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富豪香港投资遭血洗续:银行被指先骗后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3日 09:03 CCTV《经济与法》

  导语:最近,有很多媒体都报道了一些外资银行向中国大陆投资者销售金融衍生产品,导致投资者巨亏的事件。外界将这些富豪描绘成一个个无知和贪婪的一个结果,事实上另有其因。这些富豪形容投资行为根本不是在投资,而是在和银行进行一场力量悬殊的赌博。

  外资银行兜售高风险金融衍生品,内地投资者巨额亏损。美国禁售的高风险金融衍生品为何在中国找到了巨大的市场?

  最近,有很多媒体都报道了一些外资银行向中国大陆投资者销售金融衍生产品,导致投资者巨亏的事件。这些投资人在短短几个月中,少则亏损几十万上百万,多则亏损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经济与法》栏目记者联系了这些投资者,出乎意料的是,这些投资者异口同声拒绝再次接受采访,他们认为此前相关报道只是单单强调了外资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技术风险,但是真正导致他们投资巨亏的绝不仅仅如此,而是另有原因。

  电话录音:之前媒体的报道其实是不正确的、片面的,他把这个事情描绘成一个我们无知和贪婪的一个结果。实际上我想说的是,就我们在香港投资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市场风险和产品本身的风险远远不是主要原因,更多的是银行的道德风险,这些银行对我们大陆投资人来说简直就是没有规矩可言,是赤裸裸地明抢。

  记者正在联系的人叫赖建平。此前有媒体报道,赖建平在香港荷兰银行投资购买金融产品,从2007年7月到2008年10月,短短一年多时间,赖建平先后投入的2100万港币分文不剩,最终反欠银行200多万港币。

  电话录音:我写了一个东西。我把它叫做 寓言版的投资故事,名字叫做我是荷兰银行我怕谁。银行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程度,赤裸裸的公开的掠夺,这用我自己的话是叫做先骗后抢,就是到了这个程度。

  在电话中赖建平反复强调,导致他巨额亏损绝非是投资高风险产品这么简单,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外资银行的所作所为。他把自己的遭遇形容为“先骗后抢”! 我们很难想象赖建平这么说是在形容一家银行,但是,赖建平告诉记者他所描述的都是有凭有据。那么,赖建平底有什么证据指责一家银行对他“先骗后抢”呢?经过再三沟通,我们见到了赖建平本人。

  赖建平告诉记者,为他理财的是香港荷兰银行,让他巨额亏损的是一种叫KODA的金融衍生产品。他也是深陷其中之后才了解到这是一种高风险投资产品。而起初,这家银行的投资顾问一直是以低风险、高回报、资金周转灵活等卖点来向自己推荐这种产品。

  赖建平:跟我们说,就是说这个私人银行给我们理财,提供所谓的VIP的服务,甚至承诺我们这个能年收益20%。

  向赖建平推荐这种产品的人叫张宁,从张宁留给赖建平的名片上我们看到,她是香港荷兰银行私人银行董事

  赖建平:她当时就给我们介绍,她是荷兰银行香港分行私人银行的投资顾问。她跟我们说私人银行是为这个高端的客户,专门为高端客户理财,提供理财服务的这么一个银行。

  赖建平拿出了一份当初张宁向他推荐产品时给他的参考资料,在这份参考资料上除了密密麻麻的数字之外,结尾处只四行中文结论:

  1、 短期如果股票升值超过5.8%则直接卖股票占优势,但是在该情况下可以很快结束合同,进行下一轮合同。

  2、 打折购买合同在股价下跌情况下提供保险。

  3、 如果股票平稳不动时,直接购买股票有灵活性。

  4、 打折购买合同可以延缓付款,资金充分利用。

  赖建平:你想我们当时根本没有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听说过这个东西,所以听她这么一讲的话,我们有一个概念,这个打折买股票还是很合算的一个东西。

  听了投资顾问的介绍,赖建平在香港荷兰银行开了一个账户,存进了420万港币准备购买这种“能打折的股票”。那么,所谓“能打折的股票”到底是什么东西能?我们请教了这方面的专家。

  所谓“能打的折股票”是一种叫KODA的金融衍生产品。KODA的英文全称是Knock-OutDiscountAccumulator,翻译成中文就是“累计期权合约”。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这是一种累计期权,这个理财产品其实就是属于结构型理财产品的一个种类。那么,它主要就是把这个客户的资金,应该说就是设置成了一个金融衍生品合约。

  据郭田勇主任介绍,这种“累计期权合约”产品源自一些国际投行。销售者往往会告诉投资者:由于是银行的高端客户,所以可以打折买到银行提供的股票。

  其实,KODA是一种与股票挂钩的期权产品,它设有取消价及行使价,在一年的期限内以低于现时股价的水平为客户提供股票。这种产品有四个特性:

  1、买入股票的行使价往往比现价低10-20%。

  2、当股价升过现价3-5%时,合约自行取消。

  3、当股价跌破行使价时,投资者必须双倍吸纳股票

  4、合约期一般为一年,投资者只要有合约金额40%的现金或股票抵押即可购买。

  因此这一产品往往带有很高的杠杆性。

  根据专家的介绍我们做了一个图示,假设一支股票10元,KODA合约给你打折,就是8元,因为这个产品设置了取消价格,也就意味着只有股价在8元上方这个绿色区域波动,投资者才有利润。一旦股价再向上,合约自动取消。反之一旦股价向下,跌破8元到了红色区域,投资者就得按照8元,每天双倍数量买进,直到合约期满。KODA产品的风险就在于投资人要在一年时间里每天按照8元的价格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即便是股票跌倒1元,你还是得按8元每天买入。这样的产品,当我们明白之后不难发现,它是收益有限风险无限。国外的投资者曾经给这种高风险产品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叫“I KILL YOU LATER”,中文意思是“我会迟些杀死你”。而据赖建平描述,他在香港荷兰银行的投资顾问张宁是把这款产品当做收益稳定型产品介绍给自己的。

  出于对投资顾问张宁的信任,赖建平开始按照张宁的建议购买KODA合约。三个多月时间里,张宁一共建议赖建平购买了十几个合约。据赖建平计算他每次购买的合约,总额都在1000万到2000万港币之间。

  赖建平:这个总额大概一千六七百万了。但是在这个过程里面,1600多万的总额在8月份经过这么一个大跌,银行从来没有跟我们要过一分钱,说赖先生你钱不够了,你需要加点保证金进来。从来没有。我们一直是这么点钱。

  赖建平的账户里一直只有420万港币。但是,他每次购买的合约总额却是资金额的好几倍。赖建平似乎理解了当初投资顾问张宁强调的产品优势。

  赖建平:她这个结论是很明确的,你比如说,她说这个打折买股票,比如第一个,你可以以小博大。什么叫以小博大?就是比如说你是100万的资金,你可以做400、500万这样的交易。

  然而,事情并非赖建平想象的那样。

  2007年10月20日,同往常一样,赖建平在结束了前一个合约之后,按照张宁的建议,继续购买下一个合约。这次,他以7.54元的价格够买了每个交易日吸纳3500股复兴国际股票的KODA合约。但是,由于市场因素,合约一开始这只股票就表现不佳。而这次,香港荷兰银行也与以往不同,开始催促赖建平往账户里打钱了。

  赖建平:一开始比较温和,就比如打打电话,说赖先生你这个帐上的保证金不够了,你再加点。很温和。

  但是,赖建平没有想到,自此之后银行增加保证金的要求就再也没有断过。2008年1月9日,银行干脆给了赖建平一个计算公式,要赖建平自己计算该如何增加保证金。

  赖建平:08年1月9日他给了我这么一个公式,我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个玩意。这之前从来没有跟我们说过这样的东西。

  按照银行提供的计算公式,赖建平得出结果,如果股票继续下跌,之前账户里的420万港币远远不够,他要不断向银行存入越来越多的保证金。

  赖建平:越来越多的是什么概念?一开始比如说30%,后来变成50%,变成70%。一直到百分之百。甚至是超过了百分之百。

  如此之大的资金需求让赖建平始料不及,因为他压根就从没想过要投资这么多钱,更谈不上有所准备。但是,股价在持续往下走,银行的催促也越来越急,银行甚至告知赖建平,如果不能按期存入足够的保证金,银行将会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以保证银行资金不受损失。

  赖建平:因为他是说,你如果不增加的话,他说要斩仓,斩仓就是我违约了。

  如果被银行斩仓,赖建平账户上的所有股票都会被银行卖掉,此外,他还将面临违约赔偿。

  赖建平:所以我们为了保住我们的仓,我们不知道后面会怎么样。所以,这个钱就不断放进去,从07年的11月底、12月初,到08年的3月份,短短的四个月时间里面,我放进去的钱是11月之前放进去的钱的四五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