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尚文首页 | 尚品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浪尚文

新浪尚品 > 谈资 > 正文

台湾50年日治遗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1日 08:01 南都周刊

  台湾的民间基金会

  台湾面积不大,却成立了四万个非营利组织(NPO)等民间团体。根据联合劝募基金会在2010年的统计显示,过去一年来有八成民众曾经捐款,其中有近三成民众是在最近二个月内捐款,平均捐款总额为台币三千七百一十六元,投入医疗、文化、社会福利等慈善工作。

  台湾家扶基金会:1938年,由一群美国维吉尼亚州里奇蒙的基督徒成立,旨在帮助在中日战争时无家可归的中国孤儿。2002年,开始认养台湾之外的贫困孩童,目前认养方案已经帮助了22个国家、23万国内外的弱势儿童。

  创世基金会:台湾第一个安置植物人的机构。在台湾十四个县市成立安养中心,专门收住家境清寒的植物人,随后捐款增加,创世又将服务触角延伸至街友(游民)和独居老人,专门服务 “残到底、穷到底、老到底”的弱势族群。

  法鼓山文教基金会:成立于1992年,主要是由台湾佛教“四大山头”之一的圣严法师创办,并于2000年成立法鼓山慈善基金会,对低收入户、老年人、残障等弱势团体提供金钱与物资的救助。

  罕见疾病基金会:透过民间小额捐款在1999年成立罕病基金会,。基金会不仅提供患者以及家属之间互动的桥梁,还建立研究员制度,促进罕病医学与研究水准。

  台湾50年日治遗迹

  文_阮庆岳

  (作者系元智大学艺术与设计系副教授、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台湾馆策展人、作家。)

  看《海角七号》的观众,或许会惊讶地发现一个陌生的台湾,那是日本文化浸淫下的台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给它刻上了无法抹去的印痕。

  如果你到台北,途经博爱特区,你能更真切地感受到日本殖民时期的影子,位于博爱特区的“总统府”、台北宾馆、台湾银行、台北邮局与“司法院”等巴洛克风格的古迹,均为日本殖民政府所兴建。

  由于这片区域属于台湾的政治核心地带,目前是台湾政治新闻频发地区,凯达格兰大道和中正纪念堂都是民众抗议的最爱,在电视画面中,这片区域曝光率极高,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代表着台湾的形象。

  而在这些建筑中最为耀眼的当属“总统府”,它采取的是“向北、向东”的坐向,这就有违中国传统官舍坐北朝南的方位,这座日治时期的台湾总督府通过建筑传达出的是“北望日本”、“迎接旭日”的政治考量。

  渗透和激荡

  因为甲午战争落败,台湾在1895年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一直到了二次大战结束,也就是在50年后的1945年,才终止了这段历程。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对于“现代化”积极努力的追求,使这段时期的台湾城市与建筑发展也留下了鲜明的色彩与印记。

  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时间点是1908年。当年,台湾西部纵贯铁路全线通车,宣告了台湾全面发展的启动,城镇间的距离大幅缩短,各种建筑思潮及式样的流传更加快速,这个阶段一直延续到1920年代的初期。

  其间受过西方建筑专业知识训练的日本技师大量来台,公共建筑的发展达到日治时期的高峰,主要的建筑风格是以仿西洋古典样式为主轴,并将之大量建构在城市的公共建筑上,这除了炫耀与暗示他们联结了西方主导的现代性的进步表征外,还与统治者隐约想表现出来的威权性格相呼应,其中有着某种假借道统的意味。

  台湾建筑史学者李乾朗在他的专著《台湾近代建筑之风格》里,将这时期所模仿的西洋风格,定位为“后期文艺复兴巴洛克样式”,并以出身于东京帝大的近藤十郎与森山松之助二人为代表建筑师。他们的代表作品,依旧存在的有总督官邸(今台北宾馆)、台中州厅(今台中旧市政府)、公卖局、博物馆(今省立博物馆)、台北州厅(今“监察院”)、台南州厅(今台南市政府)。

  这样的西洋古典风格,被以正典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对原本闽南式样的民间建筑也造成了影响。在这段期间里,有许多著名庙宇均大事修建,譬如台北的保安宫、龙山寺、新竹城隍庙、鹿港天后宫与北港朝天宫,它们所显现的繁复华丽的装饰风格,似乎能与台湾同期的仿巴洛克式样有着巧妙的呼应与激荡。

  此外,由这批日本建筑师引入的全新建筑美学,也成功地渗入到台湾各地的城镇与乡村,其中以乡绅地主的大宅邸与商业长条街屋最为明显,譬如大甲的王顺德宅与雾峰的林宅。这种结合外来与本地、西洋古典与闽南式样的建筑新风格,以其独特的风格在台湾四处蔓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与风格。

  其中的雾峰林宅,以“莱园十景”著称,是台湾旧式邸宅的典型代表,与台南吴园、新竹北郭园及板桥林本源园邸并称“台湾四大名园”。在莱园建筑中,最为特别的又数结合了传统建筑与日式洋风建筑式样的“颐圃”。“颐圃”结合传统建筑与日式洋风建筑式样,以白色为基调,搭配日本黑瓦,展现出日式素雅清秀的风格。

  帝国冠帽式建筑出现

  1937年发生的卢沟桥事变,打破了原有的营造计划。日本推行的军国主义与“大东亚共荣圈”的想法,使得日本将台湾以“皇民化”、“工业化”及“南进基地化”重作定位,建筑的风格因此再度与政治的意识形态强力联结。其中的“皇民化”运动,尤其是以全面压制台湾的汉人文化为主,寺庙被大量拆除,传统戏曲与表演(例如歌仔戏与布袋戏)也被禁止,这一段时期算是单一崇拜日本文化的压迫期。

  在这个以军国主义及民族主义作为核心的时代,再次建造与浮现了一批以政治为名的公共建筑,这批建筑大多将一个东方式的屋顶加封在近代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之上,被称为“兴亚与帝国冠帽式建筑”。这一类建筑在台湾并不算多,却能色彩鲜明地与时代背景作辉映,相对可辨识性也极高,而且大都集中在当时作为南进基地的高雄,其中的代表建筑,有高雄市政府与高雄火车站等。

  在这样以公共建筑与西方影响为主的历史叙述外,其实还可以注意的是纯粹的日本和式建筑在台湾的发展。这一类建筑最主要集中在当时日人的宿舍与住宅上(譬如台北温州街一带的巷弄或已改成茶馆的紫藤芦),以及与生活及文化有关的旅馆、寺庙与神社等(譬如台北圆山护国禅寺、中和圆通寺)。

  这些建筑因为没有被权力意识直接影响与控制,因此相对维持着与日本的传统建筑在形式与美学风格上的连接,也能以其独特的姿态进入台湾社会。在日本撤离台湾后,日式的住宅大半被接收改为政府机关的员工宿舍,继续扮演着住宅的角色,并塑就了许多台湾人的共同成长经验。

  暧昧的存在

  在日治时期,台湾曾经建造了大小神社共三十多座,以及几个大城市都独自拥有的武德殿。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低矮的日式文化建筑与民间建筑,逐渐面对被拆除的命运,同时也掀起了社会对于日治建筑与台湾文化及历史的大讨论,也就是说,这些日治时期的建筑,究竟算不算是台湾文化与历史的一部分?

  尤其是国民政府在来台后,曾经对自身文化的正统位置大有担忧,当时面对着与汉族文化割裂已久并长期被日本文化强势影响的台湾社会,国民党在某个程度上确实有着欲将之(日本文化与台湾地域文化)驱除于主流价值以外的意图,譬如1960-1965年发生的查禁歌曲及推行国语运动,大约可视为排斥地域文化以让自身在台湾的统治逐渐正统化的一个例证。

  而与日本文化的关系,更是纠结不明与松紧难料。国府迁台后,先是禁止了日本电影的输入,也禁止日文的配音与字幕,到了1965年才松绑;而1972年后,也再度引发1973年起的禁止日本漫画进口,禁说日文与禁用日语。日本文化基本上是或隐或显地出入在台湾人的时代与社会记忆里。

  对于日治建筑的价值与意义,真正意义上的公开辩论,发生在1985年,当时民众就桃园神社究竟应当拆除还是保留进行论争,引起了全台湾社会的关注,最终达成共识,决定保存这批日治时期历史建筑。但直到1992年,第一批日治时期历史建筑才正式被官方指定为文化遗产,如今,已有不少日治时期的建筑得到法令的正式保护与修护,甚至成为观光景点。

  在台湾近代建筑史里,日治时期的建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因各种主客观因素,长期以某种暧昧的姿态存在。这与台湾统治权不断更易的历史命运有关,文化的主导与控制者经常变动,因而普罗百姓与创作者们必须持续处在一个断裂-新起-衔接的角色上,而伴随他们的是幻化与认同的苦痛。

  午夜·台北·人生

  文图_工头坚

  (作者本名吴建谊,现任职雄狮集团欣传媒。曾经当过台北知名夜店企划经理,天天过着晚六朝五的生活,见识过午夜的人生百态。)

  要说台北的夜生活,得从一些陈年的记忆聊起。

  约莫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当时的我是个二十出头、在广告影片制作公司当美术设计与助理导演的年轻人,正好迎上消费文化高速成长的年代,只觉得每天都过得精彩无比。

  当时的一个台北夜晚往往是这样的:

  下了班,先和同事们到公司附近的海产店吃上一整桌热炒海鲜搭配台湾啤酒,酒足饭饱到东区后巷唱片行挑几张进口CD,顺便看看隔壁泡沫红茶店里争奇斗艳的美眉,遇到认识的朋友就随之前往PUB或DISCO或KTV,听现场演唱、跳舞、唱歌,还能到当时风行一时的包厢式MTV,看一部热门好莱坞电影,或者冷门的欧洲艺术片。

  大半夜出来,边走边讨论剧情,饿了就到通宵营业的餐厅吃个台式清粥小菜,或广式饮茶;直到天色微明,才心甘情愿地回家。这还不是逢年过节或周末才这样,有时一个礼拜都能有两三天彻夜不眠的狂欢。

  夜生活是一种独立的生态,勉强不来的;很少城市能说我要发展夜生活,就有夜生活了;其实多半还是和城市本身的自然或人文条件有关。和我去过的不少大陆城市相比,台北气候相对温暖,城市面积较小,闹区集中,大致上都在捷运(地铁)可抵达的范围,甚至步行都很舒服;走累了,随手召唤出租车也非常方便;这使得台北的夜生活获得了相对多样化发展的空间。

  这么多年来,台北的夜生活代表店家或许也历经潮起潮落,但是形态的多元始终与时俱进;历经了喧嚣的爆炸性成长期,进入了稳定的分众形态,各有各的精彩。

  诚品书店

  我不确定诚品是不是全世界第一家24小时开放的书店,但毫无疑问,它已是台北的文化地标。诚品不仅是看书与吸收新知的好去处,也是一个城市的信息中心。诚品早已不是一家书店,它不仅在全台湾各地都有分店,而且也成为一个综合的品位生活商场,从脑袋到外表,从听觉到味觉,甚至户外的创意市集路边摊,还有室内室外的茶室与咖啡座,都成为台北人重要的社交场所。

  有段时间,我就住在诚品“敦南”店附近,时常在深夜睡前散步过去,翻翻书、看看人;大陆友人曾问我,在台北市是不是很容易遇到明星,事实上,我的确在午夜的诚品见过无数明星。如果你看过《一页台北》,就知道它还是个容易恋爱的场所,无论是否只是一个夜晚、一个眼神的对望与暗恋。

  要开一家全天候不打烊的书店或许不难,难得的是,半夜四点还人山人海,这就是诚品的魅力,也是台北人的生活面貌。

  百元热炒

  我直到近几年带团出国,才深刻体会到台湾人对于海鲜的依赖竟然如此之高,以至于几天不吃海鲜就受不了。在台北,无论是夜市或路旁,都很容易看到“海产店”或“海鲜摊”,近年更强调“百元热炒”,也就是每一盘一百元台币,炒的内容主要是海产,也有炒饭炒面、炒牛肉羊肉等。

  海鲜摊的气氛,往往名副其实,十分“热吵”;是非常庶民的消费场所。往往路旁几张矮桌、几张板凳,啤酒一笼笼地提过来,喊拳拼酒,气氛很快就热烈起来;这可能也是认识台湾民风最快、最直接的方式。第一次去海鲜摊,最好有台湾朋友陪同,倒不是担心安全,而是有人帮着点菜、介绍,会容易进入状况。我自己特别喜爱炸龙珠、盐酥溪虾,还有辣炒桂竹笋等,夏天配啤酒特别对味;到了冬天,热炒换成羊肉炉或姜母鸭,再来瓶金门高粱酒,依然高朋满座。

  一言以蔽之:非常台。

  日式小馆

  前阵子日本地震接连海啸,引发一波“沉没”的恐慌;我苦中作乐、开玩笑地对友人说,要是日本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未来的日本人,可能要到台湾来寻找传统口味。我心中绝对盼望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土地上、世世代代安居乐业;不过,作为日本曾经的殖民统治区,台北的街头,确实也流露出一股浓浓的中日融合风格。

  连锁拉面店就不说了;传统形式的或时尚前卫的“居酒屋”,在台北也开过不少。店家寿命未必长,有时也受到经济景气或流行“食”尚的影响,但是前仆后继,在台北的巷弄街角,还是很容易发现装潢精致的日式食肆,近年我自己比较喜爱的,多是偏中高价位的特色烧肉、创意怀石,以及地道入味的关东煮,再搭配日本空运来台或台湾生产的清酒、吟酿,是一种成熟的消费情调。

  与其到了日本言语不通、点菜不能,来台北感受一下普通话与日语招呼交杂的一点“异国”风情,岂不更惬意?

  漫画王

  许多我这一代(60后)的台湾人都有个共同记忆,就是幼年时期坐在漫画小说出租店,贪婪地翻阅武侠小说,或是翻译甚至重制的日本漫画。随着时代推进,这样的行业事实上并未消失,只是从往昔个人经营的暗沉小书铺,转变成色彩缤纷的连锁租书坊。

  多年前,一种结合了租书店、网咖(吧)、泡沫红茶特性,24小时营业的“漫画休闲馆”诞生了,其中又以“漫画王”最知名;只要花费每小时数十元台币的代价,就可以在台北闹区中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隐藏空间。“漫画王”的隔间有单人、双人式包厢,乃至四人座的开放式沙发,无论是自己一人静静地看书、上网,两人谈心,或者众人打牌消磨时间均可,哪怕只是走累了,躲进“漫画王”休息一会,有众多最新的杂志、小说、漫画可随意翻阅,甚好。

  最近的一次经验,是我参加台北101的跨年晚会,散场时外围各大道路都被封锁,数十万人从市中心疏散,只能步行,连接驳(摆渡)车都上不去。我带着几分醉意与倦意,抬头看到路旁一家“漫画王”,就干脆上去租个包厢,喝杯热茶,看看漫画,打个小盹,等人潮散去,再打车回家;发自内心的温暖和感激哪。

  温泉会馆

  真要比都会化、比购物、比美食,香港可是代表东方的国际城市,相较之下,台北简直乡村得不行。然而,台北有一项特色,别说是香港,环顾世界各国名城,都算是极为稀有的旅游资源,就是温泉。在台北市区与近郊,至少就有北投与乌来,一北一南两大温泉乡,其中北投交通便利,捷运(地铁)可以直接坐到“新北投”,走出车站就可以见到许多招牌与指示;如果车站附近的温泉会馆(或称为“汤屋”)客满,问一下附近的出租车司机,搭一小段路往山区,也很容易找到泡温泉的处所。

  汤屋一般以小时计费,通常泡个一到两小时,也就身心舒畅、通体暖呼了;尤其是冬季到台北,除了“看雨”以外,千万别错过温泉;毕竟,从市中心出发不到一小时就能享受到泡汤乐趣的城市生活,可不是到处都有。

  便利店

  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尽管不是全世界各地都有,但似乎也不是什么太了不起的服务,至少亚洲各大城市均已普及;不过,台湾的便利超商,硬是有些不同。

  尤其是商店数量最多(全台三千多家)、分布范围最广的7-11,早已跳脱了只是贩卖零食、饮料、报刊、烟酒的杂货店角色,而成为全方位的都会生活便利站。不仅贩卖各类熟食、各种咖啡,有些还提供免费无线上网、银行提款机,更神奇的是,还可以透过一台叫做“ibon”的机器,提供影印、扫描、打印服务,以及购买各种展览会票券、高铁票、机票等等。

  和许多城市比较起来,在台北打车还真是方便,在室外几乎随手一招就能拦到TAXI。但你如果担心车辆或司机质量不好,最好透过几家大型的车队叫车,以前得透过手机,现在只要到7-11,使用ibon就能叫车,透过卫星系统搜寻,大约六分钟就会派车来到便利店门口接你。是不是太方便了些?

  ─也许你要问,怎么夜生活都没提到夜店、CLUB?倒不是台北没有,而是太多,多到不知从何谈起;只要到信义区的威秀影城,或者忠孝东路上的统领商圈附近走走,必定可以发现那些五光十色的霓虹,与浓妆艳抹的辣妹。但我是年轻时放浪多了,如今只觉那是生活的日常,似无特别着墨之必要。

  其实,和纽约、上海、东京比起来,台北未必就有更多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可是台北绝对是一个更适合百姓居住的城市,而她的夜生活,也充分反映了这样的面貌。

  百百元热炒

  海产店在台北市内许多地方都有,不一定每一家都“百元”,但是“热炒”是一定有的。可依据当天活动的区域范围,来选择店家。

  阿华海鲜热炒店

  地址:台北市市民大道三段29号(光华数位新天地 附近)

  电话:02-2740-6325(建议先订位)

  八仙碳烤

  地址:台北市大安区新生南路二段28号之1(永康街、大安森林公园 附近)

  电话:02-2321-4619

  小张龟山岛 (辽宁夜市)

  地址:台北市中山区辽宁街73号

  电话:0927-808-693

  漫画王

  王或者其他漫画休闲馆在许多闹区都有,一般包厢费中附有简单饮料,饮食则需另外付费。

  漫画王复兴店

  地址:台北市南京东路3段201号2楼(总店,近捷运棕线:南京东路站)

  电话:02-2546-2000

  台清粥小菜

  北市区的清粥小菜餐厅,主要集中在复兴南路瑞安街口以南一带,比较知名的是“无名子”、“小李子”等。

  无名子清粥小菜

  地址:台北市大安区复兴南路二段130号(捷运棕线:科技大楼站)

  电话:02-2784-6735

  小李子清粥小菜

  地址:台北市大安区复兴南路二段142之1号(捷运棕线:科技大楼站)

  电话:02-2709-2849

  日式风味

  大腕烧肉专门店

  地址:台北市大安区敦化南路一段177巷22号(捷运蓝线:忠孝敦化站 附近)

  电话:02-2711-0179

  佃权关东煮

  地址:台北市大安区延吉街136号(捷运蓝线:国父纪念馆站,路旁小店仅容十人)

  电话:02-8771-8272

  老干杯本店

  地址:台北市大安区光复南路280巷44号(捷运蓝线:国父纪念馆站附近,顶级和牛烧肉)

  电话:02-2751-7388

  夜店

  虽说自己近年较少跑夜店,还是介绍两家,LUXY年轻热力,SPARK101成熟时尚,都是朋友投资开的。或者如本文所述,到信义区的威秀影城,晚上就有许多选择。

  LUXY(捷运蓝线:忠孝敦化站)

  地址:台北市大安区忠孝东路四段201号5F

  电话:02-2772-1000

  SPARK 101(台北101地下楼)

  地址:台北市市府路45号B1

  电话:02-8101-8662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标签: 台湾 民主 日治
发表评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