川的地震等的“艰难险阻”,让范敏意识到了携程的“难”,而像和去哪儿的官司,也许让范敏也嗅到了“险”的气味。因为和“去哪儿”的官司,是把携程的担忧彻底放在了阳光下。

  要知道,携程的商业模式是,一边发展庞大的会员卡客户群体,另一边向酒店和航空公司获取更低的折扣,交易完成后赚取佣金。而越来越多的酒店和航空公司,压抑不住“直销”的冲动。昔日的盟友如今各怀心思。

  去哪儿网站的旅游垂直搜索模式,则是让用户通过搜索可直接去到航空公司和酒店的网站。因此,去哪儿和携程产生矛盾的原因并不复杂:去哪儿的模式分流了携程的用户,对携程赖以生存的模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但携程起诉的理由在哪?由于去哪儿抓取了携程网上的用户点评信息,携程则要求去哪儿网站删除所抓取的相关资料,并赔偿诉讼相关支出1000元。但从技术的层面,业内人士称携程本可以直接屏蔽去哪儿的搜索引擎,犯不着大张旗鼓地对峙公堂。但是看往后的报道,“去哪儿”单日机票的出票量已经超过携程在线的机票量。也许就可以理解携程的焦虑。

  这家当年以模式简单易懂受到资本欢迎的公司,正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四面埋伏

  携程和“去哪儿”,并不是第一次闹矛盾。

  早在2007年初,双方就爆发过一场被称为“划线门”的纠纷。那时,“去哪儿”在其搜索结果中将携程的价格与其他网站价格比较,并将携程的名称和价格划去,表示“去哪儿”能找到更便宜的价格。结果携程将“去哪儿”上诉至北京市海淀区工商局。

  尽管携程在这一次交锋中轻易地获胜,但人们开始发现,就价格而言,“携程永远不可能做到最低”。

  无独有偶。上线仅一年时间的淘宝机票业务也步步紧逼。数据显示,2008年底,淘宝网在一周内共卖出5万多张机票,单12月25日一天就卖出了9000多张。眼下,全国已有55个城市的100多家机票代理商开通了淘宝店。此外,12月15日,海航的淘宝旗舰店正式开张,这是淘宝上第一家直接开店的航空公司。有消息称,还有七八家国内主要航空公司与淘宝正“紧锣密鼓地谈合作”。

  然而,携程机票业务部总监张伟向记者指出,目前国内的机票价格大多是明折明扣,小型代理感觉机票价格低,首先是因为他们拿一两张的特价票来吸引眼球;此外,也采取散拼团的形式来卖一些限制性条件非常多的低价票。

  携程认为价格便宜的背后,不代表能提供更好的服务。但这些所谓的"潜规则"并不为用户所知。用户在选择购买机票时最关注的还是价格。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