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尚文首页 | 尚品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浪尚文

新浪尚品 > 谈资 > 正文

苹果公司的控制狂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3日 08:20 新民周刊

  苹果公司的控制狂

  2004年的夏天,刚刚完成富兰克林和爱因斯坦传记的沃尔特·艾萨克森接到了一个电话,乔布斯约他出来走走,主题是请他为自己写一部传记。艾萨克森半开玩笑说,第一个反应是“他是否觉得自己正好可以接在那两个伟人后面”。他拒绝了乔布斯,理由是“还没到时候,或许10年、20年你退休后可以”。

  而事实上,乔布斯刚接手了第一次癌症手术。看着他与病魔斗争,艾萨克森“逐渐觉得他的性格与自己所创造的产品是何其相似。他的激情,魔鬼的一面,艺术与控制欲等深深地融合到了他的企业运作里面,因此从那刻起我开始决定为他写一部传记以做创新的研究”。

  乔布斯的妻子劳伦认为,丈夫人格的两方面都在传记中得到了反映,而且不能断章取义。她说:“与很多有非凡天分的人一样,他并不是在所有方面都同样优秀。他没有社交风度,不会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但是他高度关注如何发挥人性的作用为人类造福,如何使人类进步,并给人类创造正确的工具去追求进步。”

  保罗·艾伦是微软的联合创始人,微软早期曾为苹果的Mac个人电脑开发软件,那时候艾伦就跟乔布斯有过不少争执。在回忆录中,艾伦写道,乔布斯从不在乎别人怎样看待他。

  一次,艾伦和盖茨去加利福尼亚首次观看Mac的演示,乔布斯和Mac的核心工程师安迪·赫茨菲尔德坐在一起。不巧,Mac开机不到一分钟就死机了,老乔为此十分光火,当场就吼赫茨菲尔德:“这他妈的是怎么回事?人家大老远来,这就是我们要展示的东西吗?我们只能做成这样吗?30秒就动不了?你他妈的是怎么回事?”

  多年后,艾伦看了电影《硅谷传奇》(主要讲述微软和苹果两家公司的崛起和竞争),他感觉电影里刻画的乔布斯就是一个“卑鄙的大混蛋”。当再遇到乔布斯,艾伦问他是否喜欢这部电影,乔布斯说:“我觉得扮演我的演员把角色给演活了。”

  作为苹果公司的灵魂人物,乔布斯简直就是个控制狂,什么都要亲力亲为。每周一早晨,他把多种专业的专家召集在一起,审视产品,检讨设计和执行改进,这个习惯被严格执行了十多年。每周四,他还要召开一个市场与沟通会议。

  少有CEO像他那么兢兢业业地关注每一个细节。谷歌工程副总裁维克·冈多特拉称乔布斯是“见过的最伟大的领导者”。冈多特拉回忆,2008年1月的一个周末,他在参加宗教活动,突然手机响了。他看了看手机,上面显示“未知号码”,于是按掉了来电。宗教活动结束后,冈多特拉发现了乔布斯的一条短信:“维克,你能否打我家里的电话,我有些急事需要讨论。”冈多特拉当时负责Google的手机应用,经常和乔布斯打交道,于是他立刻回电,说自己正在参加宗教活动,而且看到是陌生号码,所以没有接。乔布斯笑说,“维克,除非打电话的人姓名显示是‘上帝’,不然你永远不能在宗教活动时接听电话。”

  乔布斯接着问冈多特拉:“我正在看iPhone上的Google logo,对那个图标不太满意。Google 的第二个O的黄色不太对劲。它很糟糕,我让格雷格(技术人员)明天去修改,你觉得怎么样?”几分钟后,维克收到了乔布斯的一封邮件,标题是“图标救护车”,请维克与格雷格合作解决问题。

  虽然是件小事,但对苹果迷维克·冈多特拉来说,乔布斯追求完美的态度让他印象深刻。对待手下员工,乔布斯也用同样的要求:一个有效的苹果会议应包括一个任务清单,每个任务项旁边对应一个“直接责任人”,这个人必须确保任务得以完成。至于对副总经理以上的高管,更没有借口搞砸。

  “因为他,我每天要工作20小时。”一名工程师说。而乔布斯自己每年有两天年假,自1997年就任苹果公司总裁以来,年薪为象征性的1美元。

  乔布斯把产品的优雅和易用性结合得天衣无缝,但这也正是苹果受人诟病之处——产品系统和设计过于封闭,批评者认为这有悖用户的最大利益最大化。但乔布斯的牛气在于,能够做到先于其他竞争者,带给百万用户最新的技术。他的远见卓识让苹果走在行业前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20多年前他就自信断言:“这个行业需要创新,而创新会来自我们。这是我们唯一可以与他们竞争的方式。如果我们足够快,他们就追不上。”

  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乔布斯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了家人。有美国媒体称,一位熟悉内情的人透露,10月4日苹果公司发布iPhone 4S,在乔布斯家里建立了一个特别的私人视频,可以让他从家里的病榻上观看现场发布会。在发布会结束时,乔布斯的脸上现出微笑,仿佛说“一切都很好”。第二天,他便离开了人世。

  谷歌中国前高管、B2C网站lightinthebox创始人郭去疾的一段话,被频频转载:乔布斯是戏剧人生最精彩的诠释者:你可以出身卑微,但必须卓然不群,纵使你将众叛亲离,也注定要从头再来。最迷人的剧情不是后来居上,而是王者归来;最伟大的战局不是尖峰对决,而是独孤求败;最完美的谢幕不是激流勇退,而是戛然而止。美人难免迟暮,英雄方能不朽。浪花淘尽,正是好处,却是了处。

  每一个受访的苹果员工告诉王咏刚,他们很愿意在像乔布斯这样的“混蛋”的领导下工作,原因很简单——这个混蛋可以改变世界。

  撰稿/钱 江

  全世界最想念的人?恐怕非乔布斯莫属。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辞职,能引发全世界“地震”;也没有任何一个外国人的“iQuit”,会让全中国各地的报纸在那一天不惜拿出整个头版集体表达“iSad”。

  一个叫做王咏刚的中国人,用一本厚厚的《乔布斯传(微博):神一样的传奇》寄托了中国果粉的哀思。这位资深IT工程师兼作家说,老朋友走了,但这个疯子忘了关机——其实老乔根本就没想过。

  改变世界的美国独立日

  王咏刚不是一般的果粉,Google高级工程师、Linux团队技术负责人的身份,保证了他的“粉”的技术含量。“很多人‘粉’的是这个符号,也有人‘粉’产品或乔帮主个人,我‘粉’的是他的思维方式。”可能只有IT人了解IT人,就像沃兹为乔布斯的复出高兴一样,“我们不是看见这个人成功,而是他坚持的理念思路成功了”。而王咏刚的“粉史”,要追溯到1997年,王咏刚还在北大信管系读书时,“那年全球金融危机、香港回归,同样回归的还有乔布斯,历史的重大风云际会之时,英雄的遭遇尤为耐人追寻”。

  1997年7月4日,星期五,美国独立日。这一天,关心高科技板块的美国人发现,一只本来就在低位徘徊的股票从上午一开盘就不断探底,连续创造12年来的新低。不足14美元的股价触目惊心,让这家叫做苹果、经营20余年的电脑公司市值蒸发殆尽。事实上,这只股票从1996年初就呈现一溃千里的架势,从将近50美元狂跌下来。这个时候,许多分析师甚至连预测这家公司何时倒闭的心情都没有了。

  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弗雷德·安德森直截了当地对几位董事说:“已经快降到13块钱了,再跌一点点,账面上就要资不抵债,我们恐怕就要谋求破产保护了。你们想眼睁睁地看着公司陷入绝境吗?想想办法吧!”

  如果这家公司真的因此而倒闭,毫不夸张地说,今后十几年里,地球人的生活方式将受到严重影响。就这样,一位董事拨通了乔布斯的电话,劝说他回来重新担任苹果公司的CEO。

  电话另一头,乔布斯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很抱歉,我不觉得我能拯救苹果。苹果已经快完蛋了。现在的苹果,既没有好的产品,管理也一团糟。除了还剩下一个有点儿影响力的品牌外,苹果什么都没有了。”

  “你知道吗?”这位董事问乔布斯,“如果你不回来,不做一点什么的话,股票还会继续下跌,马上我们就会资不抵债,就不得不考虑申请破产保护了。而且,甲骨文公司的拉里·埃里森一直虎视眈眈,要收购苹果。想一想吧,这是你亲手创建的公司。公司状况再差,也还算是你的孩子呀。你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流离失所吗?”

  乔布斯似乎被说动了,他沉吟了片刻才回答道:“我需要想一想。”

  “可是,时间不等人呀。”董事在电话里着急地说,“只要你答应出任CEO,公司的股价就一定能回升,我们就有机会、有时间拯救公司。”

  “我还是要想一想。”乔布斯依然冷静,“而且,我需要和太太商量一下。”

  时间回到12年前,当苹果公司的董事会站在当时的CEO约翰·斯卡利一边,与乔布斯彻底决裂的时候,乔布斯就像一个无助的孩子,愤怒、迷茫、失望、痛心,茫茫四顾,不知道该向何处去。从1985年到1996年底,在将近12年的时间里,乔布斯被自己亲手创建的公司抛弃,与苹果断绝了关系。在那之后的很多年里,他都无比强烈地渴望“复仇”。至少,他想通过新创建的NeXT公司证明自己的实力,让苹果的董事会意识到,当初抛弃自己的决定无比愚蠢,是个天大的错误。但是很遗憾,那12年,乔布斯和苹果的走势在双双一路狂跌,谁也没能证明自己。

  第二天,乔布斯在电话里说:“我太太并不认为我出任苹果CEO是个好主意。我自己也还是担心,苹果是不是真的有未来。”

  “可是,作为你亲手创建的公司,至少应该尝试一下吧?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你更热爱苹果了。也许,哪怕先尝试一小段时间?或者……我们换个方案如何?就临时过渡一下?比如,你来当临时CEO,直到我们找到合适的CEO人选为止,怎样?”

  “临时CEO?嗯,这个主意可以考虑。”乔布斯又思考了好一阵子才说,“好吧,请给我90天的时间。我想看一看,苹果是不是还有救。”

  1997年8月6日,苹果公司宣布史蒂夫·乔布斯进入董事会;9月16日,乔布斯被公开任命为苹果公司的临时CEO。随着这一系列消息的公布,苹果的股价震荡上扬,公司暂时摆脱了濒临破产的尴尬境地。但这更多是出于一种明星效应——当一位曾开创个人电脑黄金时代的昔日明星,在远离媒体视线和公众热点多年后又重新回到舞台中心,人们自然会心存好奇。期待的眼光不少,但质疑的声音更多。

  当时的业界巨头,戴尔领导人迈克·戴尔就对乔布斯出任苹果CEO的做法颇不以为然,他用半忧虑半嘲讽的口吻说:“如果我在苹果公司,我会关闭这家公司,把钱还给股东。”

  微软老大比尔·盖茨则在一次后来才被披露出来的谈话中说:“乔布斯想再次掌管公司,这是在浪费时间。我搞不懂他为什么还要出任苹果的CEO,他知道,他没可能赢的。”

  假如历史是场赌局,假如让1997年的人们对乔布斯能否拯救苹果下注,有人会把赌注押到乔布斯一边吗?假如有人在1997年预言说,回归后的乔帮主能让苹果公司的股价在15年内上涨100倍,有人会信吗?

  不过,今天的我们已经知道,这场赌局以乔帮主的大胜告终;99%的赌徒都会输得一干二净。历史就是这样善于打哑谜,历史就是这样难以预料。

  今天,在纽约、旧金山、北京、上海、巴黎、伦敦,在地球上每一个角落,被咬掉一口的苹果标志随处可见,满街都是膝上捧着iPad玩“愤怒的小鸟”、手上拿着iPhone漫游互联网、戴着耳机听iPod音乐的年轻人。

  想象一下吧,如果1997年的乔布斯像大多数人一样对苹果彻底失去了信心,如果没有乔布斯回归苹果后的一系列神来之笔,今天的高科技产业会不会暗淡无光?今天的生活时尚会不会缺了许多亮点?

  乔布斯不但拯救了苹果,还一手打造了前无古人,估计后面也很难再有来者的产业神话。苹果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市值于2010年5月一举超过微软,成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

  暴君还是明主?

  在采访的过程中,好多苹果员工都对王咏刚毫不掩饰:每个苹果人都有一个乔布斯是“混蛋(Asshole)”的故事,但每一个受访的苹果员工又都告诉他,他们也很愿意在这样的混蛋领导下工作,原因很简单——这个混蛋可以改变世界。难道只是因为一个有追求有眼光有人格魅力的领导,缺点是可以被人容忍的?

  苹果人都知道:乔布斯不给车上牌照——理由是,我是名人,万一被偷了怎么办?于是经常把车停在公司的残疾人车位。安迪·赫茨菲尔德在Macintosh团队时就目睹过这一现象。后来,更多的人拍到了乔布斯把无牌大奔停在残疾人车位的照片。赫茨菲尔德开玩笑说:“乔布斯可能觉得,残疾人车位上画的那个坐轮椅小人的符号,是在暗示那是为公司主席(Chairman)专门留的。”

  但当大多数公众把乔布斯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打上“暴君”和“暴政”的标签时,很少有人注意到,苹果员工的离职率实际上非常低,即便是在苹果最困难的时期,单纯因为不喜欢乔布斯的管理风格而主动辞职的人也不是很多。在一个暴君的暴政之下,大多数人都努力工作且乐此不疲,乔布斯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王咏刚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乔布斯既是暴君,又不是暴君。两种近乎相反的作风在他身上神奇地共存。在很多时候,他所表现出来的待人处事的方式,又完完全全是个聪明、大气、气度宽广的管理者。而这绝不是一面之词。苹果前主任工程师、盛大多媒体创新院院长陆坚曾有过这样的亲身经历——

  “那时苹果内部每半年举行一次专利奖励招待会,半年之内有提交新的专利申请的或有新颁发的专利的员工都会被邀请参加这个招待会。1999年下半年的专利奖励招待会在11月18日举行,我因为有一个新颁发的专利而被邀请参加。

  那天我去晚了,在一个叫“车库(Garage)”的大会议室里面坐在最后一排。过了一会儿又进来一个人坐在我身边,我一看是乔布斯。当时名义上他还是苹果的iCEO(临时CEO),而公司也还在寻找永久的CEO。不过大家都知道苹果不可能找到一个能取代这位iCEO的人。

  起初我和身边的iCEO只是相互地‘Hi’了一下,没有更多寒暄。后来我上台领了专利证书回来,我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乔布斯看到我领回来了专利证书,就说要瞧一瞧。看着精美的木匣,他连说了几次‘beautiful’。

  然后他问我是哪个部门的,做什么的。我告诉他我是QuickTime团队的,那个新专利是关于QuickTime视频压缩技术的。他饶有兴趣地又问了几个技术问题。后来他问那是我的第几个专利,我说是第一个。他扬起头,停顿了片刻后轻轻地说:‘我现在还记得拿到第一个专利时的感觉。’”

  不仅仅是对苹果总部的工程师和研究院,即便是对苹果专卖店的底层员工,乔布斯也会表现出和善的一面。苹果专卖店的基层员工伊恩·麦多克斯有一次在接待一位顾客时,让对方非常满意。那位顾客后来居然给乔布斯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表扬了麦多克斯的服务。乔布斯当即给麦多克斯发了一封邮件,同时抄送那位顾客。邮件的全文只有短短一句话:“好样的(great job)。”整封邮件全是小写字母,没有标点符号,没有签名。麦多克斯说:“这就足够了。”

  看到这里,谁又能说老乔不平易近人呢?

  当然,当老乔还是年轻人时,恐怕更桀骜不驯一些。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个疯子的钥匙就是他太太。王咏刚在采访中发现,他的结婚成家,对他性格改变非常大,“以前是放荡不羁的游侠,后来生了三个孩子,一心向佛,都有点往郭靖的方向发展了。像别人告诉我,他被邀请再度出山执掌苹果时,第一反应是‘我要和太太商量一下’,你信吗?我当时都没信,还是后来了解了更多背景才相信。”

  对于苹果而言,一个好消息是未来两三年的产品发布计划已经敲定。

  撰稿/冯亦珍

  美国《新闻周刊》如此评价乔布斯的退场:假如说有一个玩杂耍的马戏演员清楚该怎样高调退场,离开热烈要求返场、满怀崇拜激情的观众,那无疑就是那个总穿着高领黑毛衣的人了。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当他还是一名中学生时,他的内心就有一种激情、冲动在蓄积。1971年,美国的大部分高校涌动着学潮,在加州大学的伯克利分校,催泪瓦斯弥漫着校园,暴乱的学生四处逃窜。一直在冷眼旁观的一位长头发、大胡子、身着天蓝色牛仔裤的年轻人对身边的朋友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不屑地说,“我们才是真正的革命家。”此后,“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这句话就成了他的经典名言。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探寻乔布斯与他创造的苹果传奇奥秘,他的天才灵感、他的不拘一格与本能直觉的融合、他的交易才干和冒险精神是从何而来的?答案有很多,其中趋向一致的三重因素比较有说服力。那就是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和青少年时代的社会环境。

  1955年2月24日,斯蒂夫·乔布斯出生在美国旧金山。他的生父阿卜杜拉·法塔赫·詹达利是一位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的叙利亚移民,生母乔安妮·辛普森,一位白人女孩,当时正在攻读硕士学位。他是两名威斯康星大学学生的非婚之子。他的父母在儿子出生不到一周时间里,就决定将他遗弃。住在圣弗朗西斯科的乔布斯夫妇决定收养他。

  乔布斯夫妇对他满怀爱心。但是他们身处蓝领阶层,有时会很无奈。中学毕业后,乔布斯选择报考了波特兰的里德大学,这是一所汇聚左派艺术家及知识分子,素有反传统文化大本营之称的学校。这正合他意。但在这里,他几乎花光了父母这一辈子的全部积蓄,在六个月后他就感到看不出上这个学的价值何在。所以他决定要退学。他只上了一个学期,就离开了。他成为著名的大学辍学学生之一。

  被遗弃、家境贫困,使他形成了惊人的意志力,以及为达到目标而奋力拼搏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辍学使他能跟着的直觉和好奇心走,他学到很多东西,此后被证明是无价之宝。与此同时,他的青少年时代正逢美国的“新左派”运动和“反主流文化”热潮。“新左派”追求更为平等的社会秩序;“反主流文化”的玩世不恭,不受约束,这两股思潮的汇集,是青年乔布斯价值观形成的源泉。于是,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他开启了自己的美国梦。

  有评论家指出,他带来了一个随身的多元世界。他开拓了一个人和通讯世界、人和信息世界的紧密结合。这个结合没有人再能阻挡,世界上没有一种政治力量、科技力量能够阻挡人和整个世界的信息世界的结合。

  现今世界,不论有没有苹果产品,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苹果带来的变化。无与伦比的乔布斯的确改变了世界。

  苹果传奇是否还能延续?

  在乔布斯辞职、去世的日子里,世界各地都不约而同地发问,乔布斯离去了,苹果还会是那个苹果吗?没有了魔术师的苹果公司仍然能令人着魔吗?

  上海媒体的一篇评论文章说,他的才华能够复制,他的产品可以复制,他的管理可以复制,他的企业也可以复制,但唯独他的成功不能复制。

  但也有分析家认为,苹果在过去几十年的创造力,得益于这个公司的机制。虽然乔布斯在产品发展方向的决定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但这些机制已经深入到了公司的方方面面。他的品位、方法和哲学已深深植根于公司血脉之中。

  解码乔布斯的成功之道,人们在探寻答案。

  ——不把金钱当作企业的目标。“我们的目标从来就不是打败竞争对手或者赚钱,我们的目标是做尽可能不平凡的事情或者更伟大的事情。”他的经营理念不同凡响。金钱对他而言似乎无关紧要。他在苹果公司只拿1美元的年薪。在他创办的NeXT被收购时,他将所获的价值150万美元的股票以最低价出售,只留下象征性的1股。他最痴迷的是精益求精的创新。

  2003年,乔布斯推出了iTunes音乐商店,这令音乐下载发生重大变化。但是当时苹果公司从每首歌的99美分中只能提取极小部分的利润,公司内部及业界许多人对这项计划持怀疑态度。但是,乔布斯认准了这一项目的非凡特质。随着时间的流逝,苹果通过iTunes音乐商店得到2亿用户。

  ——专注和简单。他说,这就是我的秘诀。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努力让你的想法变得清晰明了,让它变得简单。但是,到最后,你会发现它值得你去做。因为一旦你做到了简单,你就能撼动大山。所以苹果产品更多的落点其实不在新技术,而在于一种新理念和新体验,也就是乔布斯所说的“人文”。他让用户迷恋于这种体验,使这种理念成为一种习惯。

  iPhone的独特之处,是“多触点”:可以用聚拢和放开拇指、食指的动作,把屏幕上的内容缩小或放大。这项技术不是公司内部研发的,而是来自一家2005年才归属苹果的小公司。乔布斯独具慧眼,立即将这项新技术导入产品,这又在业界和市场引起轰动。

  专注和简单还表现在,他把苹果的资源押注于相对较少的几种产品。乔布斯认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不是决定上马什么,而是舍弃哪些产品。这样的机制保证了资源不会到处浪费。

  简单也成为他的生活方式。他喜欢吃素。他衣着简单,黑色高领毛衣、天蓝色牛仔裤、灰色的运动鞋是他的标准配置。

  ——勇于冒险。上世纪70年代末,个人电脑风潮在硅谷出现,他的精力投入了个人电脑的创新。苹果电脑有了超越平凡的魅力,也曾创造过良好的销售业绩。但当时,人们对标准和规模的追求远胜于对个性和精致的要求。他无法与代表大众价廉物美的消费意识和规模经济的微软抗衡,于1985年被迫离开苹果。但等到金融危机来临时,传统的著名大公司被打垮,人们开始寻找精品和新权威,此时,乔布斯的坚持反而赢得大众的崇拜。苹果的精品策略使人感到苹果不会贬值。就这样,在金融危机后,人们惊奇地看到,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都在为一个价格不菲的电子产品通宵排队。

  重返苹果不久,乔布斯的冒险举动再次轰动全美。他避开市场调查和核心团队,仅凭自己的本能直觉作决断。他让最有盈利前途的产品自废武功,而纳入前途未卜的新产品中。他打造超越性产品的行动遭重挫。iMac电脑,色彩大胆,线条迷人,但市场销售却奇慢。而另一力作Mac Cube电脑也很快成为败笔。2000年9月底至12月初,苹果的股票从53美元跌到14美元。公司在四季度亏损2.47亿美元。CBS市场监测把乔布斯列为当年最大的输家之一。乔布斯说:“我是我所知的唯一一个在一年中损失了2.5亿美元的人,这对我的成长很有帮助。”转眼间在2001年1月召开的圣弗朗西斯科的苹果年会上,他的激情洋溢的演讲,使众多的果粉顿感振奋。他是那样的先知先觉,预见了数字生活的开启。当时,个人电脑为许多精巧的小玩意儿配备了接口。这些小玩意儿就是:音乐播放器、蜂窝手机、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等。同年的11月,苹果发布了iPod。之后iPhone也是这么做出来的。新产品的功能强大而多样,一面市就受到热捧。此后,只要苹果的产品信息一传出,消费者就趋之若鹜。

  ——融合优势。他说,“我们要研发科技与艺术交汇点的产品”。在IT领域,他的独特融合构想,开创了创新无限的广阔空间。他率先将技术的无限可能与娱乐业的炫目魅力结合起来,首次推出计算机合成图像,而后与迪斯尼公司合作研发制作了大型动漫电影,大获成功。他将音乐与通信技术相融合,在iPhone、iPad上能存储上千首歌曲,歌迷们心爱的旋律从此变得触手可及。还有影视、游戏等与通信技术的融合,为玩家能随时随地以游戏消遣时间、让影迷在世界各地收看流媒体铺平了道路。

  哈佛商学院教授大卫·尤弗亚说,“对于苹果而言,一个好消息是未来两三年的产品发布计划已经敲定。即使没有乔布斯,苹果80%至90%的新产品发布计划不会发生改变。对于苹果而言,真正的挑战在于之后的产品发布计划。苹果需要的是未来在再造和管理业务方面有新举措的领导人。”

  英国每日电讯的评论说,虽然苹果能否在产品上一如既往地坚持他们的理解和追逐,还有待观望,但那些把“苹果是乔布斯一个人的公司”的观点是不妥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