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9日 11:51 mangazine.名牌
我根本就不是什么精英
翻翻郎咸平的履历:出生在台湾桃园县的眷村,父亲是军人,妈妈是教员,过去是东北大学的同学,在那时候是绝对的高教育;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博士,曾创下最快(2年)拿下该学院博士学位的纪录;尔后在密歇根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等多所知名商学院担任助教和副教授;担任过世界银行的公司治理顾问,移居香港后于香港中文大学执教,也是深交所和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局的公司治理项目顾问;2001年进入到中国大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问题研究领域后,便成为了那个你我熟悉的,炮轰德隆、三叩TCL、四问海尔、七敲格林柯尔的“郎监管”。
这些背景看起来足够精英,更有人不吝夸赞他在财务学上的成就华人中无人能出其右;他却说那只是“看起来”而已,其实不是他的成长过程。小时候家里穷,念的是公立学校,“连私立学校都读不起”;“高考没考好”,上的是东海大学;年轻的时候喜欢跑来跑去,正好有个机会去《工商时报》做记者,毕了业就去了;做了一年去当兵,当完回到原单位物是人非,老领导不在了,跑的线也不好了。“我年轻的时候没出息,本来就想在台湾、在媒体行业了此残生,但是混得不好。要是混得好我就不出国了。”拿到了博士学位不想留在美国,“想回台湾,但是台大不要我”;到了1990年代有机会去香港,“我只想回到亚洲,回到中国,哪里都可以”,所以就去了。辗转了这么多地方,真正让他有成就感和归属感的还是大陆:“我也不晓得为什么,我这种个性和表达方式,在那三个地方都不受欢迎,但在大陆大家就很喜欢。现在别人问我是哪里人,我第一反应就是‘我是山东人’,我都想不到原来我是在台湾长大的。”
但大陆像他这种气质的学者也不多,“所以正好差异化”;他认为这也是他与学界众人存在隔膜的原因,“他们到了一定阶段就把自己归到精英群体里去了”。之所以有人封他为“弱势群体代言人”,因为“我从小就是这样过来的,就是很平凡的人,就是一般老百姓,靠自己的努力和机遇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就”;所以,他说他对社会大众的体会是真实的,也懂得用他们的语言与之沟通。“每一个人都像我一样这么辛苦,而且大多数人并没有我的运气。”这样也许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在机场碰到倒票的跟他打招呼、进肯德基买可乐被服务员认出来,感到“格外激动”,也可以解释他询问讲演现场的服务生和保安,对方回答能听懂个七八成,觉得“特别高兴”。“这就对了,这就是我要的生活。我感到自己又与社会的脉动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了,说明我已经从过去白领精英推崇的对象,成为了一个平民偶像。我根本就不喜欢别人叫我什么精英,我从来就不是以后也不想当。做什么企业顾问、进什么政府,我一点都不想。我就想把自己的思想传播出去,其他根本没有任何野心。”所以你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对于收视率,“我是非常在意的”。
我这条学术明星的路是没人走过的
mangazine-名牌:你还在学界浸泡着的时候,有没有想得到精英群体认同的愿望?
郎咸平:我在2002、2003年的时候在意过,那时我刚进大陆,对环境还不熟悉,总希望能够得到学术精英的认可,开完会交流完还会一起去吃个饭什么的。但这几年我是有意识地与他们完全切割,我觉得他们与民意脱离,不想与他们有什么来往。这也是为什么我在2004、2005年的时候受到了所谓主流学派的打压,当时最感动的是网民对我的支持,主要是白领、学生还有更广泛的老百姓。正因为我不站队、不迎合和依附任何利益团体,他们才对我肯定和信任;而有了他们的认可,我才能走上一个新台阶,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来,我觉得这个国家这个时代给了我广阔的天地去施展。
mangazine-名牌:你觉得走到今天这一步,更多的是你主动的选择?
郎咸平:我主动与他们切割,走向社会大众。我今天如果说有一点点社会地位的话,也是社会赋予我的,我要取之于社会还之于社会,这也算是一种回报的感恩心态吧。
mangazine-名牌:现在中国除了经济,各方面都比较浮躁,比如“超女”,比如“百家讲堂”。有人说你这是“一家讲堂”,你怎么避免审美疲劳的问题?
郎咸平:我终归不是一个演艺明星,今天大家对我也不是简单地用审美来看待的。我这几年走过来,是稳健的,一步一步俘虏了大家的注意,逐渐地有了很多粉丝,慢慢地喜欢上我。我为什么不谈私生活?就是不希望走入恶性循环。我希望大家看到我的大头像时想到的是我的观点,而不是郎咸平现在单身、曾经有过几个太太。当然我的外表大家看起来不讨厌,但如果没有这些观点,大家还会在乎我这个人吗?我觉得不会的。
mangazine-名牌:你最近在演讲里谈到中国企业的病态心理:心态浮躁一味想做大做强,又不具备工序流程的概念、系统工程的思维和制度建设的耐心,表现在手法上就是投机取巧、贪小便宜。你认为其根源在于中国的文化欣赏传奇性的小概率事件,而不推崇踏踏实实地付出努力。你是不是对这种文化根源比较悲观?你自己身上是不是也具备这种文化特质?
郎咸平:不是悲观。我们总是喜欢非黑即白、不乐观就是悲观,我没有悲观或乐观的感觉,我只是指出一个事实。我是这种文化土壤里成长起来的, 我是不是也曾经浮躁过、 投机取巧过?有, 当然有,我一点都不讳言自己的缺点。不过走到今天,如果说我有一点点值得大家欣赏的地方,那正是能够从曾经的浮躁和投机取巧中悟出一点改进的思维。我天天鞭策自己就是为了摆脱这种文化魔咒,但我觉得做得还是不够,还得继续努力。
mangazine-名牌:能谈谈你现在的心态吗,对现状是否满意,对未来是否乐观?
郎咸平: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是,对未来一无所知。我走的这条路,学术明星的路,是别人没有走过的。所以我也很好奇,不知道下一步会怎么样,走一步算一步。我觉得这可能是好事,以前在学校里做教授,对未来太确定了,几十年日复一日做着同样的事情,我觉得这是生活最大的悲哀。转变成现在的状态,明天要发生什么我都不知道,感觉很刺激,这才是我该追寻的日子。崎岖的道路才会通向辉煌的前程,未来是不确定的,我还蛮期待的。
mangazine-名牌:你朋友多吗?工作之余喜欢什么消遣?
郎咸平:我没有朋友,就是一个人。因为休息的时间也不是很多,闲着没事我很少主动打电话给别人,孤独,有点孤僻。我是双子座的人,极端分裂的个性。看起来好像风风光光的,到任何地方大家鼓掌啊、接待啊非常热闹;但演讲完了我能不和他们一起吃饭就尽量不吃,情愿自己在房间里叫一碗牛肉面,一个人看看电视还高兴点。因为每次跟别人讲话都很烦的,同样的问题问我一千遍:郎教授你住哪个城市啊?郎教授你是哪里人啊?但别人客客气气地问,我表面上就得客客气气地回答,这是做人最基本的。我是一个没有生活的人,现在唯一的就是工作。我也不想出去玩,不想打高尔夫,什么美女、美食、美酒,以前喜欢过,现在都觉得不重要了,也不留恋。年纪大了,能把握的时间不多了,这种紧迫感越来越强,有时间的话睡睡觉养养精神还好一点。
mangazine-名牌:有一种说法,自我强盛的男性对同类比较谨慎,反过来面对异性会相对放松。可能女人更加接近本性一点,离现实世界男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更远。你有没有这种“重女轻男”的思想?
郎咸平:这是对的。女人纯真的一面更强,更加能够释放自己的天性。如果混到有一天,每个人对你讲话都很谨慎很小心,尤其是男性,你的感觉是很虚伪的。而感情最开始的时候也许是虚伪的,到后来都是真实的,真心真意地吵架、真心真意地发脾气,这个真实面很刺激我,让我感觉庆幸不已。在我的不同阶段,女性并不是说给过我直接意义上的指导,但她们的一颦一笑、一点一滴激活了我的创造力,这是我一生永难忘怀的。我是一个可以没有生活的人,却也是一个离不开女人的男人哪。
文:严晓霖 图片策划、执行:何群 摄影:邢剑飞(张洋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