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文

追问“中储粮大火”:如何给公众一本明白账?

2013年06月10日 09:51  中国新闻周刊 微博

  一场大火将中储粮直接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网友很快就将中储粮直属库的“火烧连营”,与中央巡视组进驻中储粮“联系”起来。说什么因为巡视组进驻,中储粮下属单位意在以大火遮掩亏空,云云。

追问“中储粮大火”:如何给公众一本明白账? 追问“中储粮大火”:如何给公众一本明白账?

  一场不期而遇的大火将中国最大的国家粮食储备公司——中储粮直接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5月31日下午,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直属库发生火灾。官方消息称,高温和大风使火情顺势蔓延,造成连营火灾;过火粮囤和货位共80个,粮食约5万吨。目前,造成粮食损失284万元,加上储粮资材损失23.9万元,火灾直接损失共约307.9万元。

  对于官方公布的火灾原因及损失,外界充满了种种质疑。业界人士认为,中储粮应该在大火过后,及时反思,给公众一本“明白账”。

  追问一:配电箱短路打火引发火灾?

  6月3日,黑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公布了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直属库火灾原因,系配电箱短路打火引发火灾。

  媒体报道称,消防部门通过询问大量现场目击证人以及勘査火灾现场,在排除放火的可能后,首先确定起火部位位于12号堆垛南侧。

  消防专家在起火部位提取了粮食输送机的配电箱,并送公安部沈阳火灾物证鉴定中心进行鉴定。结合鉴定结论,最终查明该起事故是“由于穿过金属配电箱的导线与配电箱箱体摩擦,致使导线绝缘皮破损,短路打火,引燃配电箱附近可燃的苇席和麻袋,进而引发火灾”。

  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承储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中央储备粮的防火、防盗、防洪等安全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媒体报道称,按照中储粮内部消防安全规定,其下直属粮库的消防责任人每季度都应该进行一次全面的防火检查。每个月至少一次对消防重点区域进行检查,对非重点区域进行抽查,抽查率不少于50%。此外,粮库消防部门还应该指派专人每天进行防火巡查,并做相关记录。

  防火标准如此严格,为什么大火还是发生了呢? 难道防火制度形成虚设?

  追问二:大火与巡视组进驻有关系吗?

  5月31日下午,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直属库发生火灾。而在此前的5月27日,中央第一巡视组进驻中储粮总公司开展巡视工作。

  想象力丰富的网友很快就将中储粮直属库的“火烧连营”,与中央巡视组进驻中储粮“联系”起来。说什么因为巡视组进驻,中储粮下属单位意在以大火遮掩亏空,云云。

  对此,中储粮总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否认了二者的联系,称“中储粮着火与中央巡视组进驻毫无关系”。

  然而潮涌的舆论背后,恰恰反映了民众的焦灼与不安。

  追问三:事故损失到底有多少?

  3日下午,大庆市消防部门和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向媒体记者介绍,两部门初步认定此次火灾共造成粮食、储粮资材等损失总计307.9万元。其中粮食损失284万元,其余为储粮资财损失。

  然而对于官方公布的损失数额,外界充满了质疑。火灾发生后,关于事故造成的损失金额有多种说法,流传最广的是数千万至上亿元,更有媒体指“直接损失近亿元”。对此,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一些新闻媒体对火灾损失报道严重失实。”

  不知这个解释,能否打消公众的疑虑?

  追问四:为何“超负荷运转”?

  媒体援引“531”大火救援指挥部副总指挥曹冰寒的介绍称,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直属库核定仓容量为7.6万吨。但是在火灾发生时,这个库的实际存放粮食已经达到15万吨,粮多仓少,很多粮食只能露天存放在用草围成的临时粮囤中。数百个草制的粮囤集中堆放,加上大风干燥的天气,造成了最后的“火烧连城”,78个粮囤过火。

  随后,林甸直属库“超负荷运转”成为媒体广泛质疑的焦点之一。

  就“超负荷运转”的原因,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按照国家启动的临时收储政策和黑龙江省要求,公司及直属企业“对农民余粮应收尽收”。为此,林甸直属库在固定仓容装满的情况下,按照对农民售粮不拒收、不限收的要求,经国家发改委、粮食局、财政部批准采取露天茓囤储粮的方式开展政策性粮收储工作。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