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下的画廊契机:挤掉浮躁泡沫思考未来(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2日 00:33 中国新闻网

  近几年,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价格的疯长,与拍卖市场的导向不可分割。艺术批评家朱其认为,“拍卖应该退出当代艺术,只拍卖十年之前的作品。没经过时间检验的作品就进入拍卖行,这本身就有问题。”可是拍卖行不可能自觉退出混乱但有利可图的年轻作品市场,只会在估价时更加谨慎而已。所以对于市场的健康发展,责任仍然落到画廊头上。

  在中国画廊,艺术品销售价格常常只有拍卖价格的一半。而今年的秋拍,很多作品价格跌落50%左右,这导致作为代理画廊根本无法出售这些艺术家的作品。画廊陷入被动。

  在“休克”中调整方向

  由于中国艺术市场的迅速升温,很多业外人士以投机心态进入市场,开设画廊或者成为买家。没有经验的买家大量买入作品以及投机者的囤积,与画廊数量的疯长相互刺激。直到危机降临,市场迅速萧条,这个循环的链条开始断裂。

  “现在很多画廊基本属于休克状态。”艺术批评家朱其评价说。

  当小画廊开始撤离,资金雄厚的大画廊则开始思考未来的应对方式。

  “我觉得那些倒闭的传言可能不仅仅是传言。有人传我们吗?”卢杰哈哈大笑。卢杰的长征空间是一家资深画廊,他所主导策划的“长征计划”是一个庞大的艺术活动。曾有超过200位艺术家参与,蔡国强等人都名列其中。因为多年的长线计划,面对这样的市场萧条,卢杰并不十分担心。“我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他说,“但是并不是说我就没有对应。”

  卢杰“对应”最明显的一步是要缩减空间。本来在798有三个空间,明年要缩减到剩一个。他说,“一个大空间一年的房租五六十至七八十万,我把它放到艺术计划里。别人肯定会说,因为他没钱了,我懒得解释。在我的‘好画廊’的标准里,人和项目是前两位的,房租第三。我把房租这块缩减,放到别的地方。”

  “不得不承认,我们也曾有奢华和浪费,为了一个阶段性目的,我们也卷入了过度生产过度消费。”卢杰现在还有点暗自庆幸,当时没有像别的空间那样做奢华的装修“幸亏没弄,要不又是资金损耗”。

  7月份正式开幕的水木当代艺术空间,在入行不久即遭遇市场萧条。开幕时,水木空间就举办了一个由著名艺术批评家高名潞策划的,回顾当代艺术源头的展览,耗资50多万。至今,画廊除了个别小幅作品,基本没有卖出什么画。

  现在,水木当代艺术空间里正在筹备一个年轻人的联展。“费用大约十几万吧。”画廊总监戢大卫说。 “我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定位,以学术性的展览为主,并且挖掘一些没有模仿痕迹的年轻艺术家。”

  面对寒冬,画廊用各自的方式选择出逃或者应对。一些小画廊在市场火爆的时期投入大量资金争抢艺术家和作品,导致存货在市场低迷时难以出手而选择退出,大型画廊则开始专攻学术性展览回归艺术层面本身,既整理艺术家以及自身思路也可以减少经费投入。

  转向学术与多元?

  “金融危机使得人们也不再囤积作品,而这两部分占了购买市场的90%。有的画廊明年都转入学术性展览撑过一段时间,或者砍掉一些展览,并且不再做广告,能省下一大笔费用。”朱其说,“真正的藏家开始懂艺术,开始思考,不再像以前那样买东西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