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9日 15:41 美食与美酒
![]() |
作为酿酒家族的一员,出生在意大利的Massimo从小就伴随着自己家族的葡萄园长大,就是这种特殊的家庭背景,自然而然地让 Massimo走入了葡萄酒的行业中,用他的话来说:“自己的血液里都流淌着葡萄酒。”
Massimo Masili:来自意大利的撒丁岛(Sardinia),L’isola意大利餐厅经理,职业品酒师。
年少闯天下
18岁时Massimo就开始在意大利的一家餐厅中作简单的葡萄酒介绍,那时的Wine List中主要是以法国和意大利的葡萄酒为主,新世界葡萄酒很少见到,就是这份好奇心,他去了葡萄酒市场更为活跃的伦敦,进修葡萄酒高级课程(WSET),同时在一家名叫Coq D’Argent的法餐厅工作,在那里他接触了大量的新世界葡萄酒,并且开始研究食品与酒的搭配。初他给新世界葡萄酒的定义是:简单,容易喝,适合搭配的菜肴种类多。
眼中的新世界
Massimo认为这些年来新世界的葡萄酒已经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质量已经可以与老世界相比,只是在经营策略上更加富有创意,新老世界赚钱的理念不同,新世界靠的是数量,而老世界靠的则是知名度和价格。在新世界的国家中,Massimo认为智利的葡萄酒最好,首先它们的产量大,价格又便宜,而且现在很多酿酒庄园都与法国的名酒庄有合作,比如说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在智利也有自己的酒园,而代表作Los Vascos更是在世界葡萄酒界家喻户晓,使得智利的葡萄酒一进入市场就会很走俏。虽然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业在新世界中起步最早,但他们更追求产量,或者更在意酒瓶和酒标的设计(这有点像几十年以前的意大利),澳大利亚人有很强的资源保护意识,他们将橡木塞改为旋转塞,出现听的葡萄酒,使用防碎、环保型的 PET酒瓶。无疑这些具有高技术的做法,是迎合人们心理的,让喝酒更为简单。
兄弟间的餐酒搭配
L’isola餐厅由Masili兄弟两个人共同经营,Massimo负责前面的服务和酒水选定,而哥哥Roberto则是厨房的Chef,主要负责菜品的制作。Massimo饮酒无数,早已熟知每支酒的个性,而哥哥所烹制菜肴的口感和风格他更是了如指掌,他搭配的标准就是:选择当地的酒来搭配当地的菜肴,Massimo解释道,每一地区特定的土壤结构、水源和天气状况决定了这一地区葡萄酒的风格与口味,同样也会生产出具有当地色彩的一些食品,酒与食品本身是平衡的,谁也不该抢对方的风头,酒需要食物来衬托,食物也同样需要酒来提味。
中午必须小酌一杯
每天下午两点钟以后,Massimo开始他的午餐,当然这顿饭中间自然不能缺少葡萄酒。他会选择一杯清淡的白葡萄酒作为饭前酒(像Ricard,Pastis和Suze这样正统开胃酒,在他看来是不能与白葡萄酒的高雅相提并论的),这也许就是侍酒师与一般饮者最明显的区别吧,随后的一杯红酒则是要搭配正餐一起饮用的。Massimo看中酒杯的正确使用,当服务生把红、白葡萄酒倒入同一类型的酒杯中,他会很不解地对服务生说:“你可以倒错我的杯子,但千万不要在客人面前出丑。”
喝酒的享受
就像一日三餐一样,Massimo把葡萄酒看作是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他喜欢与朋友一边喝酒,一边看足球,分享足球带来的喜悦,而分享美酒则是一种享受。他对意大利、法国高品质的葡萄酒情有独钟。“但是每个人都喝贵的酒显然是不现实的,花更少的钱去买性价
比高的酒则是更高一层次的享受。众所周知法国和意大利生产世界上最棒的葡萄酒,但它们并不是最聪明的购买者,英国人所购买的酒最为划算,因为它们会挖掘一些小酒庄的巨大潜力。”他解释道。
不要盲目追风
Massimo认为现在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已经极具规模,喝葡萄酒的人在不断地增加,有些专家在评论酒的时候甚至比我们这些老外还要专业,这也造成了人们在购买葡萄酒时更会注意他们的评论,或者只要是法国、意大利的葡萄酒就肯定好喝,这样盲目的追风,让自
己变得没有风格,喝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就像吃意大利面一样,有的人喜欢吃海鲜白汁的,有的人爱肉酱面,有的人更喜欢在里面加些黄油或者奶酪,红酒亦如此,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而是要尝试去寻找适合自己口味的,适合配餐的,不要将目光只停留在那些你早已熟知的酒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