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奢侈品牌纷纷抢驻上海滩(组图)(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9日 10:17 贵人网


阿玛尼店面
阿玛尼店面
Armani:消费者对产品的熟悉出乎意料

  2008年,被好莱坞明星和社交名流追捧的阿玛尼(Armani)护肤与彩妆全面进入中国内地市场。2009年7月24日,上海梅龙镇广场的阿玛尼专柜隆重登场。阿玛尼彩妆的入驻,也成为梅龙镇广场1楼品牌升级换代成功的标志之一。

  阿玛尼化妆品市场与传媒负责人Zoe告诉记者,选择合适的商场设立专柜很重要。就像在北京选择赛特和新光天地,将奢侈品消费场所的老牌经典和新贵一网打尽,选择梅龙镇亦是看好其高端的定位。梅龙镇广场位于南京西路,与恒隆广场、中信泰富等顶级ShoppingMall一起构筑起上海最著名的奢侈品消费商圈。梅龙镇广场的消费人群在阿玛尼看来是High Level的目标消费者。当然,品牌升级中,为了吸引阿玛尼这样的大牌,梅龙镇也给予了相当的支持。具体优惠内容属于商业机密,Zoe称不便透露。

  在专柜打造上,阿玛尼化妆品秉承了乔治·阿玛尼一贯低调优雅的风格,将奢华贯穿到对每个细节极致的追求,丝毫不吝成本。“我们柜台的平均造价在200万元以上。几乎所有家具都从意大利进口,无论材质还是设计都是顶级品质。”Zoe举例,“比如一把简简单单的椅子,也要6000元。”

  “也许客户逗留的1个小时,坐在椅子上并不能感觉到6000元的椅子跟普通的椅子有什么大区别,从商业盈利角度看,我们的举动很不划算。但阿玛尼先生绝不容许在细节上马虎。”

  所谓奢侈,或许就体现在这份对完美细节的执著。“专柜上小到普通的一片宣传单页,其设计都要遵循全球统一的高标准,一个新设计从向总部申请,到最后获得阿玛尼先生以及其形象控制团队批准执行,需要花整整4个月时间。”Zoe说。

  对上海,阿玛尼一贯重视。“上海是个特别开放的城市,跟国际接轨早。而上海人对外界有非常强的好奇心,对国际讯息接受非常快。”Zoe说,很多上海人精通外语,有海外生活经历,都不是从本地媒体接触到奢侈品品牌。这对阿玛尼而言,市场培育和品牌形象的建立显得格外轻松。

  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海人对时尚显得更有品位。阿玛尼的低调奢华很对上海人,尤其是上海女人的胃口。“很多人听说我们要在上海开专柜都来问开张的时间。对阿玛尼的明星产品都熟悉得不得了,也早就开始使用。”Zoe表示,周遭女孩对阿玛尼的了解和熟悉有点出乎她的意料。

  Zoe坦言,因为关税等原因,调低价格会影响阿玛尼化妆品的收益,但阿玛尼仍旧很看好内地市场,特别是上海市场。“阿玛尼所有的产品都是一线,但化妆品跟皮具、腕表还是不一样,属于快速消费品,还得依靠走量,所以我们定价不奢侈。”薄利多销对于化妆品中的奢侈品来说,一样是王道。

  Tiffany:新品在上海一个月就卖断货

  2004年,美国著名奢侈品牌蒂芙尼(Tiffany)在久光百货开了上海第一家专卖店。这一年,被称作中国民众接触奢侈品牌“真正的转机”的一年,因为6月1日《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外资品牌可以在中国境内直接开设专卖店,从事经营活动。

  蒂芙尼上海的公关人员告诉记者,上海对该品牌而言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城市”,是品牌知名度建立的基点,由此辐射向全国其他二线城市。虽然在这家公司的年度报表和统计资料中,并未将有关上海两家分店的数据独立观察,但近年这座城市消费者的“实干精神”,在亚太地区名列前茅。

  “今年蒂芙尼新推出了‘Keys’系列,4月刚上市,5月底上海就卖断了货,公司6月紧急补货过来,现在又有款式卖光,不少客人正在排队等待。”该公关说,上海消费者近年来越来越懂得辨识名牌,越来越会享受“蒂芙尼的早餐”了。“你看南京西路上的女性,戴的首饰其实都是真的。奢侈品如今并不是遥不可及,它是品质和服务的保证。”

  有人说,一个品牌的开店速度,一般可以当做其发展的指标,每年新增多少家店,则表示这个市场的容量和潜力。

  自2001年,蒂芙尼中国第一家专卖店落户北京王府饭店起,基本遵循每隔3年在北京或上海开一家新店的节奏。其中,上海的第二家专卖店于2007年进驻恒隆广场。然而2008年起,它在全国铺开的脚步加快,同年在天津、沈阳、青岛、成都开了4家分店。今年上半年,它的第一家杭州分店开张;下半年,会继续在南方开店。“明年,恒隆广场的专卖店将扩建成两层楼,我们在上海的推广力度会继续加大。”蒂芙尼的公关称,“即使二线城市也有专卖店,但当地的消费者依然爱来一线城市买奢侈品。”蒂芙尼的公关举例说:“比如很多杭州客人就会来我们在上海的专卖店选购。”

  消费者:快点赶超香港和东京

  身为奢侈品公司的职员,胡小姐称自己会用收入的一半购买奢侈品,爱马仕的包包是她未来的努力方向。“世博会和2012年之前,分别会有不少国际大牌在上海建楼。”这是来自公司的内部消息。胡小姐认为“说上海是奢侈品之都”还为时过早。“先要赶上香港,再赶上东京,才能真正算奢侈品之都。”但她同时对上海的奢侈品消费氛围充满信心。“其实在国内买奢侈品,没有语言障碍,能更好地享受贵族般的服务,售后保养也更方便,不一定都去国外买。”

  在拥有不少奢侈品的LuLu看来,自己不太爱在家门口买奢侈品的原因是,东西太贵而且不集中,品牌、款式也还不够丰富。“就算是恒隆广场,也有很多大牌没有啊。”今年以来,她已经去了两趟香港,疯狂shopping。“就算路途远,要排队,内地消费者还是爱去香港或者国外购物,为什么?款式多又便宜咯,服务也好,试得再多,服务员仍然会对你说‘没关系,慢慢挑’。”

  “我一共就两件奢侈品,普拉达的皮夹和古奇的背包。”经常有机会去国外出差的Erin说,她有一段时间挺有买奢侈品的冲动,但买过两件后就觉得可以了。她对奢侈品之都的定义严格:“得有自己的品牌才算‘之都’啊,否则最多就是跟在别人后面。”根据这一标准,她将东京和香港也踢出了局,上海自然更不算——“没有本土的奢侈品牌,也没有大品牌经常来开新品发布会。不过上海买奢侈品的人倒是挺多的,可以算中国的奢侈品之都吧。”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