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房产救市另类样本:上海徐汇弃吃地产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4日 18:05 南风窗

  徐汇弃吃“地产饭”——救市大潮中的另类样本

  【编者按】

  近期以来,地方政府对于房地产的“救市”引起了激烈争论。在经济寒流影响下,中央政府也终于有节制地表达了许可。政府行为相当程度上受制于财税结构,无论是秉持维持经济发展的现实主义,还是对政府和民众被利益集团绑架的警惕,暂时似乎是各说各话,但现实中已经不乏逐渐努力从吃“地产饭”中走出来的个案。尽管上海徐汇区的探索仍处于“进行时”,对其他地区是否具有可复制性尚有待观察,但至少可以说明:即使客观情势令人不得不经常作出权宜性的选择,但依然不能丢掉变革的智慧和勇气。

  特约记者 王淑娟  本刊记者 傅学里 发自上海

  “保障性住房,这是政府的责任。”1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作客东方网。这位拥有近20年网龄的市委书记向网友们透露,预备在12月公示经济适用房准入政策和操作方法。经济适用房对应的是最广泛的中低收入者,俞说关键是什么是中等收入,期待到时大家讨论出一个准入线。

  第二天,这一消息立即成为上海各大媒体的“要闻”。在上海,没有什么比住房问题更能牵动人心。2003年,上海撤消经济适用房管理中心,旺盛的住房需求和房产投资一路推高商品房价格,人们买不起房终成“上海两个最突出的民生问题之一”。俞正声的表态是一颗定心丸,今后如按每年500万平方米的计划推进,上海房市格局必重写。

  此前,上海已出台救市14条,为冬雨已落的房地产市场撑伞。俞正声说:“房价有起有伏是正常的,大起大落是危险的。”一语道出上海加入“救市大军”的初衷,但这并不妨碍俞正声支持经济适用房制度重返上海。这一制度的回归意味着作为“第二财政”的土地出让金大幅缩水,这种“断奶式”变革,上海准备好了吗?

  在上海区县政府忙于应对的身影中,徐汇区却相对从容。

  调转船头

  去年初夏,《人民日报》驻沪记者励漪写了一篇报道《房地产风光不再徐汇区发展依旧》,不过稿子发回北京,压了几个月都没动静,一直到8月底,她几乎忘了这事,报社突然来电话说稿子发了。在股市不断冲高的刺激下,2007 年房地产市场亦是风风光光,那时还很少有人像励漪一样关注,一地离了房地产的热闹还怎么发展?

  现如今,对包括上海在内的许多地方政府,这已然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破解的问题。

  11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发布信息称,上海新建住房价格指数比去年下跌0.3%,成为继深圳、广州之后第三个新房价格跌破去年同期价格的一线城市,这是上海2005年房价一路飙升以来首次出现同比回落。价格寒流之外,土地资源高度紧缺的上海又将土地倾斜向经济适用房,商品房的量级已不可能保持原有规模,这就意味着“地产经济”模式在政经大气候变化之下已经碰到边界。

  “普陀区有一个街道曾经发展得很好,靠的就是房地产税,而它的现代服务业没有发展,商业设施也不是很好,现在税收就大幅下降。”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胡怡建介绍说。事实上,整个普陀区今年上半年GDP增速只有6.7%,而去年这一数字是18%,位居上海市各区县之首。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