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无战事 东南海口的休闲之城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2日 02:05 21世纪网 微博
金门,旧名浯洲。因与厦门共扼福建东南海口,有“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称,故名“金门”。历史上的金门,曾是“荒岛”,有说是“全中国单位地区内最多进士、举人,及到南洋经商发达人数最多的地方。”
日据时代,日本人曾在岛上种植鸦片,建筑飞机场。1949年,国军进驻金门,金门变身国军前线,进入“军管时期”,先后经历“古宁头大战”、“大二胆战役”、“九三炮战”、“八二三炮战”等,数十万炮弹落在了金门。特别是1958年“八二三炮战”爆发,金门一夜成名,也自此,金门成为两岸关系演变的重要坐标。
1956年,金门实施战地政务,到1992年终止并解除戒严,这期间,国军在金门开凿了许多“巧夺天工”的军事阵地与设施,同时为金门进行绿化工作。金门交通观光局因此传播金门为“一座充满历史文物与军事阵地的绿色岛屿”。
“闽南文化、战地文化、侨乡文化,是金门文化的三大特色”。导游说。
旅游地图上,金门像一个哑铃,也像一只蝴蝶,与厦门岛相距只有几千米。金门本岛东西长约19公里,南北最宽约15公里,岛中央最窄处仅有3.5公里。本岛总面积不过134平方公里,西偏南方是小金门(烈屿小岛)。
在金门县长李沃士的施政报告里,金门未来的发展是要建设成为国际观光休闲岛、优质养生医疗健康岛、高级免税精品购物岛、两岸高校荟萃大学岛、白酒文化岛,成为两岸双赢的和平岛。
如今的金门,阵地、坑道、“小心地雷”、炮弹钢刀、总兵署、洋楼、“小三通”、高粱酒、一条根、贡糖??“百味杂陈”。
“炮弹钢刀”与“打铁匠”吴增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