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对克隆食品感到不放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5日 15:04 新民周刊

  民众:还是感到不放心

  有人呼吁,即便克隆食品真的要上市,也最好贴上标签,以便顾客将它们同普通食品区分开来。美国食品安全中心的安德鲁·金柏利说:“大部分美国人不愿意食用克隆动物的肉制品或奶制品。”让克隆食品上市,就好比“在餐桌上掀起一场卡特里娜风暴”。英国主流媒体更是毫不留情地把克隆动物称作“农场坟墓的怪胎”,把克隆食品视为“怪物食品”。

  去年9月,皮尤食物和生物技术项目组织作了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64%的美国人对克隆食品感到不太放心。FDA也曾召开过一次听证会,当时有三分之一的消费者表示永远不会食用克隆食品。再加上去年美国国内频频发生食品危机事件,致使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缺乏信心,更不用说是接受新型食物了。

  但是FDA的科学家却坚称,克隆动物长到6—18个月以后,基本就和传统养殖的动物没什么区别了。所以,没有必要给克隆食品贴上特殊标签,这样反而会误导消费者,向他们传递一种“区别对待”的暗示信息。

  目前,美国的克隆生产商一直采取“自愿约束”的方式,不让克隆牲畜的产品进入市场。虽然FDA已经放开政策,农业部仍希望克隆食品产业能够推迟产品上市的时间,至少先经过几个月的过渡期再说。

  对此,美国两家最大的克隆公司,Via Gen和Trans Ova Genetics宣布他们会自发地给克隆动物进行登记,将它们同普通的肉类加工制品区别开来。这两家公司已经为美国的饲养者们培育了600多头克隆动物,其中包括优质奶牛和公牛的“复制品”。他们表示接受农业部的延长监管决定,但是强调这只适用于种畜本身,用传统手段培育出来的它们的后代则可以直接上市,不受限制。

  公司:销售将缓步上升

  随着克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一场科技与伦理的博弈也在展开。

  从支持者角度看,克隆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许多农场的“老大难”问题。许多优良品种的牲畜往往在去势、驯化后才被发掘它们的好。现在,有了克隆技术,即使没有种畜的精液,也照样能复制出优秀后代。再比如,农场主可以同时“拷贝”多头优质奶牛,以提高产奶量。而如果依靠传统繁殖,奶牛每年只能生育一次,有一半的概率还是公牛,生产效率就大不如前者了。

  2006年年末,英国一家农场迎来首只克隆牛后代“邓迪·帕拉蒂斯”。它的母亲是由美国一头黑白花大奶牛的耳部细胞克隆而成,父亲则是传统养殖的获奖公牛。自然而然地,邓迪继承了优秀传统——每天能够产出33升牛奶,比传统养殖的奶牛多出30%—40%,这就意味着多产出5万英镑的利润。

  所以,在许多农场主眼中,克隆技术无疑是继人工授精和试管授精技术之后的又一个福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牲畜的繁殖品种。

  早在2003年10月,FDA首次提到克隆动物及其后代可以安全食用,就促使几家克隆企业马上扩大了运作规模。养殖克隆牲畜的农场主和公司预计,这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市场,通过对良种牲畜进行克隆,就可以为消费者们源源不断地供应高品质的食物,比如高级的五花牛肉、美味的瘦型猪肉等,而这种优势是传统养殖手段无可比拟的。克隆公司相信,克隆动物的销售情况在未来几年将会缓步上升。

  至于公众对克隆食品的安全顾虑,Via Gen的总裁马克·沃尔顿显得很自信:“成千上万的数据和研究报告以及美国国家研究院的两次评估结果都是一致的。没有什么可重审的了。”Trans Ova的总裁大卫·法贝则说,公众应该明白,克隆动物只是另一种养殖方式,就好像农场里广泛运用的人工授精技术一样。这只是纯粹的复制,并没有改变动物本身的基因组合。事实上,FDA对转基因食物的控制反而要更加严格,不亚于对药品监管的程度。

  供应商:目前不会接受

  沃尔顿还强调说,由于现在培育克隆动物的成本很高——饲养一头普通食用牛的平均成本是1000美元,而一头克隆奶牛的成本则要达到1万—2万美元——所以主要是将它们作为种畜,被推向市场的应该是它们的后代。而科学家们也已基本达成一致,认为尽管一些克隆动物身上还存在不确定的基因特质,但是它们正常交配所产下的后代是健康的。

  但是,反对者中除了担心食品安全,还有的是考虑到动物权益和宗教伦理问题。

  在一项调查中,近六成的美国人表示克隆食品会让他们觉得反胃,一想到那些动物生来就是残疾、经受痛苦,就觉得不忍心。美国人道协会指责说,畸形或易病的克隆动物都证明这项技术是极其糟糕的,FDA在克隆动物和它们代孕母亲的福利问题上没有予以足够的认识。公共利益科学中心的生物工艺部门主任格雷戈·杰弗则更加直言不讳地说:“即使这项技术是安全的,也不意味着社会就要接受它。”

  消费者的态度无疑是食品供应商作决定的标杆。基于广大美国消费者仍然难以接受克隆食品,食品公司的回应都极为谨慎。几家主要的食品公司,比如泰森食品(Tyson Foods),很快就发表声明说他们不会和克隆畜业签约,至少目前不会。一些大型奶制品生产商如迪安食品(Dean Foods)、史密斯菲尔德(Smithfield Foods)等都不打算引进克隆食品,甚至准备联合起来予以抵制,因为他们觉得公众肯定不愿意食用“多利羊排”,也不会接受咖啡杯里的克隆奶油。像达能、雀巢这样的国际巨头更是高举红牌、连连反对。至于欧洲市场,大多数奶制品生产商也不敢妄动,因为显然消费者还没有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

  接受也好,争议也罢,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以克隆、转基因等技术为代表的生物工艺业将成为今后全球农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