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瑞士馆与城乡互动(组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9日 11:36 三联生活周刊

  城镇之间:两个葛士特的选择

  到达伯尔尼的时候已是傍晚,冬天的瑞士白天很短,这个小小的首都已经笼罩在雾霭和黑暗中了。导游茜比特意让司机在最高的粮仓桥上停留,在圣诞前夕星星点点的灯火中,恍惚是来到了中世纪。“听说了吗?伯尔尼是一座鬼城呢。”在伯尔尼生活了20多年的茜比对我们眨眨眼。

  她带我们来到老城中心的吃小孩者喷泉,这也是“鬼城”最著名的象征物。夜色中,面目狰狞的恶魔一只手将一个柔软无助的小孩子送入口中,另一只手还抓着另一个。这座喷泉在中世纪实际上是座水井,雕像据说是父母在警告小孩子们不要在河中游泳。传说中,当午夜城中漫起薄雾,这些孩子们就会走上来与寒冷的雾气共舞,凌晨1点钟准时消失。

  有历史的城市总会有传说。这座12世纪末以创始者扎灵根公爵打到的第一个猎物“熊”命名的老城,至今仍拥有众多古堡、拱廊和喷泉,是欧洲保存最好的中世纪城市,1983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白天鬼魂散去,石子路铺就的老城中世纪风貌不减。就像那座标志性的钟楼,在过去的600年里,每到整点占星大钟上的金鸡都会引颈长鸣,一群小人应声而出,最后由上面的小人将铜铃敲响。

  是什么使得伯尔尼老城被完好封存了600年呢?首先是带来阿尔卑斯山雪水的阿勒河缓缓勾勒出的U形弧线,把老城圈在内。政府在U形的缺口闭合修建了一条公路,将新老城联通,也把老城保护起来。U形之内只有有轨电车为主的公共交通,不为私车放行。而年轻人更喜欢骑自行车穿行,在位于伯尔尼老城中心的联邦外交部做网站管理的葛士特也是其中一员,从他在新城的家骑过来不过10分钟。

  乘9路电车,我们到葛士特家做客。这是新城中一幢公寓的顶层,天气好的时候,可从天窗远眺以雪景著称的少女峰。女主人去乌拉圭的娘家度假了,所以葛士特的父母特意从相距20公里的索洛图温赶来帮厨,乘火车要45分钟。前一天的12月6日是瑞士传统的“圣尼古拉斯节”,全城迎接圣诞老人,餐桌上瑞士传统的奶酪火锅有浓浓的圣诞气氛——其实是在煤油炉上放上一个火锅,将一种特制的大块奶酪放进去,融化后将面包切成小方块,沾上奶酪食用。

  葛士特一家围坐在餐桌上讨论最近的两大议案,一是联邦政府是否要给瑞士第一大银行UBS出一笔钱,以帮助它缓解金融危机。另一件是联邦7人委员会之一的国防部长要换届。在瑞士的直接民主制下,每一项政治议案的产生都要经过广泛的投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老葛士特不禁抱怨,他们要参与的投票多得投不过来,如他居住的索洛图温,广场改造、学校建新等大事小事都要公决,无形中也使进程放缓。最明显的例子瑞士是否加入欧盟,几次投票都未获通过。这源自瑞士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坚持的中立传统,也因为瑞士人不愿放弃在政治上的参与权。在老葛士特看来,12月12日瑞士加入申根已是经济上向欧洲迈进的一大步,但政治上的结盟还为时尚早,“我宁愿它永远也不被通过”。

  11月底,伯尔尼刚刚进行了一项全民公决,讨论是否免除文化与遗产保护基金会对城市建设的否决权。小葛士特解释说,比如老城要新建一个商场,该基金会可直接行使此项权力来阻止其实施,这让经济界感到头疼,希望能推翻基金会的这一权力。该项提案被否决了。在伯尔尼大多数人看来,这一基金会是伯尔尼老城保存完好的一大因素。

  与大多数瑞士人的“刺猬心态”相比,葛士特一家可算是典型的世界主义者。老葛士特夫妇的3个儿媳妇都不是瑞士人,分别来自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乌拉圭。老夫妇也因此习惯了四处旅行,他们2003年曾去印尼和大儿子住了一段时间,也常到苏黎世的二儿子或伯尔尼的三儿子家。但他们并不想搬到城市里,他们觉得汝拉山脚下1.5万人的小城索洛图温更符合他们的生活理想。老葛士特夫人说,他们年轻的时候就是在当地一个登山俱乐部中相遇的。

  葛士特老先生是典型的节能模范。他15年前买了一辆丰田车,但至今只开了12万公里,平时尽量乘坐火车或公共汽车。他说,瑞士正在发起一项提案,禁止四轮驱动的越野车,只要在10个月内搜集到10万个签名就可获通过了。老先生拿出一张照片给我们看,那是他在索洛图温房子的红外线照片。摄像机是镇政府的,居民花100瑞士法郎可租用一次,作为维修房屋的依据。根据照片所反映出来的光线色彩和强度,可判断房屋各部分的能耗,如一般的老房子9%的能耗从烟囱出去,25%从墙体出去,10%从窗子出去……他在15年前曾进行了一次改造,改造前的散热系数是2.7,改造后减少到1.7。据瑞士建筑节源标准,他们的房子已经达到了Minergie,但因地窖顶棚的隔温性不好,还没有达到更严格的Minergie-P标准。如今他计划再进行一次改造,将散热系数降低到0.7。改造的重点是更换一种新科技窗户,这种目前市场上最节能的窗户要花费5万瑞郎。葛士特先生说,从节能后所获的政府补贴和能耗减少上计算,成本要15到20年才能收回,但重要的是环保意识。

  “据说印尼海啸2/3的能量仍未释放,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引发灾难。这还不足以让我们警醒吗?”葛士特老先生说,“奥巴马的演讲口号是‘Yes,we can’,我倒觉得人类应该多想想什么事是‘No,we can't’。”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