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尚品首页 | 尚文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浪尚品

新浪尚品 > 正文

从欧洲帝都到“呼愁”之城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8日 00:21 精品购物指南 微博

从欧洲帝都到“呼愁”之城从欧洲帝都到“呼愁”之城

  从欧洲帝都到“呼愁”之城

  如果仅仅是一位旅游观光客,那么,映入你眼帘的伊斯坦布尔可能是一个摇曳着身姿的风韵女郎。这里既有蜿蜒曲折的古老街衢,又有宽敞笔直的大道及耸立在大道两旁的现代化大厦;在暗夜的苍穹下,清真寺闪闪发光,红屋顶的哥特式建筑和古色古香的伊斯兰屋宇交错其间;现代化的洲际旅馆和古罗马的狄奥多西城墙交相辉映。就连纵横了无数城市的邦德也曾在《The World is not Enough》里说:“我总是希望能在伊斯坦布尔过圣诞节。”

  不过,这一切也许仅仅都是虚幻的表象。在时尚混搭的外表下,还有另一个连接着历史、更加真实的伊斯坦布尔,它就像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所形容的那样:“一直是个废墟之城,充满帝国斜阳的忧伤。”

  如此颓败的情调并非每个游客都能亲身体会,那是一种从内到外温和的苦楚,是浸在城市气质中的一种味道,或者说,是一种基调。这种基调来自于它所经历过的一次次伟大的失败,还有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融合。

  当伊斯坦布尔还拥有君士坦丁堡这个荣耀之称时,作为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都城,这座控欧亚交界、扼黑海咽喉的要塞都城,在西罗马灭亡之后的一千年里,仍高傲地飘扬着罗马帝国的鹰旗,它曾是抵御东方各大帝国西进的前沿堡垒。根据《罗马帝国衰亡史》作者爱德华·吉本的统计,当年的君士坦丁堡城里有2座剧场、4座巴西利卡(公众集会大厅)、8个豪华的公众浴池、153个私人浴池、52道沿街柱廊、5座粮仓、8条高架水渠、4座教堂、14座宫殿和4388座贵族宅邸。就连一心想征服世界的拿破仑也曾在日后感叹:“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那它的首都一定是伊斯坦布尔。”

  可惜,从拜占庭到君士坦丁堡,再到伊斯坦布尔,从罗马人,到基督教徒,再到穆斯林,身着各种服装的军队在这里厮杀,不同颜色的帝王之旗相继在城市上空飘扬,历史的风云变幻使这座千年古城的荣耀消磨殆尽。于是,如今的伊斯坦布尔成了帕慕克笔下的“呼愁”之城。著名网络写手和菜头如此解释这种复杂得难以言表的情绪:它不是忧伤,也不是忧郁,而是一种所有伊斯坦布尔人的共同情绪,昔日的容光早已远去,所以,他们从出生之前就把挫败和贫困作为光荣的历史起点而继承下来,因此,他们选择骄傲而乐观地接受生命中的辛酸和失落。

  正如另一位土耳其的文化名家李凡纳利所言:“如果从城市中心往外走三四十公里,你就会看到另一个伊斯坦布尔,他们大多数是来自安纳托利亚的移民,他们住在非法区域、非法建造的房子里,这些地方与伊斯坦布尔辉煌的宫殿、美丽的自然景观无关,我想给这城市画一幅真实的肖像,它是一个伤痕累累的巨人。”

  也许,快乐的城市都一样,忧伤的城市却各有各的不同。就像卡夫卡的布拉格、普鲁斯特的巴黎、博尔赫斯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甚至是老舍笔下的北京一样,帕慕克用文字讲述的,是游客们“看不见的伊斯坦布尔”,有一份已经融入骨髓的失意、忧伤与惆怅。

  LINK

  触摸真实的伊斯坦布尔的四种途径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帕慕克以回忆的方式书写了一部个人历史,更表达了这座城市的忧伤。对帕慕克而言,伊斯坦布尔一直是一座充满帝国遗迹的城市。这个城市特有的“呼愁”,早已渗入少年帕慕克的身体与灵魂之中。于是,他重访家族秘史,发掘旧地往事的脉络,拼贴出当代伊斯坦布尔的城市生活。跟随他的成长记忆,人们可以目睹他个人失落的美好时光,认识传统和现代并存的城市历史,感受土耳其文明的感伤。2006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正是“在追求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伊斯坦布尔的故事》

《伊斯坦布尔的故事》《伊斯坦布尔的故事》

  加缪说,想要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这座城市里的人怎样活着,怎样相爱,又怎样死去。本片用五位土耳其导演的镜头语言讲述的正是一群生活在伊斯坦布尔城中的人,他们在这座颓败的城中演绎着不同的生活。分别拍摄的五段故事交叉讲述,却不着痕迹,浑然一体。记录了一座混杂的城市,表露着一份忧郁的温情。

  H.E.R.R。这支来自荷兰的军事新古典民谣乐团用优美的键盘、感伤的提琴和沉稳的男低音叙述歌唱,讲述这张专辑的灵感来源: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连绵的战火,不同的征服者,拜占庭帝国,十字军东征,土耳其帝国,往昔的荣耀与飘摇都在歌中展现。

  李凡纳利

李凡纳利李凡纳利

  帕慕克说:“李凡纳利是土耳其的音乐、文化及政治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他曾在1971年的一场政变中被投进军事监狱流亡8年;1984年才回到土耳其;1995年,由于为世界和平做出的突出贡献被任命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亲善大使;2002年至2007年还曾出任土耳其国会议员。这位土耳其著名作家、作曲家的音乐作品曾由伦敦交响乐团收录,小说代表作《伊斯坦布尔的幸福》2002年出版后大热,根据小说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也荣获了有“土耳其奥斯卡”之称的安纳托利亚金橙电影节9项大奖,李凡纳利还亲自担任了该片的编剧与作曲。比起帕慕克在《纯真博物馆》中记述的那个温情的伊斯坦布尔,李凡纳利想要描绘的是整座城市伤痕累累的全貌。

  (文/迟蕾 叶菁 王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 新浪尚品(微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