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建国60年60个时尚传奇(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9日 17:42 《时装L’OFFICIELHOMMES》

  导语:时装是一种记忆,它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风格,存档思想,铭刻时代。透过不同时代或长或短的流行,那些逝去的记忆就会像画卷一样展开,活色生香地把一个个关于潮流、社会、国家的生动故事讲述出来。今天,当我们审视1949年至今的那些岁月,你会惊奇地发现60年的时装记忆已经远远不只服装变革史那么简单,而是一部写在每个不同年代的中国人身上的,鲜活而富有说服力的中国发展进程史诗。在新中国成立的60年中,中国男性也书写下了60年的时尚史,在国庆60华诞之际,我们以十年为序,历史为题,深入到新中国时尚60年的各个方面,为你讲述60个中国时尚传奇。


60年,60个时尚传奇。
60年,60个时尚传奇。

  1949——1959

  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生活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中国青年,看的是苏联电影,读的是苏联小说,唱的是苏联歌曲,喊的是“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的口号。所以,具有布尔什维克革命意识的服装在那个年代就成了至in的大众时装。

  1、 哥萨克式斜开襟小立领衬衣

  虽然十月革命的附带产物——“哥萨克”式诞生的年代已经有些久远,但是其实并不算陌生,且不说Pierre Cardin那些经典的哥萨克衬衣,08秋冬Gucci还让哥萨克骑兵驰骋于米兰show场,而1950年代的中国,在城市里,男青年们穿一件哥萨克式斜开襟小立领衬衣,扎在长裤里,就是当时最新潮的男装打扮。

  2、伊凡诺夫式鸭舌帽

  其实旧时国民党的特工人员也常用这种“鸭舌帽”,用以遮挡前额,那时被称为“特务帽”,而当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戴它时,它又有了另外一个名号“列宁帽”。1950年代后,戴这种帽子的以铁路司机居多,矿工次之,于是它便有个形象的称谓“工人帽”。当时只要沾上一点儿苏联的边儿,似乎就代表苏维埃精神,就意味着是一个“布尔什维克”。于是,男人们,即使不是工人,也纷纷向苏联工人老大哥学习,戴一顶被称作伊万诺夫式的鸭舌帽。

  3、 列宁装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在1950的中国年轻人当中颇为流行的一句话。有意思的是,列宁装本是男装上衣,却在当时的中国演变出女装,并成为与中山装齐名的革命“时装”,有些“男装女用”,中性主义的意味。它的外观是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一般为蓝色或灰色,少数为米黄色。而且或多或少还带有些装饰性元素——双排纽扣和大翻领,有时还会附加上一条腰带,有助于女性身体线条的凸现。穿列宁装、留短发是那时年轻女性的时髦打扮,看上去既朴素干练又英姿飒爽。

  4、 布拉吉

  布拉吉是俄语的音译,就是连衣裙的意思。1950年代,人们的视野中充斥着的多是苏联画报、期刊和电影,那里面人物的着装间接地影响着中国大众,而身穿“布拉吉”的援华女专家则成了大众直接模仿的对象——宽松的短袖、褶皱裙、简单的圆领,腰际系一条布带。布拉吉不但让1950年代的姑娘们鲜活灿烂起来,还兼具表达政治倾向和社会主义国际阵容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的意识形态使命。

  红帮裁缝——新中国的高级定制师

  与时下中国许多本土设计师所经营的“高级定制”不同,红帮裁缝真正凭借着智慧与勤奋,于不经意间,创造出中国第一款Made In China的现代服饰——中山装,缔造出中国近现代服装史的主体,也是新中国的第一批高级定制师。

  5、 中山装

中山装
中山装

  中山装是孙中山和以王才运为首的的“红帮裁缝”创意与剪裁的结晶。采纳西装特点,同时吸收日本陆军士官服的外形,并结合当时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和学生装而设计缝制成。五粒钮扣意为“五权宪法”,直翻领、四服袋,胸前两贴袋的袋盖为倒山形的笔架式,意为革命需要笔杆子。当时孙中山穿着这套“中山装”在上海南京路走了一趟,全上海就轰动了,纷纷仿制,风行起来。

  从1956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整整35年,中山装一直是成年男性的主流装束。并且不断改进,衍生出了许多另外的款式。成为了中国男装的一款标志性服装,即使是在如今的T台上依然可以见到由它演变而来的时装款式。

  1952年,青年工人、高中学生逐步淘汰了旧式服装,而改穿中山装为主。一种样子像中山装,但款式更简洁、明快,只有三个衣兜的“青年装”在男青年中开始流行。“人民装”和“学生装”也是中山装的简化产物。毛泽东对“中山装”也非常欣赏,一直坚持穿中山装,因此“毛装”(Mao Suit)是中山装在西方人那里的一个别称。

  6. 护肤的劳保时代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新中国的轻工业还处于一个乱摊子的阶段,加之当时兴起的“三反”、“五反”以及整党整风运动,使得那个时代一切对于享乐的追求都显得不切实际与不合常理。当时人们的所能用到的所有护肤品,也不过是一块肥皂和一罐凡士林或一瓶甘油,肥皂是为了清洁一天劳动下来的污垢,凡士林或甘油是为了保障天冷时户外劳动手和脸不被冻裂,这两样东西当时算作劳保的范畴,功能并不是让人变得更美,而是完全出于劳动保障的需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