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室马球(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 14:34 东方体育日报

  柳腰骑驴

  上行下效,有了皇帝的表率,马球运动在唐朝自是蔚然成风,而女性也参与其中,与男子一样挥杖竞逐。不过考虑到马匹身形高大,所以唐人便随机应变地改良出了更适合女性特点的击球项目——驴鞠。

  驴,体轻蹄缓,性情温驯,女性骑着它们击球不仅降低了运动危险性,而且还别具一番风情。所以,当时的驴鞠不仅在宫廷内流行,在贵族女眷中也是颇受欢迎。及至唐敬宗时,这位热衷马球的帝王更是正儿八经地诏令宫女们浓妆淡抹,挥杖驰骋,以供观赏娱乐。

  “自教宫娥学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上棚知是官家认,遍遍长赢第一筹。”五代前蜀主王建之妃花蕊夫人的《宫词》中写有这么一句。既然她会自认是宫廷女子球队的教头,那么这位夫人的球技想必是绝不会差的。

  挥杖竞逐,除了要善于骑马,且身体条件出色外,古时对女子马球队员的甄选可还有不少附加条件。马球流行于崇尚风雅的宫廷及贵族之家,虽说诗词歌赋在场上并不会有实际功用,但能否吟诗却是入选的关键。

  驴鞠流传至北宋后有了“小打”之称,用以更方便地区别于骑马击球的“大打”。实际上,驴背上的驰骋虽说安全,但历来就有女性的马球爱好者不安于这种打了折扣的挥杖体验,而其中更有人尝试跃上马背。

  宋徽宗赵佶,虽说这位“百艺之王”的执政生涯只落得昏庸二字,但其对女子马球的推动发展却是卓有成效。从骑乘的马匹到服饰的装点,宫廷女子马球在宋徽宗当政期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方方面面都当得“豪华”二字。他的贵妃崔修仪组建了一支女子马球队,并担任队长。而徽宗还亲自挑选队员,指导训练。那时每到春天,这支女子马球队便会身着统一的华丽男性装束,骑在骏马上于金明池畔挥杖驰骋。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球场已经铺上草皮,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茵场地。不过后来随着宋室的南迁,这股蓬勃的女性马球风潮也就渐渐平息了,等到明朝已是销声匿迹。

  球具

  马球

  在元代之前,马球大都是用质量轻且韧性足的木料制成的,中间挖空,外边涂上颜色,一般呈红色或彩绘,与现代马球的白色迥异,大小则如拳头。而到了元代,这球便被改成了皮缝的软球。一般来说,牛皮是首选,制作者会在皮内填充上一层毛发类的物质。

  球杆

  球杆是现代的说法,古时一般称“球杖”或“鞠杖”。球杖的质地有用木制的,也有用藤制的,外边裹以牛皮,这与现代的球杆还是有所差异的,现在的都是由藤干制成,杆头则是用硬杂木做成锤形。

  幞头

  作用类似于而今的头盔,都是用来保护马球手的头部。做马球幞头,关键是要在里面衬上结实的桐木骨子,既要人戴着舒服,又能起到保护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