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30日 16:39 《HisLife 他生活》
两代华裔的奋斗
Vivienne Tam孤胆闯纽约,颇有开天辟地的豪气,但其设计道路却注定无法步入主流,美国人不可能每天生活在铺天盖地的波普化毛泽东头像和莫名其妙的“双喜”(double happiness)中。Anna Sui和Vera Wang则在设计上几乎褪去了华裔背景,更像是诸多致力于创造美国风格的设计师中的一员,恰好她们的身体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液。
至于Phillip Lim、Alexander Wang、Derek Lam和Jason Wu的成功,也完全是基于美国风格的,这点在Alexander Wang和Jason Wu身上更为明显。前者在摇滚和运动装的融合上有所突破,在强势女人和女人味中找到了难得的平衡,后者则基于女装经典,也许并不见得多有创新精神,却意欲打造抹平了历史痕迹的经典美国女星形象。Phillip Lim和Derek Lam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华裔聪敏的一面,把设计和商业极好地融合到了一起。Phillip Lim本身是Barneys的销售员出身,同时拥有商业和贸易的学士学位,深谙如何控制成本之道,使他的设计看起来相当完整与高质素,其定价却比同样的产品足足低了30%。这不仅仅是华裔设计师的本事,诸如Thakoon和Doo-Ri等亚裔设计师,也借此谋略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反应。Derek Lam也是将商业和设计高度统一起来的高手,他会在自己的店铺里待上好几个下午,观察顾客对产品、对室内设计的反应,从而针对性地改良自己的设计。为了降低成本,Phillip Lim和Derek Lam从不讳言自己的产品部分产自中国,完全不像欧洲品牌那般遮遮掩掩。
多方因素的合谋
在一片甚嚣尘上的赞美中,也有不少时装界人士对此产生了一些质疑,《纽约时报》的Cathy Horyn便诟病Alexander Wang在T台呈现“旧帽子”,并感叹这是“潮流”消失的标志;对于Jason Wu,她更是没好气地说:“在我的记忆里,一点儿印象也不会留下。”
不得不承认,中国实在是近几年太过红火的题材。艺术领域内的中国热,暴露了西方世界对中国迫不及待的强烈好奇。紧跟着中国当代艺术之后,如今长着一张中国脸的时装设计也红火了起来。法国老牌百货Le Bon Marché要专门为中国设计师设置专区,但实地考察后却发现,中国本土设计师无论从设计上还是生产上都没有做好走出国门的准备。事实证明,经济危机的到来率先把中国当代艺术打回了原形,这些迅速蹿红的华裔设计师是否也存在泡沫呢?
Jason Wu的爆红最具典型意义,他的华裔背景帮了大忙。Michelle Obama需要帮助丈夫共同建立一个新的美国,其中包括了对快速时装和华裔设计师的选择。很明显,Michelle Obama的衣柜后有一个强大的脑库,如果她没有另辟蹊径地选择那些“在野”时装的话,恐怕仅凭一身Chanel和Dior并无助于将她推向如今的fashion icon地位。而她脑库中非常重要的成员之一,便是买过Jason Wu时装的Ikram时装店的老板娘Ikram Goldman。
美国人除了要团结亚裔族群外,恶劣的经济环境也使奢侈成了一件可耻的事。奢侈包含两个层面,其一是昂贵的价格,其二是非常低的利用率。大多数华裔设计师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以二流的价格博得一流的品质,然后主打可以超越时间的实穿牌,很好地装饰了设计上的保守与无所建树。这是美国时装一贯以来的弊病,从Halston以降,几乎没有看到过能真正影响世界的尖端设计。男装界的Thom Browne算是30年来的大例外,面对经济危机却连还手的力气都没有。一件风格前卫的Thom Browne外套卖到40000元人民币的时候,一套貌似普通的3.1 Phillip Lim的男装外套却仅售4000元人民币,在快速时装和设计师时装之间,居然硬生生辟出了新的市场,叫做“亚裔设计师时装”。
很明显,在这一拨儿华裔设计师的成功案例中,真正获得胜利的应该是“华裔时装公司”,而并非是“Design by China”。当然,在时装领域单纯追求“Design by China”的胜利也是个伪命题,市场才是唯一的利器。在如今的国际大环境下,中国设计更应该考虑依靠自身强大的市场潜力,在时装体系和营销制度上进行创新,而并非只是停留在审美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