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3日 10:56 《时尚家居》
从不怕辣到粤菜
2006年,他在家乡武汉有了一间自己的酒屋。从退役到酒屋落成的四年间,肖海亮担任了报道雅典奥运会的体育记者,在武汉大学拿到了工商管理的学位,最后移民到了澳大利亚,完成了从运动员到商人的成功转型,最让他感觉奇妙的是自己对葡萄酒的着迷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口味习惯,对葡萄酒本身的体会也日渐成熟。
武汉人嗜辣如命,不管是“辣不怕”还是“不怕辣”,总之被武汉人认为是好吃的东西没有不辣的道理。肖海亮说:“喝好酒最好不配餐,更不要吃川菜。”因为在北京生活的时间比较长,加之到世界各地比赛,他的口味一直处于开放的状态,但是在喝葡萄酒之前更偏好味道浓重的食物。后来,随着喝的葡萄酒越来越多,对“平衡”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在食物上也偏向自然原汁原味的菜肴,没有太多添加剂,酸甜苦辣咸五味平衡的菜一粤菜,对于刺激浓厚的辣味反而比较排斥。“品质好的粤菜就像好的法国波尔多葡萄酒,浓郁、浑厚、平衡、细腻,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一切都刚刚好。在菜与酒的搭配上,非常容易做到和谐。此外,粤菜如今多为分餐制,那么每一道菜配一种酒是不难的;即便没有分餐,多数粤菜餐厅也非常有服务意识,遵循客人对上菜时间的要求。此外,它与西餐一样,上菜依照味道由淡到深,由轻到重的顺序,让味蕾很舒服地渐进,有节奏地一道一道享受各种美味。”
肖海亮通常喜欢跟朋友吃饭的时候带上3至4款葡萄酒。“粤菜里的汤让胃在接受葡萄酒之前作好准备,然后是头盘,卤味搭配红白葡萄酒都很好,主菜搭配法国的各个产区的葡萄酒都很合适,但是兴趣点各有偏重,而粤菜里的小点心配上德国冰酒非常顺口,冰酒中的酸度和蜂蜜般的香气对点心也是很好的提携。”肖海亮对此深有体会,他说目前武汉没有特别尽如人意的粤菜餐厅,什么菜到了武汉最终的命运都是被本地口味同化掉。武汉人在这方面自觉不自觉地对外来的美食美酒文化有所排斥,外来的菜系还未百花齐放就不得不向武汉人的固执口味举手投降。在武汉开餐厅尚且困难重重,那么开酒屋岂不难上加难?在这一点上,还是武汉人更了解武汉人。
没事的时候,肖海亮就会留守在自己的酒屋,看看客人有什么需要。他发现,多数武汉人还抹不去上世纪90年代国产白葡萄酒留下的酸苦难喝的印象,因此不敢贸然尝试。毕竟像他那样有机会到国外酒庄亲自品尝葡萄酒的人并不多,然而要想让多数人改变固有的印象,就得先尝后买。对于初喝者,他建议先从澳大利亚、智利开始,性价比高 ,一两百元就能买到不错的;而法国酒在这个价位上缺乏浓郁度,用它们去挑战白酒文化的“不浓不好喝”、“喝高度不喝低度”,实在很难立刻打动人。武汉人很讲义气,朋友的话比陌生人更来得可信。朋友带新朋友来,肖海亮就给他们做差异性品尝,从新世界转向到老世界。“有些酒配餐更好喝,有些酒就是要静饮,所以在我的酒屋里也提供一些简餐。”然而,肖海亮似乎不满足于这个卖300多种葡萄酒的酒屋,他正在筹划开一间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