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9日 17:42 《时装L’OFFICIELHOMMES》
1969——1979
初醒的时刻
20世纪70年代是新中国时装史上开始出现转折的一个特殊路段。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前,人们的服饰依然遵循着60年代的革命标准和政治意识,只是人们不情愿这种长期地压抑源自于本性的爱美之心,总是时不时地作出一点试探,希望通过一些既有新鲜感又不致招来祸端的服饰上的变化,来满足自己。1960年代,甚至有西方媒体嘲讽穿着不分男女老少的中国人为“蚂蚁”。直到1978年12月18日,中国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国门打开、观念变更,中国人开始重新打量自己的穿着。在自我怀疑的目光中,逐渐认同穿着打扮是没有阶级性的。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于是在1970 年代后期,出现了许多至今仍能唤起那一代人内心渴望和热情的字眼。
14.津梅花牌运动衫
上世纪整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人都以穿着梅花牌运动服为荣。因为它不仅见证了中国“黄金一代”运动员的光荣与梦想(“梅花”是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即1984年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指定运动服,见证了中国奥运史上数个“第一”),而且作为中国地道的国货,拥有其独特的魅力:特制的“涤棉交织”结构使表面化纤染色鲜艳,不掉色不缩水不易起皱;而里面的棉织物则吸湿性强,柔顺度好,并且妥贴紧身,甚至与现今的Mod、Old School街头风不谋而合,拥护者极为广泛。“梅花”有着自己标志性的经典款式,一款为国红加白道或黄道,一款为士林蓝加白道。
15. 上海牌手表
1958年上海手表厂正式建厂,生产出第一批上海牌手表,改写了中国人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那一批表也成了现在收藏家的掌上明珠A581。但上海牌手表真正风靡是在1960年代末以后,手表厂技术人员从毛泽东的手迹中选取了一个“上”字和一个“海”字,拼成毛体,“上海”商标一直沿用至今。“上海”所研制的SS1A型机芯,到1974年结束使命时,一共生产了数千万只。那个年代,戴手表的中国人,每4个手腕上就有一只上海牌手表在闪烁着“自力更生”的光芒。
16.假衬衣领和脖套
在物资仍然相对匮乏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纺织品基本上还是定量供应的,不到年节,一般人是极少添置新衣服的。衬衣更是服装中的上品,穿上它,人显得精神体面。可是衬衣价格相对要贵,且需要布票,于是人们穷则思变,假领子应运而生,成了世上独一无二、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替代品。“假领子”其实是真领子,不只是领子,它还有前襟、后片、扣子、扣眼,但只保留了内衣上部的少半截,穿在外衣里面,以假乱真,露出的衣领部分完全与衬衣相同,也算在体面与节省开支之间,用DIY找到了平衡。而“脖套”也是由于毛线紧俏而用少量毛线织成领子假冒毛衣,是“假衬衣领”的变种。
17.夹丝膨体纱、涤纶草绿府绸、仿烤花大衣呢
1970年代末,市场上的纺织品多了很多款式,人们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尤以这三种最流行:夹丝膨体纱是一种利用腈纶的特殊热收缩性制成的具有高度蓬松性的纱线,膨松性好、毛型感强;涤纶草绿府绸由涤纶和府绸混纺而成,具有优良的弹性和回复性。而仿烤花大衣呢是一种粗纺呢绒,厚薄适中,绒毛匀密,要用于做冬季男女长短大衣及帽料。 1979年春节,人们会留意到上诉纺织品种类更多了,那时的中国人热爱纺织品的狂热一点也不逊色于当年的美国。1979年《北京日报》刊登的一封群众来信称:“结婚讲排场不好,春节参加一位同事儿子的婚礼,他家收到的礼品可谓名目繁多,有台灯7个、收音机1架、闹钟2个、毛毯4条、毛巾被2条、暖水瓶 12个、枕巾80条、脸盆一大摞、茶具8套、锅碗瓢盆勺成双成对……”从这里可以看到一种结结实实的生活形态和消费热情。
18. 白布劳动帽、白布围裙和套袖
翻开老照片,你就会发现,上世纪70年代的许多工作照上,常有女性戴着白布劳动帽,围着白布围裙,带着套袖的形象。白布劳动帽的形状是圆顶,周围一圈较宽松,沿边可以用线绳抽起来,松紧根据自己的头围决定,而围裙和套袖则和现在仍在使用的款式没什么不同。女工们都以这样的“工装”打扮为荣,大凡照职工合影时,几乎都是这样穿戴,以体现强烈的团队思想,这也是那个时代人们头脑中最初的企业形象设计意识的体现。而被领导接见时,这三件套更标志着自食其力和“国家主人翁”的形象。
19、“鸡窝”头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8年6月8日发表了题为“烫个‘鸡窝’最时髦”的文章。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百姓的发型渐渐打破了以往年代单调的样式。尤其是很多妇女们开始涌向街边的理发店尝试卷发和电烫发型,尽管常常让人在巨大的烫发机下一坐就是5个小时,女人们还是趋之若鹜,北京排队最长的地方就是理发店。
20、皮尔-卡丹
皮尔-卡丹是第一个进入中国的欧洲设计师,皮尔-卡丹时装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品牌。1979年春天,著名的法国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应邀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了一场服装表演。这场象征着中法友谊的时装表演在当时被称为“服装观摩会”。参观“观摩会”的人员必须通过审查,座位也一律对号入座,并记录姓名。尽管皮尔-卡丹已经充分考虑了中国当时的国情,但当音乐响起,露着大腿,扭胯摆臀的外国模特还是让台下的中国观众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
21.那个年代的It Bag
翻看我们父辈的老照片,尤其是那些在知名景点的留影,几乎人人都会气宇轩昂的手提一个方方正正的黑色人造革手提包,上面印的一般是长城、天安门,或“北京”、“上海”等字样,中性的款式,男女通用,一般都外出公干或旅游才会用到它,回来后就用布包好放在衣柜里束之高阁,等到下次再出门时,才从箱子里拿出来,一般情况下舍不得用它。这种款式和材质的包一直流行到1980年代,风靡了差不多整整20年,是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当之无愧的“It B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