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业遭网络零售商入侵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4日 11:56 《第一财经周刊》

钻石
钻石

  以一半的价格销售同样品质的钻石,网络零售商会给这一行业带来多大的改变?

  文|CBN记者 张佳 赵慧

  2008年12月19日,星期五。王府井大街上拥挤的人群阻挡不了刘新义和陶茂的热情,这对在北京工作四年的情侣年底就要回老家湖南湘潭结婚,他们打算买一对钻戒。刘新义32岁,他已经辞去了在富士康北京分公司的工作,打算明年带着陶茂去深圳。

  他们做了一番准备,询问了已经结婚的亲朋好友,查阅了网上的相关资料。当然,他们把钱也准备好了,1.5万元的预算是他们在遭遇经济不景气时的考量。

  1.5万元的预算无法让这对情侣购买温斯顿、蒂芙尼这样的高端钻石品牌,而周大福、谢瑞麟、周大生等中端品牌成为他们的首选。但陶茂依然希望买到的东西能够物有所值。他们打算花一天的时间,多看几个钻石品牌。“老一辈人的习惯是说要货比三家,但是我们不懂钻石,第一回买,多看看总不会错。”陶茂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据DTC对中国市场的调研数据显示,中国2007年钻石首饰消费量已经超过250万件。在钻石消费中七成以上为婚戒消费,且很多消费者都是第一次购买钻石,这给了新品牌以机会。

  下午5点,陶茂按照本子上记下的最后一个地址,来到了西单大悦城写字楼9层,一家网络零售商的线下体验店。这对情侣发现1.5万元的预算在商场能够买到的钻戒,在这家店竟然只需要一半的价格。

  这正是新兴的网络钻石零售商给消费者带来的巨大诱惑。虽然品牌积累几乎空白,但是网络零售商及其投资者坚信,依靠巨大的价格差异它们将从传统钻石零售商手中抢走消费者,甚至改变这一行的利益格局。它们仿效的正是国际钻石网络销售的先驱—蓝色尼罗河(Blue nile)。该公司自1999年在美国创建以来,不过5年,其销售总额一举超越了宝格丽、卡地亚和蒂芙尼三大著名品牌的销售总和。

  在中国市场,凯鹏华盈、今日资本和启明创投等风险投资机构已经先后投资了九钻、钻石小鸟和戴维尼等网络钻石零售商。

  当刘新义在40倍的放大镜下看到钻石腰线上刻的数字编号时,他称自己很兴奋。刘新义在放大镜里看到的是钻石上附带的GIA证书编号。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柯捷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钻石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合格钻石都会附有一张证书,用来说明该钻石4C评估数字。国际上目前通用的有GIA、IGI、HRD等证书,主要是做针对裸钻的鉴定。在中国流通的一般为GIA证书,该证书是由美国宝石协会出具的。

  钻石在国内与国际的鉴定标准基本一致,但按照中国相关法律规定,在市场流通的钻石只有经过国家建立或依法授权的检测机构认证之后才能获得法律保障。因此,大部分钻石零售商在把钻石卖给消费者时,都会出具一张由国家检测机构出具的证书。在这些国内外检测机构的网站上输入证书编号,即可查询到该钻石的证书报告,世界上不会有两颗一模一样的钻石,这些证书也就成了识别钻石的唯一身份凭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