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央视揭秘世界奢侈品协会真相

2013年03月19日 12:11  央视财经频道

  花总告诉我们,甚至在世奢会网站上发布的很多奢侈品本身就是假的。他说:“他跟一个房地产公司合作,搞了一个叫做铂金人生瑞享奢华的这样一个活动,这个表就是一个假表,这个经得起任何一个人的鉴定。你去翻遍百达翡丽所有的产品都是,都没有这个款,这是后改的。”“花总”说,世奢会的网站上,不但有山寨板的假货,还有欧阳坤自创的所谓世界大品牌。网站上有一个叫做卡洛伊巴特拉的珠宝品牌,被称为是欧洲最早、最昂贵的皇室珠宝商创建的欧洲最古老的、最贵的一个奢侈品珠宝品牌。记者通过民政部了解到,在海外注册民间社团来到中国开展活动,按照惯例都需要在民政部登记备案,记者致电民政部档案管理室没有查询到这家机构。随后,记者致电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执法大队办公室得到了这样的回复。办公室的人告诉记者,没有登记过的就属于非法的,目前法律是这样规定的,他就是在境外登记的,在境内也要设代表处,必须到民政局登记,没有登记的话,他所有活动都属于非法的。

  在花总看来,欧阳坤虚构了一个山寨协会,拿这些伪造和假冒的奢侈品,四处招摇撞骗,骗术并不高明。他说:“我就认为是很山寨的组织,从公司的主体资格上是很山寨的一个组织,是一个皮包的所谓的协会。”如此漏洞百出的一个协会,是如何进行商业活动的呢?我们找到了曾经在这家协会工作过的员工小慧。 

  三、内部员工揭秘世奢会 

  几经调查,记者发现这个所谓的世界奢侈品协会漏洞百出,大大的名头之下竟然处处造假。但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能从互联网上搜索到这家协会的网站,实名认证的微博依然在正常运转,百度百科[微博]上还能查到这家协会的详尽介绍。甚至协会还出面辟谣说散布世界奢侈品协会为虚假骗局的人已经被警方立案侦查。究竟哪个信息是正确的?种种迹象表明,这个世界奢侈品协会打着非营利的幌子,实质上在进行商业诈骗。但是协会的首席代表欧阳坤依然在活跃着。接受媒体采访、发布奢侈品消费分析报告等等。那么这家公司究竟是如何运作的?记者辗转联系上了一位曾经在这家公司工作过的员工。

  2011年5月 ,小慧通过网上招聘,应聘到世界奢侈品协会工作。她告诉我们,自己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接电话,有公司打来电话想做奢侈品展的时候,自己负责谈如何收费用。小慧说:它按照展品的数量收,就是你规定好合同是带多少多少样展品,比如带多少个包、带多少表,带哪些车这些东西都是列好的,每一样东西有多少钱,一般都是10到20万之间。”记者:办一次展览10到20万?小慧:对,这些费用叫资源协调费。

  小慧说,世界奢侈品协会和世界奢侈品协会北京管理有限公司其实是一个机构,整个协会和公司只有欧阳坤一个人。其他只有像她一样的4,5个业务人员,都是欧阳坤招聘来的。记者:这个公司除了他之外,欧阳坤之外,有没有其它的一些负责人呢?小慧:没有了,剩下就是我们这几个打工的。在业务人员每次和企业谈好价钱以后,有很多企业开始先支付会展的定金。如果有企业坚持需要发票,欧阳坤也有办法。王力是某地产商下属公关公司人员,王力说他们的客户曾经通过他们同世界奢侈品协会合作,客户提出需要世奢会的发票,不然不合作。最后毛欧阳坤还是给他们开了发票。这张就是2012年5月世奢会北京管理有限公司为王力开出的发票。在工商局官方网站发票查询系统中输入发票号码,我们查到了这张发票。虽然发票号码真实存在,但开票方并不是北京世奢会管理有限公司。这张发票是套用真实发票号码开据的假发票。王力说,公司财务收到了多张这样的世奢会假发票。某公关公司业务员王力:就是他每次提供给我们的一个发票的话,经过我们财务去检验,都发现是假的发票。

  不仅如此,小慧说,在欧阳坤收到企业打来的定金后,每次都安排人带同样的展品出席不同的展会。她说:每次他带的东西都是一样的。田丹丹:对,因为后头我看了他很多展,他不是也有消息吗,虽然我离开那里了,你看到他展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小慧说,欧阳坤从来不告诉业务人员这些展品的来源,小件的所谓奢侈品,都是展会当天欧阳坤安排人带来两个剧组装道具用的大箱子,搬来运去,从不派人看管。大件的展品比如汽车,是欧阳坤借来的。田丹丹:他如果有他的资源,比如像阿斯顿马丁的跑车,他有这种资源,那他可能就能借来。”记者:借来?”田丹丹:对。”记者:你确定他是借来的?”田丹丹:是,我看到过借车协议,不是厂商过来的。”

  小慧说,所谓世界奢侈品来源不详,和借来的所谓厂家展出的奢侈展品一起,被一次次用于各种展会现场。另外一名曾经在世奢会工作过的员工也发邮件向我们证实了小慧的说法:一个从丝绸市场买的包,被欧阳坤在展览的时候标榜为世界名牌,价值120万。此外,该员工在邮件中告诉我们,欧阳坤还花钱顾演员和外国人冒充品牌设计师。华丽炫目的展会,加上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代表出席而被多家媒体报道,甚至直播。但事实上,所谓各大品牌代表也是欧阳坤花钱雇来的。田丹丹:凤凰卫视[微博]当时是视频直播的,给什么颁奖,感觉是很多品牌到场去领奖了,也发表了感言,但是这些人其实都是雇的。传媒大学那边,在传媒那边找这样的人很容易找,找兼职。我们找模特也是这种。几百块钱吧,不会很高。”

  演播室:来路不明的伪造奢侈品,借来的豪华汽车,雇来的品牌代表,伪造的假发票。欧阳坤一次又一次导演着虚拟的奢侈品盛会。

  四、世奢会何时才能倒掉?

  在东方卫视的节目中,为了说明自己的协会,曾多么用心良苦地推动行业发展,欧阳坤举出了一个重要的例子,由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奢侈品行业报告和行业数据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官方报告蓝皮书。毛欧阳坤:通过展览做了三年,我们数据库有效的消费者达到几千人,国外的数据呢?中国人到海外消费,我们每年有统计,海外每一个奢侈品店里面,包括奢侈品商业里面都会有中国人在服务中国人,那么这些人里面有部分是我们的研究员。

  统计了三年的行业数据,实时进行网络公布。这一切显得真实可信,并具有公信力。让世界奢侈品协会包裹了一层公益,专业的华丽外衣。然而在协会工作过的小慧告诉了我们这些数据的真实来源。她说:“这种报告是我们前一天熬夜在网上扒的,对,我们几个同事我们三个人都没有回家,整个一晚上都是在那儿熬。他挑几个经典的行业,因为他不可能做完,差不多十来个。我们每个人负责扒英文的也行、扒中文的也行,只要相关的跟他有相关的这种报道,然后数字或者什么这些东西,全部都给他粘到一起,给他发过去。”

  拥有如此煞费苦心,连夜炮制的行业数据报告,欧阳坤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奢侈品行业的话语权。但他没想到这反倒让一些专业人士产生了疑问。当有人质疑数据来源的时候,他却忘了对业务人员培训应对。小慧说:“他觉得我们处理问题处理不好,然后紧接着告诉我们,让所有媒体去联系一个叫Peter陈(音)的人,其实Peter陈就是他的另外一个手机号。对,他有两个手机号,但是你不知道,就是有这样的一个研究员呢,其实还是他本人,只是他本人不方便出来解释这个数据,就是安抚了一些人。”

  换个名字,神通广大的欧阳坤又成了研究员,研究员的话得到了一些人的信任。但偏偏有个真的研究员和欧阳坤较上了真。梅新育,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曾经被世界奢侈品协会邀请参加奢侈品行业数据发布会。世奢会2010年发布的数据报告中提到我国居民到欧洲购买奢侈品消费为500亿美元,梅新育曾经在很多媒体驳斥其数据夸大的离谱。而此后,世奢会的网站上也已经找不到这篇报告了。他说:那一年,我们内地公民出境的人数是有5738万人次,如果他的这个数据成立的话,就意味着5738万人次在境外的食宿、衣食住行那些加起来,加上学费,合起来只有48.8亿,平均每人吃85美元,折人民币500块钱,这可能吗?这完全不可能的。而让梅新育吃惊的是,截至2013年初,这个协会的官方网站上仍然在发布所谓的行业数据报告。虽然很多数据做了一定调整,显得真实了不少,但仍然和国家外管局公布的消费数据相去甚远,仍然在做夸大发布。此外,世奢会公布的数据来源,让梅新育很难理解。如果在国际主要奢侈品商业区都安排调查员,需要一笔巨大的开支。一个协会肯定力所不及。

  而世奢会发布的统计周期为2013年1月20日到2月20日。在统计结束后,马上就能公布庞大的统计结果,梅新育觉得根本不可能。梅新育说:像这种跨国的统计,他还要是把那个华人的、非华人的剔除掉,那么这个计算统计剔除的这个数据的工作量更大。就算它的分析师统计人的话,各个三头六臂,我认为他要少于三个星期的时间也不可能搞出这样的统计数来。”梅新育告诉我们,发布者为了吸引商家,在自己网站上肆意发布这种一眼就能看穿的虚假报告,根本没有部门监管。没有监管,挂着协会的名义,随意敛财。成了奢侈品行业内公开的秘密。记者片头暗访的一家奢侈品寄卖公司道出了这个行业的乱相。

  由于没有监管,面对媒体不断的曝光,毛欧阳坤似乎并不担心,甚至曾经承认自己在夸大宣传。但按照他个人理论,这一切都只是一种商业运作模式而已。毛欧阳坤:我的脚步走得太快,他们的思想跟不上有点慢,他们理解不了。假如有一天我成为中国的福布斯了,我就是福布斯本人,那我以前的过去不是抹黑了,而是一个传奇,说我忽悠大了,忽悠大了在中国又不犯法,企业经营策略而已。

  五、

  时至今日,我们都没有见到过那个自称是世界奢侈品协会的首席代表欧阳坤。我们无从确认他们精美的网站是如何搭建起来的,一份份市场报告是如何出炉的,自然也无法确认在各地举办的一些发布会、颁奖会是如何做到华丽炫目的。但是按照曾经的工作人员的描述,这个协会的存在完全就是一个个环环相扣的大骗局。作为曾经的一个演员,欧阳坤的世界充满了虚幻。如果这个世界奢侈品协会就是一个子虚乌有的皮包公司,那么,又是谁在推着欧阳坤在前台尽情表演?诚然,这样的协会应运而生一定是因为在中国找到了最适合生存的土壤,因为云山雾罩的奢侈品是普通人难以分辨真伪的领域。行业乱象也让我们看到了若干部门的缺位。工商、税务这些给公众提供最起码真伪信息的政府部门一直默不作声,从某种程度上纵容了行业乱象。我们希望这件事情能早日水落石出,还给消费者一个清清楚楚的消费市场。(主编:袁柏欣 记者:寇轩凯 摄像:毛云李  景延  李慧   张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 新浪尚品(微博)、欲望潮品(微博)

上一页12下一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