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瑞士馆与城乡互动(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9日 11:36 三联生活周刊


上海世博会瑞士馆效果图
上海世博会瑞士馆效果图

瑞士人根植在阿尔卑斯的崇山峻岭之中,本能地向往乡村生活
瑞士人根植在阿尔卑斯的崇山峻岭之中,本能地向往乡村生活

  导语: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简称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2010年世博会将在中国上海举行,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世博会瑞士馆选择了五大分主题之一的“城乡互动”进行演绎。——游客搭乘缆车从生物树脂包裹的“都市”盘旋上升,到达顶部如阿尔卑斯山区的“乡村”。这正是对瑞士现实的投射:瑞士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大城市,小而发达的城市群穿插在高山之间,从科技与自然的阴阳两极中汲取能量。

  人与山的关系?

  飞机在苏黎世上空开始下降,电子显示屏上的瑞士卫星地图愈加清晰。这情景正如俯瞰世博会瑞士馆所见,轮廓是一个简略版瑞士地图,馆顶模拟了占瑞士全境60%的阿尔卑斯山区景观。

  “我们计算过,世博会的游客在瑞士馆的逗留时间大约10分钟,因此要先有一个中国人熟悉的瑞士形象吸引眼球,阿尔卑斯显然是最好的代表。”瑞士国家形象委员会市场部负责人施莱格在伯尔尼的办公室对我们解释。这一委员会从104个方案中选择了Element展览设计公司和Buchner Bründler建筑师事务所的设计,将于2009年5月开工建设。

  “是直接叫瑞士馆,还是给它取一个类似‘鸟巢’这样的小名?”出自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之手的“鸟巢”无疑是2008年最有影响力的“瑞士设计”,但让施莱格为难的是,瑞士馆的混杂性让它很难用一个具象的名字去概括:“这一建构不寻求简洁的几何形体,它可以被破译为一个机器,一间工厂,一个实验室,一个出自工程师技术和来自科幻王国艺术的混合物,把科学幻想和美学梦想融为一体。”

  包裹这一立体“瑞士地图”的是高25米的网状帷幔。因场馆最后要被拆除,帷幔采用了可降解的生物树脂材料,可在展览结束后被细菌分解消失,释放到大自然中。其上安装有“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这是上世纪90年代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发明,由染料分子通过人工光合作用转移到电子上,沿着外部电路传导吸收光,将光能转变为电能,为建筑提供运行能量。有趣的是,当外面刮风或访客用闪光灯拍照,幕帘上的小灯会随之而闪烁发光,提醒观众身边有可利用的能量。

  世界上最美的顶峰、笔直的山脊和令人眩晕的峭壁——阿尔卑斯山不仅是瑞士馆的表象,它更铸造了瑞士人的性格,形成了独特的城乡关系。游客进入瑞士馆中,会看到IMAX影片《阿尔卑斯》的循环播放,讲述一个真实的人与山的故事:登山家约翰·哈林二世1966年在攀登艾格峰北壁垂直路线时因绳索断裂而遇难,40年后,他的儿子约翰·哈林三世又来到艾格峰下,去面对那座杀害了他父亲的山。影片提醒人们思考:人与山之间该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施莱格说,这将引申至瑞士馆的主题: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包括空气质量、可持续建筑、水质量、交通四部分。

  游客将在馆内进行一场游戏般的缆车旅行,每8分钟一班,每天可载约1.6万人。缆车是瑞士的发明,也是瑞士高山旅游的象征,在瑞士馆中,它象征着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一个完整循环。双螺旋缆车从展览建筑内部盘旋而上,经过展示、影剧院、餐饮、购物等丰富、活跃的“城市”空间,升到布满蒲公英和欧蓍草的“乡村”空间。整个过程暗喻带领游客出离负荷沉重的城市,进入赏心悦目的自然。这也是瑞士馆的设计目标:为未来城市提供一个方向——融合科技与自然。

  选择世博会5个分主题之一的“城乡互动”,对于瑞士来说是自然而然的。瑞士的城市与乡村差异不大,在很多人眼里,它的城市像乡村,乡村像城市。瑞士空间发展署联邦办公室负责人丹尼尔·沃斯特对我们说,10分钟穿越城乡的缆车旅行并非梦想。以首都伯尔尼为例,从任何一点乘坐公共交通到市中心都不会超过10分钟。阿尔卑斯山区人口稀少的北侧到达任一平原城市,不超过1小时。即使是最远的西南部瓦莱州,从那里的小镇到达邻近大城市也不超过2.5小时。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曾评论,瑞士的城市虽已高度城市化,但瑞士人大多对此不以为然,心里仍存在着浓重的乡村情结。

  这一思想根源来自于瑞士的大山。阿尔卑斯山脉占全国面积的60%,中部高原占30%,汝拉山区占10%。瑞士人根植在阿尔卑斯的崇山峻岭之中,本能地排斥大城市,唾弃由之产生的一切弊病。在城市化开始的19世纪末工业革命期间,无可避免地带来自然景观、城乡关系和社会人口的显著变化。切肤之痛让全国性的回归大自然运动兴起,如“一战”前夕提出的“风景-祖国”,两次大战之间掀起的“乡村瑞士”运动,希冀重温13世纪瑞士起源之时的纯洁雄伟的大山留在历史上的辉煌,以及宁静安详的小城镇、牛铃风动的乡间田野留在记忆中的温馨。

  “瑞士的最大城市苏黎世人口也只有37万人,与上海、北京这种千万人口大都市在规模上无法相比。”丹尼尔-沃斯特说,这源于瑞士小城镇网络式的空间分布模式,这一模式形成于瑞士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城市化进程中。伴随工业化的城市化并未形成大工业中心,而是分散在城乡,呈遍地开花状。由于可耕地少,瑞士农民很早就开始寻求生产方式的改变,可以说,是他们主动拥抱了农村的工业变革,这让瑞士避免了臃肿大都市的形成,城市和农村在近两个世纪中共同繁荣。

  丹尼尔-沃斯特说,在瑞士联邦、州、社区三级行政体系下,同属社区一级的城市与乡村并无差别。再加上交通方面的可达性,小城镇网络模式仍在加强。事实上,瑞士空间发展署每12年的航拍照片调查结果显示,集中在小城镇与新兴地区的城市扩张并未受到有效控制,且建成区增长超过了人口增长,因此不是高效的增长模式。丹尼尔-沃斯特介绍,为防止出现苏黎世等大都市进一步吞噬乡村地带,2009年即将出台的新一版空间规划方案将划定更为严格的禁建区域,加强对阿尔卑斯等山区地带的自然景观保护。另外,把土地激活重点放在城市中心的老工业区,将工业搬至郊区或国外,原址改造为银行、保险等高级服务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