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日益庸俗化 学者称其无学术无学者(7)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6日 10:49 南都周刊

  “《百家讲坛》已进入了衰退时期,将成为一段历史。”他说。

  百家讲《百家讲坛》

  如果再找不到有特色的主讲人,栏目前景就不容乐观了。

  —《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

  《百家讲坛》是“三无”产品,“无学术、无学理、无学者”??《百家讲坛》已进入了衰退时期,将成为一段历史。

  —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李浩

  阎崇年虽然饱读史书,却居然是在历数清代宫闱的帝王轶事和花边新闻;易中天号称是在“水煮三国”演绎名著,其精神内核却是展示中国人最应该去批判的官场哲学和阴谋论;至于于丹,她讲的内容根本就和孔子庄子无关,她是以复活经典的名义,传授犬儒主义哲学,对大众进行心理按摩。

  —文化评论者北邙山樵

  百家讲坛如果还是这种讲故事的形式,我肯定再不上了。

  —武汉大学教授赵林

  由于它的大众传播性,会带来人们阅读思考的缺失。

  —社科院研究员周国平

  大家的矛头都指向了通过央视百家讲坛成名的学术名人们,实际上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百家讲坛》。只要百家讲坛存在,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易中天和于丹被制造出来。

  —南京大学博士傅元峰

  “百家讲坛 过分追求娱乐、摒弃思想,这是我早就批评,一直批评的。??倘若这样 演变下去,简直成了评书或学者讲故事,那我们学者就没有人来了。

  上讲坛的可能收益

  录制百家讲坛,主讲人无论名气大小,都是一集1000元,还要扣税30元。

  前年,上海文艺出版社以竞标价500万元,开启了中国图书出版版税最高记录,该社前年总共6000万的码洋,有3000多万是易中天的“贡献”。在之前两年的作家富豪榜上,易中天收入高达800万和680万。

  夺得《于丹〈论语〉心得》版权的中华书局,首印100万册,创下近10年畅销类图书首印的最高纪录。去年,于丹版税收入高达1060万。

  王立群在入主《百家讲坛》之前,他出版的学术著作版税是8%,印到3000册算不错了,但现在出版“读《史记》”系列,首印都是20万册,按10%给版税。

  走红后的易中天、于丹、王立群都是社会活动频繁,其接待级别也水涨船高。王立群最近刚去太原讲了一次课,他透露是“市委副书记亲自主持,市里副处级以上官员悉数参加,1000多人都在下面听我讲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